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相处中,顾清衍自然迅速察觉到这个变化。
顾清衍不动声色,既然小皇帝想管,他便索性将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务慢慢交回到他手中。
只这些就足够让小皇帝手忙脚乱,一时顾不得其他。
往好处看,这是顾清衍给他机会历练,小皇帝脸上笑嘻嘻,对顾清衍依旧一口一个老师,亲昵的很。
一晃眼又是两年,太后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催着皇帝大婚生子。
小皇帝未来的皇后早已定下,是先帝去世之前就已经指婚,只是两人年纪都还小,尚且要等上几年。
现在小皇帝十五,未来的皇后也是这般年纪,虽然十五岁成亲是小了一些,但民间也不是没有,不算太过分。
太后作为小皇帝生母,此时提起来合情合理。
小皇帝大婚的事情顿时刺激到几位辅政大臣,私底下都认定是皇帝母子想要通过大婚,宣告天下自己已经成年,可以亲政。
对此,自然是一拖再拖,含糊不应。
顾清衍心底也反对,十五岁实在是太小了,身体都还未长成,这时候成亲生子的风险极大。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反对,小皇帝如此心急,太后屡次催促,可见母子俩都急切的很。
此时拦着,母子俩并不会想到生孩子伤身体之类的话,只会觉得顾清衍也有了异心。
左拦右拦,最后依旧是小皇帝赢了。
母子俩打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名头,硬生生将婚期订到了第二年春天。
只等待成亲,小皇帝便能宣告自己已经成年,甚至想要提前加冠。
因为此事朝中风云诡谲,一时气氛异常,到处都在议论此事。
顾清衍却无暇他顾,他正忙着盯着工部,以至于小皇帝见状都心生怀疑,这一日忍不住开口发问。
“老师,您这篇奏折写得极好,倒是让朕想起前朝工部尚书,曾有一度天下闻名。”
小皇帝笑着说道:“怪不得父皇当年常夸老师有治世之才,如今朕一看也觉得眼前一亮。”
顾清衍谦虚道:“只是依样画葫芦,能有些用处就好。”
小皇帝话锋一转,他如今已不再是当年那么稚嫩,很有几分帝王心机。
“只是营造之法固然好,却终究是奇技淫巧,这些日子来朝上常有弹劾,说太师你舍本逐末,甚至还有上纲上线,说这些法子会有伤国本的。”
顾清衍一听,便知道小皇帝心底也对工部不以为然,不禁叹气。
“陛下觉得,治国之本该当何物?”顾清衍问道。
小皇帝沉吟一声:“自然是君王圣明,吏治清朗,如此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顾清衍点头,又问:“若是君王圣明,吏治清朗,却年年天灾人祸呢?百姓何以为生?”
皇帝沉默下来,拧眉道:“怎会如此,君王既然圣明,上天就会眷顾,哪里来的天灾人祸。”
顾清衍并不回答,反倒是将一本奏折翻出来,指出大周建朝以来遇到过的天灾。
光是这一项就有厚厚的几大本。
“陛下觉得,太祖皇帝足够圣明吗?”
小皇帝沉默下来,显然也意识到其中矛盾,如果太祖皇帝圣明,那为何当时天灾不断,可让他说太祖皇帝不好,作为子孙后代实在是开不了口。
“天有天意,人有人间,古有张衡制地动仪,陇西地动早报三日,救下无数百姓。”
“江南一带常有水患,若能改造水车,疏浚河道,既能保证堤坝安稳,也能使得漕运畅通,更能推广江南,秋税或可翻番。”
小皇帝点了点头:“如此说来,虽然研制起来花费巨大,但确实也有用处。”
顾清衍扔下一个炸弹:“除此之外,兵刃炼制更是重中之重,两国对战,短兵相接,除了考验将领兵力,兵器也十分重要。”
“大周若不精益求精,遇上敌军不堪一击,更会葬送无数军士性命,曾听闻西域有火器,能不近身就伤人性命,此等利器大周怎能没有?”
