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皇帝改造指南(19)

2025-07-15 评论

  说实话,在场可能真没有人比皇帝更懂朝廷律令了。但这样深厚的第一手资历无法出之于口,只能冷着脸阴森森的看人。而卫青夹在中间,犹豫片刻之后,却又把钱袋收了起来。

  如果这两个刀笔吏只是多索取一点贿赂,哪怕数额稍微离谱,可能长平侯也都咬牙认了,大不了回头再宽慰不快的皇帝陛下;但一旦说出了“算舟车”三个字,那长平侯就真是一个大子也不能给了——公然扭曲朝廷规制,这在律法上算作矫诏;官吏矫诏勒索,大将军居然还委屈服从,是不是代表大将军也要认了这道伪造的诏令?

  这玩意儿一旦上称,那一千斤绝对打不住;哪怕是为了京兆尹的九族着想,长平侯都不能再说一句话了。

  可惜,两个刀笔吏显然不知道卫将军的这一番好心。眼见这姓郑的商人居然收起了钱袋,那个年轻些的官吏脸色立刻变了:

  “你们还要抗旨不成?好大的胆子!”

  “依照汉制,抗旨不抗旨,只有丞相和御史大夫才有资格论定。”皇帝冷冷出口:“如此大事,凭你们也能一言而决?”

  “好厉害的一张嘴!你不去学律令、当郎官,倒是枉费了你的舌头!”刀笔吏横行市集已久,哪里能容忍这样的态度,连连冷笑出声:“可惜,长安的律令、关中的律令,是京兆尹府说了算的,容不得你这种角色插嘴——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违抗朝廷的旨意?怎么,京兆尹府君当涂主事,还不如你们更懂律法?这辈子连未央宫的门槛都没资格望上一望的竖子匹夫,还敢妄谈什么‘汉制’!哔——哔——的,凭你也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狗脸!”

  官吏能在市集横行霸道如此之久,靠的显然不会是什么温良恭俭让,发怒之后一张嘴又狠又毒,污言秽语不忍细听。皇帝不过听得数句,脸色就已经骤变;而冠军侯向前一步,已经握住了摆在柜台下的称杆——这称杆杆头是特意磨尖了的,抽出来后完全可以当作一把短剑。

  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候,坐在后面的穆祺忽然咳嗽了一声。

  “小不忍则乱大谋。”他轻声提醒。

  皇帝哼了一声,目光依然在两个公人身上游弋;他昔年伪装为平阳侯微服出行,同样也遇到过不识泰山的渺小角色。而武帝又显然不是唾面自干、忍辱负重的人物,所以常常是当场翻脸,立刻就叫随行侍卫动手——什么‘小不忍则乱大谋’?武帝一生快活恣意,恐怕还很少“忍”过!

  你当你是窦太皇太后呢,皇帝还要为了你忍耐?

  眼见劝说无效,穆祺只能叹了口气,以近乎耳语的声音提醒:

  “……当然,快意恩仇是很爽的。但市集上这么多商贩,谁又能这么快意恩仇呢?县官还是要留意。”

  皇帝只听得这一句,咬了许久的嘴角就立刻开始抽抽了。

  ——显然,如果说一开始办商肆买卖布料时,这小小的生意还只是几人用来掩护身份的把戏;那在刘先生几次三番的公开炫耀之后,这玩意儿的性质就已经完全变了:它已经变成了皇帝与穆祺之间的政治赌斗,变成了皇帝挽回尊严的面子工程——武帝必须用这一间小小的商肆向穆祺证明,他的统治绝非滥用暴力、竭泽而渔;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商人是可以在朝廷的秩序中正常经营、维持生计、甚至发家致富的。如此一来,先前的种种指控不攻自破,他就能占据绝对的先机。

  既然买卖已经成了政治博弈,那行事的逻辑一下子就完全变了。皇帝当然可以让冠军侯将这群嘴贱的蠢货痛打一顿出气,或者干脆一箭射死后推到某只倒霉的野鹿头上;但打完杀完之后也就等于自动认输,再没有翻身的余地——长安哪家商贾是敢和官府做对的?皇帝自己下令动手杀人,难道是暗示在他的英明统治之下,商人已经求告无门,只有用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这口黑锅可比一点点侮辱要厉害得多了。所以皇帝阴着脸坐了片刻,还是挥一挥手,让霍去病站了回去。他强力忍耐,只能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

  “要交多少?”

