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 有些东西却是并不局限于年龄的。
这料子是戚长夜在挑选喜服料子时无意瞧见的,听说府城里的老太太们都喜欢这个, 当即就被戚长夜给定了下来,家里的老人果真如他想象中的那般喜欢。
除此以外戚长夜还在家里备下了不少干货瓜果, 这样就算有孩童上门也不至于拿不出东西, 赵岁岁能想到的或不小心遗漏的所有东西都被戚长夜给妥帖安置,这个年过得可谓是说不出的放松舒心。
直到某个天舒气朗的明媚日子,戚长夜提了一包贡品敲响了桐哥儿的门。
赵岁岁一见那些东西就知晓他要做些什么,本想着自己留在家里让他们兄弟两个出去的, 没想到戚长夜竟叫住了他:“岁哥儿和我们一起去吧。”
赵岁岁傻傻地站了一会儿, 过了片刻才反应了过来,不可置信地伸出手指指向自己:“我?我也去?”
戚长夜点头。
赵岁岁还没有说话,戚桐就已经跑了过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袖子:“是啊是啊,岁哥哥和我们一起过去吧。”
赵岁岁鬼使神差地应了下来。
戚家二老的坟茔都落在了山上, 恰好能够望到山脚的戚家宅子,位置也并不算偏远,否则戚长夜是不会带着他们在冬日上山的。
这些时日都没再下雪,山路倒也不像赵岁岁想象中的那样难走,戚长夜打头走在前面,手里拿了根长长的棍子,赵岁岁和戚桐则安安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也不知道是山林之中太过寂寥还是几人此行的目的让人伤感,这一路上都没人说话。
戚家父母起坟的事情都是戚老太太一手操办的,原主压根就没往山里来过几次,至于桐哥儿也没好到哪里。村中戚家人多事多,也没人能带他过来,又因为当时年纪实在太小的缘故连位置都记不清楚,现在再来只觉得在这山上见到的一切都陌生极了。
戚长夜也没强制性地要求他现在必须记住,反正未来还有不少时间。
赵岁岁知道前些日子戚长夜去给戚家父母请了牌位,现今早已经供奉起来,他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身份面对面前的坟头,只能站在两人身后。
戚长夜慢慢俯下身子,将带来的贡品一一摆好,他的脸上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神情,倒是桐哥儿眼里已经蓄起了一大片泪花。
这半年来小哥儿一直被家里的两个大人悉心保护着,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样样都超出了村里的孩童一大截去,可这并不代表以前种种带来的伤害会不存在。桐哥儿年幼就失去了父母,又是那样惨烈窒息的方式……往日里还能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不去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但今时今日他就站在两座坟前,或许是想到了记忆中的模糊身影,戚桐的眼泪倏地就坠了下来。
戚长夜静静站在他的身后。
与呜咽声渐大直到泣不成声的戚桐相比,戚长夜的表情要平静上许多。
原主戚五的记忆里面倒是存在着不少关于这对夫妻的信息,戚父是一个相当敦厚淳朴的农家汉子,性子与戚大伯很是相似,只是要比戚大伯更加机灵上一点。
戚母则是温柔勤劳,与戚父一起将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准备得井井有条,夫妻两个能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打拼下这么多东西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或许就是年轻的时候太拼太累了,刚到中年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就一股脑地涌了上来,最终早早将人带离这个人间。
戚长夜在心里叹了一声。
明明他穿越过来才仅仅半年,却仿佛已经经历过了半辈子一般,关于现代的许多记忆早就已经开始模糊,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果真是远超出了人的想象。
