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皇帝改造指南(21)

2025-07-15 评论

  “特殊办法?什么特殊方法能得到‘绝对信任’?”穆祺微微愕然,随即恍然大悟:“——喔,你是说用巫蛊方术来骗人是吧?”

  皇帝:……其实你的反应可以不必这么快的,真的。

  “不错。”他面无表情道:“‘门’的对面正是元朔四年的初夏。而元朔四年六月,朕外出时偶感风寒,五热蕴积于胸,烦闷不可言说;太医百般调治,亦不能痊愈。还是八月时,有个叫发根的宦官举荐了一个精通祝由科的方士,念咒焚香祝祷半日之后,病势居然大为好转——朕崇信方术,大约也就是从此时起……”

  没错,皇帝之所以妄念入脑而大搞封建迷信,固然有高皇帝以来列祖列宗的家族遗传,以及关中崇尚巫鬼的环境影响,但最根本、最紧要的缘故,还是因为这玩意儿真的有用——建元初年以来,皇帝在外巡游,常感时气;太医陈词滥调,用的药方都是温吞水;而方士随行在侧,贡献的秘术却常有奇效。两相对比如此鲜明,也无怪乎天子笃信不疑,为之癫为之狂,为之框框撞大墙了。

  某种意义,这大概也是武帝政治思路的必然结果。皇帝用人的风格就是坚定不移一用到底,排除万难百折不挠,要信任就要信任到最后一刻;这种风格用之于卫青、霍去病,当然有意想不到的功业,用之于江充、李广利,也必定有意料不到的祸患。大起大落、风急浪险,高时入天堂,低时入地狱,但无论如何,都不会整那套平庸、乏味、敷衍塞责的日常虚文。

  如今也是同样的逻辑,同样的坚定,一旦下定了决心要“换人”,那皇帝就不会在意任何的阻挠——哪怕那个阻挠是另一个“自己”。他直截了当的公开自我的弱点,等于是向穆祺直接摊牌:为了实现政治目的,他就连“自己”都可以毫不留情,动手铲除!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到了皇帝这里,那就不但是唯‘我’独尊,更是唯现今的“我”独尊。过去的“我”是幼稚狂妄的小登,将来的“我”是昏聩顽固的老登,唯有现在的“我”,才是最完美、最理智、真正至高无上的那个本我——为了实现现今之“我”的欲求,过往与未来中一切的“我”,也不过只是供利用、供批判、供燃烧的薪柴与资粮罢了。过去、未来,一切都要为现在让路。

  这种永不内耗、永不退让、永不自责的蓬勃欲望,大概也只有在武帝这种专制君主的顶级标杆上,才能略见一二了。

  虽然平时都在怒斥封建大爹,但真正遇上了这种大爹中的大爹,阴阳的话反而不好出口。穆祺沉默不语,听到皇帝陛下极为自信地下了论断:

  “病重一月之后,另一个‘我’的心境已经相当急躁,寻医问药,无所不至;只要外人的方术秘法有所效验,就很容易得到信用。如果能借着这种信任隔绝外人——哪怕只有一时半刻的功夫,大事也就可以办成了!”

  “方术秘法。”穆祺道:“需要什么样的方术秘法?”

  “对于现代的‘生产力’来说,应该不算什么为难。”皇帝回忆着方士给他整过的那些狠活:“朕记得,元朔年间被举荐入宫的那个方士,就能将布匹随意变色;只要用手一抹,或蓝或紫,效应如神……”

  “……天然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穆祺干巴巴道:“初中化学内容。”

  很可惜,皇帝陛下被数学所困,现在还没来得及在自然科学上取得更高的造诣;不过也没有关系,在场还是有水平高明,已经通过自学掌握了初中自然科学基础内容的高人——譬如长平侯,譬如冠军侯——这两位在癫狂计划前无话可说的高人当然一听就明白穆先生的意思,于是脸色五颜六色,刹那间就相当好看了。

  ……皇帝被初中化学骗得团团乱转之类的秘闻,似乎不太适合让臣子细听啊。

  “他还练有服气的秘术,可以入滚油而不伤……”

  “加了硼砂吧。”穆祺道:“硼砂遇热分解出二氧化碳,看起来就像油滚了一样——还是初中化学的内容。”