“大周之外还有西域,西域之外还有番邦,番邦之外更有许多国家,大周若是闭关锁国,就会不进则退,也许千百年后便从如今鼎盛,沦落到被迫挨打,对那些蛮人俯首称臣。”
“这怎么能行。”小皇帝果然神色大变。
他顺着顾清衍的话往下思索,觉得真有可能,越想也是心惊肉跳。
顾清衍再接再厉:“今日有酸儒视工匠为末流,长此以往,天下便只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能当官入仕,自然是好的,百姓逐利,为了读书却将其他抛之脑后,却是走偏,数百年后再也无人记得前朝覆灭之时,是太祖皇帝火炮营先破的东城门。”
小皇帝只觉得心惊肉跳,这些他都从史书记载中看过,自然知道顾清衍并非危言耸听。
他立刻改了方才那副顾太师你不务正业的姿态,连声道:“还是太师有远见,工部看似不起眼,实则大有所为。”
顾清衍笑而不语,有心人在小皇帝耳边嘀咕,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等拿出真家伙来,小皇帝自然就信了。
离开皇宫,顾清衍不记得回寿亲王府,而是一路到了郊外。
他口中的利器火炮是一部分,农耕也不能落下,如今郊外农田都在优选稻种,十里农庄正是稻穗压头的时候。
顾清衍刚出现,庄头便殷勤上前:“参见大人,稻田一切都好,过几日就能收割,这次定能丰收。”
“那就好,记得将所有步骤都记下来,决不能出错。”顾清衍叮嘱。
他特意绕着稻田走了几圈,免得下面的人阳奉阴违,这才进了工坊。
相比起琉璃、时钟这样的赚钱利器,顾清衍更想早些将水泥、沥青、弹簧这样的折腾出来,最大程度的改善大周基建。
至于工业革命,倒不是他不愿意做,而是牵连太大,还得好好想想。
转了一圈回到亲王府时,天色都已经黑了。
顾舒颜在门口探头探脑,见他回来就一把拉住,低声道:“大哥,你可算回来了,方才王爷回家了,不知道为什么沉着脸,下人都不敢靠近,连着向我求救呢。”
顾清衍听了奇怪,今日朝中除了小皇帝发问,并无其他事情发生。
他拍了拍妹妹手臂:“我去看看。”
等他走进屋子,果然瞧见裴玄满脸冷意,正在擦拭手中佩剑,寒光必现。
第156章 消停
裴玄的浑身冷气在看到顾清衍瞬间消融。
“回来了。”他放下手中佩剑, 起身倒了一杯茶,“喝口茶歇一歇吧,这几日总是往郊外庄子跑, 人都瘦了一些。”
顾清衍笑着坐下来, 也不客气,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 这才抬头说:“整日黏在一起, 你倒是还能看出来我瘦了胖了。”
裴玄见他姿态亲昵, 微微挑眉,神色愈发和缓。
“自然知道,你少了一根头发丝我都能发现。”
顾清衍差点一口茶喷他脸上:“真的假的, 那你说说我今天掉了几根头发丝。”
裴玄一笑, 忍不住伸手勾住他的发丝缠绕指尖, 也不说话, 只是一味把玩。
顾清衍将发丝扯回来, 这才开口问:“谁惹你生气了?”
裴玄挑眉不语。
顾清衍便猜到什么:“那就是因为我了。”
这些年裴玄年纪越大,越是沉稳,在外冷酷寡言少语的, 鲜少有真正动气的时候。
偶尔一次, 总是跟顾清衍有关。
如今满朝文武都知道,顾大人就是寿亲王的死穴, 不能戳,否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裴玄叹气:“你一心为天下百姓, 却总有人以恶意揣测,今日更是离谱,此次考生中竟有一两个不知天高地厚,屡屡不敬。”
顾清衍还以为什么, 一听顿时失笑:“嘴巴长在别人的嘴上,咱们管不了。”
“方才你浑身冒冷气,我还以为又有人想要弹劾,甚至拿捏住把柄,结果就这?”
裴玄见他不以为意,沉声道:“民间会有这般流言蜚语,就是朝中有人对你不满,明面上不敢做什么,暗地里却小动作不断,如硕鼠一般实在是可恶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