赵岁岁本是在旁边站着的,视线无意间往周边扫了一圈,一瞬间竟突然发现附近不远处竟还立着一座坟茔。坟前并没有能显示主人身份的东西,因为上面覆了积雪的缘故一时间也看不出其存在的年头,小小的土包立在戚家父母坟后不远处,似是一种无声无息的陪伴与守护。
【占据戚五的这具身体非我本意。】
戚长夜对着两座坟墓出神。
【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好戚桐,竭尽全力护他平安长大。】
戚长夜蹲在戚家父母的坟墓面前,缓缓将带来的纸钱点燃。
戚家父母后面的那座坟中埋了些戚五曾经用过的旧物,戚长夜在穿过来时戚五就已经被孙二砸死了,就算是他当场自尽原主也不可能再回到这世间。
坟里放了戚五生前最喜欢的几件东西,还有他曾经穿在身上的几件旧衣。
他将这座衣冠冢立在这里,也算是祈祷这三个人能在地下重新团聚了。
“这是将要与我成亲的哥儿,我觉得应当带他过来见见你们。”戚长夜将赵岁岁拉了过来。
“他对戚桐很好,会和我一起一点一点将戚桐养大。”
“桐哥儿很喜欢他。”
【我也很喜欢。】
戚长夜在心里补了一句。
“若是你们在天有灵……希望你们能放下心来。”
“希望你们能保佑他们……健康快乐,岁岁平安。”
------
年关一过,杨溪村众人便又要开始忙碌起来。
戚长夜家明明没有一亩土地,却远比那些有地的人家还忙。
开春以后山脚戚家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像是戚长夜已经筹备了大半年的酱料,去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正式推入市场,今年则实在没有再拖延下去的理由。
戚家无地,但却有钱,戚长夜早早就与村里面的一部分人家商议下来,租赁一部分土地用来种植他的酱料原料。朝廷对于土地使用有着极其严苛的规定,诸如什么地只能种植什么东西,像是拿耕地种菜更是被官府明令禁止的行为之一。
戚长夜为此可耗费了不少心思。
他倒不介意植物的种子会泄露出去,一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要是只他一家去种……就算他们几个活活累死一年到头也种不出来多少斤东西。
做成酱料数量就更少了,单是连县里市场都未必能供应过来,那点产量还不够他折腾一遭呢。
再一个也是这些新奇种子不可能永远把持在他一人的手里,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几件本朝从未出现过的、甚至味道还相当不错的水果蔬菜将会带来怎样可怖的利润,届时不知会有多少双眼睛盯上他家,搞不好连一家性命都会就此葬送进去。
这些食材推广的越远,戚长夜能从中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
清明过后村民们要在土地庙前闹春,以一系列的习俗活动来祈求这一年能耕种顺利,因而大多数人家都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成亲,不过关于成亲的事宜倒是可以提前筹备起来。
戚长夜上面双亲已故,赵岁岁那儿更是同没有也没什么差别,归根结底还是要找到戚老太太那里。老太太这辈子参与过的婚事得有个上百场了,亲手筹备过的同样也有几十场之多,拍着胸脯连连保证直让戚长夜放心,除此以外还在村中寻了一位颇有些身份口碑的老媒人在旁协助。
戚奶奶对这件事情格外上心,早在去年她就已经知道了这事,她这个长辈比谁都盼着能早些看到家里的小辈有个归宿,虽然现在村里人都早已默认了戚长夜与赵岁岁的关系,但在一些老古板的眼中没能当众拜过天地的到底还是无名无分无媒苟合,若不是去年实在没法根本不会拖到现在。
只是没人敢在戚长夜和赵岁岁面前提这件事罢了。
或许是有着戚奶奶这个老人在旁协助,婚事倒也没有戚长夜想象中的那样复杂,没人比戚奶奶更加熟稔这套流程,数日之前她就同村中的媒人一起给小两口合过了八字,该买的东西也都提前列出单子让戚长夜给准备出来,这些日子戚长夜自己也陆陆续续地备了不少,待到春天开化以后又一连几日朝着山里跑了几趟,总之没过上太久的时间,成亲的日子就已经近在眼前了。
第139章
春风拂面天气回暖, 积蓄了一整个冬日的冰雪也开始逐渐融化开来,村里村外的每一寸泥土都带着丝潮湿的气息,隐约能从蓬松的土地里面辨认出几抹不甚明显的葱翠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