  皇帝陛下沉默了片刻:

  “……你给朕找一本《初中化学》来看看吧。”

  “可以。”

  “既然都是《初中化学》的内容,那么用于炫示耳目、吸引注意的方术,就拜托穆先生设计了。”皇帝道:“至于其他……未央宫及上林苑的护卫布置,具体替换时的方案,就交给朕及长平侯来考虑,这几日内就要把计划做好,尽快的安排妥当。”

 

 

第16章 

  不听老人良言,吃亏总在眼前。被过往的官吏敲了几次竹杠之后,东市新开的那家商肆也懂得低调了;商肆的主人家不再往柜台里存放那些堆积如山布料,也不再公开展示他们低廉的价格。他们终于学会了东市所有没有靠山的小商小贩共同的生存智慧,那就是保持和光同尘、沉默不言,保持绝对的温顺与平和。

  不过,在这样的温和平静之中,偶尔也会有一点小小的异样。比如近来到商肆中采买的老者,闲暇时往往口口相传,说商肆的主人家不知何时兼营起了看病买药的副业,专治腰痛背痛风寒体热,多付二十大钱就能买到一副药丸。风餐露宿的商人常常有一点治病的本事,用来招揽熟客也不算奇怪;但奇的是他这药丸是真正效应如神,一剂服下两日内就能痊愈,从来不需要再试第二张药方;玄奇奥妙、断人生死,古之扁鹊、仓公,似乎也不过是如此了。

  老年人体气衰弱,春夏时日子尤其难过。有了这样药到病除的神医,当然是有口皆碑,四处传颂,十几日内就有了不小的声望。而在长安帝都,这种由老年人极口称颂的声望,又有着外地意料不到的效用——大汉以尊老孝亲而治天下,三老长者的口碑就等同于民间舆论的口碑,当朝廷试图从民间“采风”,观察百姓之疾苦好恶时,他们第一眼所能看到的,必定就是三老的舆论。

  于是,在开张卖药的第二十天,某位穿着帛衣的中贵人终于上门了。他声称是替朋友求药,却拒绝透露朋友的来历和病症,还要求他们现场演示配药和药的过程。于是穆祺亲自上阵,当着他的面调配材料、研磨药物,入水和匀,用手搓成丸状,然后——他啪的打了个响指,指尖嗖地腾出一道紫色火焰,将药丸罩在中央,燃烧片刻,才徐徐熄灭。

  中贵人立刻瞪大了眼,他俯下身仔细端详药丸,神色极为惊异:

  “这是什么方术?”

  “只是家传的一点小小伎俩而已。”穆祺很谦逊:“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叫贵人见笑了。”

  用易燃的粉末包裹药丸表面,再用藏在袖子里的电火花点燃;整套流程简单粗暴,最大的难度大概是怎么打好一个响指。不过,穆祺用这种廉价伎俩蒙骗贵人,心中却是理直气壮,并没有什么愧疚之意。要知道,这种紫色火焰应用的是焰色反应的原理,妥妥的高中化学知识;比起先前拙劣粗糙的方术,那不是进步了太多吗?

  别人都是用粗浅的初中化学蒙骗权贵,只有他是用高深的高中化学蒙骗权贵。这说明他的档次更高手段更妙,充分尊重了权贵们的智力。长安的贵人都应该深深感恩才是。

  显然,连最基本的酸碱变色都搞不明白的认知水平,更没法理解焰色反应的伟大神迹。于是贵人瞪了半天,不明所以,干脆又让他再演示了两遍;而这一次更是亲自检查、亲手试探,从药材到器皿一一摸过,然后看着穆祺研制丸药,再次点火。

  如此亲眼见证几回,自宫中来访的中贵人终于能完全确定,这些商人耍的并不是浅薄可笑的街头把戏,而是别有奥妙的真正方术;至少他本人并没有从方术中看出什么端倪;如果他本人都看不出什么端倪,那宫中的显要就一定更看不到什么端倪——在这一点上,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意识到这一个事实之后,中贵人的态度立刻就恭敬下来了。他很温煦、很和蔼的感谢商人们的秘术;又从袖中取出金饼支付报酬,留下了自己的名刺和信物;还叮嘱他们这几日就呆在东市不要随意走动,以免节外生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傻二疯 古穿今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爆笑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