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是他说看到了老大一只猫,顾清衍才找到玄猫抓住。
只是他怎么会出现?
“你是不是进错号房了?”
“没进错。”
那人挤眉弄眼:“都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次会试九成九都要拉倒,去哪个号房不重要。”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兄台,方才你不是出去了一趟,干啥去了?大人有没有告诉你此次究竟是谁在捣乱?”
顾清衍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那人继续说:“可怜我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今朝会试,这么大冷的天我熬九天容易吗,让我知道谁在捣乱,看我不弄死他。”
骂骂咧咧的模样倒是很有生气。
顾清衍笑了笑:“我倒是很想回答你,可惜了,我也不知道。”
那人一听,倒是也没追问,反倒是安抚道:“左右现在没事了,咱们好好休息就是。”
脑袋缩回去之前,他还特意叮嘱:“会试乃是国之大事,虽说这次出了大乱子,但该考试还得考试,不可能改期。”
“兄台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复习,他日高中在下再来贺喜。”
说完这话,他滋溜一下就消失了。
顾清衍挑眉,心想这个人倒是也有意思,骚乱之中能维持清醒,可见是个心志坚定的人。
方才过来,打听消息是假,叮嘱他好好复习才像是真的。
顾清衍心思一转,索性又躺回去休息。
不过这次他可没敢打开屏蔽器,不然再发生点什么,他在屋子里太被动。
贡院里总算是安静下来,没有恶虎,也没有老鼠,考生们总算是能歇一口气。
贡院之外,此刻却闹得沸沸扬扬。
刘大人一路狂奔,上大天听,迫于无奈在会试途中打开贡院大门,这位大人是做好了请罪的准备。
哪知道他前脚出来,后脚却得到消息。
就在会试开考当天的朝会上,竟有人弹劾太子狂妄无德,不敬尊长,不爱兄弟,德不配位,恐引来天谴。
刘大人闻讯之后,双腿顿时一软。
前脚刚有人弹劾太子,后脚贡院就发生此等恶事,其中必定有联系。
如此一来,他这个主考官想要推脱责任,则可以死咬太子无德,认定是天罚导致,总比自己失职更好。
可刘大人乃是太子的经义讲师,两人交往甚密。
刘大人沉下心,知道这一招恐怕是冲着太子和他来,要么是太子无德,要么是自己失职,至少都能断掉太子的一条臂膀。
朝堂上早已吵成一片,圣人却一反平时对太子百般维护的姿态,竟是显得态度不明。
人群中,裴玄眉头紧拧。
他不关心太子与二皇子三皇子的纷争,只担心此刻身处贡院之内的顾清衍。
第108章 太子纷争
太子乃中宫元后嫡出, 且是嫡长子,落地刚满周岁就被加封为太子。
往前二十多年,太子一直是当今圣人最为宠爱的儿子, 更是他大力培养的继承人。
同样身为皇子, 二皇子与三皇子晚出生几年,际遇却天差地别, 不但失去了储君之位, 也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和关注。
这让他们如何甘心, 从小到大死死盯着这位兄长,想要抓住他的破绽,好把他从太子宝座上拽下来。
可惜的是, 他们一直未能如愿。
元后还活着的时候, 将太子保护的严严实实, 元后死后, 皇帝也将太子视作掌上宝, 甚至一度将太子迁入寝宫,同吃同住。
但凡太子与两位弟弟发生冲突,皇帝素来都是拉偏架, 只骂两个皇子不敬兄长, 从来不会责骂太子半句。
曾有一度,二皇子与三皇子几乎放弃, 认定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心灰意冷放弃了争夺。
直到太子年近而立之年, 皇帝垂垂老矣,两人再不如当年亲密无间,反倒是经常因为政务发生龃龉。
元后死去多年,早已不能为这位父子开解调和。
一次早朝上, 皇帝因一件小事斥责了太子,二皇子三皇子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
只要能拽下太子,储君之位自然是有能者居之。
二皇子三皇子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生怕被皇帝发现斥责,可他们很快发现,皇帝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想以前那般严厉。
慢慢的,二皇子三皇子的胆子大了起来。
太子有破绽,他们便要穷追猛打,将一分错扩大成三分、七分、十分。
太子没有破绽,他们便要创造出破绽来,好让圣人,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德不配位,压根不适合成为一国储君。
在两位皇子的不懈努力下,太子这些年的名声一路下滑,早已大不如前。
而这一次,两位皇子早有准备。
前脚贡院大门一关,后脚朝堂上便有人弹劾太子纵容门人横征暴敛。
种种罪名叠加在一起,竟是罗列出十三条来,恨不得将太子钉死在大殿上。
“父皇,太子狂暴多年,都是仗着父皇宠爱,如今愈发不把父皇您放在眼里。”二皇子连声喊道。
三皇子立刻跟上:“他仗着自己是太子,排场竟是比父皇还大,定是早就有不臣之心。”
皇帝的脸色阴沉下来。
朝堂上,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尤其是站在二皇子三皇子一脉的人眼神波动。
二皇子大声喊道:“父皇,前些时候钦天监占卜,说有阴云遮蔽天日,贪狼吞噬紫微,儿臣觉得此卦不详,意有所指,定会应在太子身上。”
三皇子也喊:“大周上下,除了父皇之外,只有太子德不配位才会引来天罚。”
攻击声音中,太子依旧是那副温文儒雅的模样,面无表情,对两个弟弟的指责连眉头都没动一下。
“好了。”皇帝终于开口。
二皇子心底畏惧,却不肯放过这次机会:“父皇,为了大周社稷,您不能再纵容太子了。”
皇帝脸色一沉,目光却落到太子身上:“太子,你可有分辨?”
太子出列:“儿臣无话可说。”
“父皇,太子自己都认了。”二皇子忙道。
太子轻笑一声:“儿臣只是奇怪,孤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二弟三弟,才让他们如此攻讦。”
“十三条罪名,儿臣一条都没法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必二弟三弟为了今日,也是做了诸多准备。”
二皇子惊声道:“太子,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纵容门人也是我指使的吗?”
太子却不跟他说话,直接行礼:“正是。”
朝堂哗然。
皇帝眉头微皱。
太子继续说道:“前些时候,孤发现太子府中有下人横行霸道,竟敢欺压百姓,当下大怒要捉拿归案,谁知道仔细一查,却发现此人背后还有人。”
“孤怕打草惊蛇,便按兵不动,原以为还要等一等才能查明真相,谁知道……”
二皇子浑身一震,不敢置信的看向太子。
他一定在虚张声势,二皇子安慰自己。
那是他早早布下的暗线,太子怎么可能发现,就算发现了也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在背后指使。
想明白这一天,二皇子镇定下来,冷哼道:“太子颠倒黑白的本事,弟弟倒是见识了。”
“到底是谁在颠倒黑白,还请父皇彻查。”
太子拱手道:“孤早已将人拿住,犯错仆人以及家中内眷都被控制,请父皇下旨三堂会审,查明真相。”
三皇子眉头一皱,见老二脸色惊慌,暗骂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居然被太子拿住了把柄反将一军。
他冷笑一声开口:“纵容门人暂且略过,钦天监占卜事关国运,还请父皇慎重。”
太子淡淡道:“不如请钦天监过来,当朝占卜,孤也很好奇钦天监为何不直接上奏折,反倒是将占卜内容偷偷告诉了二弟三弟。”
“你——”
三皇子叫嚣道:“自然是事关重大,钦天监怕太子势大,危及性命,这才故意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