  两个官吏冷笑一声,尽情享受这权势压人的快感。当然,他们绝不会因为对方认怂而善罢甘休,必定要叫此人长一个毕生难忘的教训。

  “不多,不多!”年长的官吏懒洋洋道:“按朝廷的规制,一辆车算一百五十钱,看看你店里的布料——就交个一千八百钱吧!”

  皇帝:??!!!

  第一,就算按顶格的税率来“算舟车”,一辆车也不过交一百二十钱;第二——

  “——一千八百钱是十二辆车。”他咬牙道:“这店里哪里来的十二辆车?”

  “你倒很会算数嘛,小聪明不少。”官吏慢条斯理道:“不过可惜,这小聪明一点用也没有——你这店里不是十二个柜子?一个柜子就算一辆车,十二个柜子十二辆车——我们兄弟这可是照章办事,一个子都不能少。”

  说罢,他特意停顿,几乎是带着快意的欣赏那王姓商人脸色痛苦而愤恨的表情;不过也是奇怪,听到他们的恐吓之后,坐在柜台后的另一个竖子(似乎是姓穆来着?),居然也吃吃笑出了声,语气还颇为轻快,看来完全是在状况之外——可能这就是个二傻子吧。

  听到二傻子的笑声,王姓商人的脸扭曲得更厉害了:

  “……你们往常就是这么办事的?”

  “当然。”官吏冷笑:“你想说什么?”

  ——蒸馍,你不扶汽?

  那二傻子又格格笑出了声。王姓商人闭上了眼睛。

  闭目许久,王姓商人压抑着开口,他的声音又慢又闷,像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

  “……好吧,就听你们的!”

  尽情勒索一番后,公人拎着三个鼓囊囊的口袋离开了商肆。等到外面再无人影,穆祺终于慢悠悠起身,问出了那个蓄谋已久的问题:

  “陛下以为如何?”

  陛下看了他一眼,半晌才憋出一句:

  “……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当然不意外。”穆祺道:“因为这件事早有记载。所谓‘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只要有豪强官吏上下其手,那一百二十钱的赋税,到了底下翻几番都不稀奇。朝廷制定的税制,与底层实际缴纳的税费,从来都不是一回事。更不必说,陛下享乐太多,征伐太甚,对财政压力也实在太大了。”

  如果说“征伐太甚”还有辩解的空间,那恣意享乐确实无可自解。武帝□□得稍稍有些沉默。他垂目片刻,只能道:

  “‘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很有见地的言论。这是谁的高见?”

  “王莽。”穆祺道:“就是篡汉那个,你知道吧?”

  皇帝鼓起了眼睛。

 

 

第15章 

  显然,用王莽的话来阴阳怪气大汉先帝还是太过分了。至少皇帝惊骇之余,亦不能不强力回驳,起码要从王莽的放肆攻击中保留下老刘家的一丁点颜面,绝不能让穆祺这么放肆得意,随便跳脸。

  不过,要直接为朝政的疏失庇护,还是太过于艰难了(毕竟两个官吏的嘴脸实在可恶至极)。但皇帝曲径通幽,找到了别的话术——他断然指出,这一个月以来商肆的利润大概在六千钱左右,就算被“算舟车”狠狠割了一刀,大半的利润仍然在自己手上;生意依旧可以维持,也绝没有到王莽说的什么“所得不足以自存”、“穷而为奸”的地步!

  所以,这种指责仍然是偏颇的,是夸大的,是不足以反映实际的,以此作为根据,更没有什么道理!

  ——面对此条理清晰、说理严密的一番辩驳,穆祺仔细听完之后,却只是微微一笑。

  “是吗?”他柔声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傻二疯 古穿今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爆笑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