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117)

2025-07-23 评论

  范景跟康和呢,每回出去都给弄得妥妥帖帖的,但凡是去的人家,没有不夸的。

  康和又会做人,不同人夸耀范景多厉害,都言师傅教得好。

  外头的人,也便都说胡屠子是好师傅,教徒弟肯教真本事。

  这般胡屠子在外头名声好,也不会觉着人全说徒弟的好,将他的风头都给盖过了去,对康和跟范景就愈发的满意了。

  过了十五,腊月十六一日,康和跟范景一连去了三户人家,宰了两头猪,一只羊。

  东奔西走了一整日,回家时,天都黑尽了。

  范景快赶着驴子,外头起了风,吹在身子上格外的冷,康和抹了把脸,衣裳上接着了些碎散的雪花。

  好在是俩人各戴了一顶珍儿做的帽,能扛些风,不然真教冷个厉害。

  到了家,屋里人都吃过夜饭了,与他们留了热水。

  俩人赶紧洗了个热水澡,滚滚的泡了个脚,身子才算回缓过来。

  幸得跑的快,外头的雪已经飘得跟柳絮似的了。

  康和将今儿得的铜子点了点,道:“今朝可不算白折腾,一日里就挣上了三百六十个铜子。”

  范景道:“卖烛的时候一回挣上十几贯钱也没见你这样高兴。”

  “那如何一样,烛虽是一日卖的,可却不是一日之功,做了好久才给攒出来的。”

  康和拨着铜子:“到底还是杀猪,咱冬月腊月,算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是挣下两贯有多的铜子了。”

  范景也觉得这些日子里挣得还不错,出去一回最少也能有一百二十个铜子,运气好时,一日能跑两户,三户!

  这样踏实的钱挣着,确是比在山里要稳当。

  不过他也晓得,也就冬月和腊月这般年底上杀猪生意才多些,若换做平素里,绝计是没有这样好的事的。

  康和把铜子装进钱匣子放好,他鼓舞范景道:“咱把猪肉摊弄起来了,就不肖专守着挣这点儿杀猪钱了。”

  “你不晓得你多厉害,前些日子上,唐家村两户人家没走胡大伯那头,单只交待你去杀猪。他们先前可不是胡大伯的客,冲你的本事才喊你的。”

  “今儿又两户急生意,也是听了旁人说你的好,这才找来的,走时都说往后认准了你。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四五户咱自个儿的客了。”

  范景受康和这般夸,垂眸敛去了眸子里的几分笑。

  能这样快有自己的客,他觉着还是归功康和会来事儿,上每家都弄得妥帖。

  不说那些杀猪的人家,就是他,若胡大三和康和都是杀猪的,两做比较,他肯定也更乐意喊康和这般紧着活儿做,而不是干吹牛,指挥着主家人做这做那的胡大三。

  范景把烫红了的脚打桶里头提起,往康和的裤腿上蹭了一下:“那甚么时候单干?”

  康和道:“明朝不肖出去杀猪,我上胡大伯家里去一趟。”

  翌日,乡里头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范家门口的那条新道都教雪给盖上了,好在是烧熟了面上的一层泥,就是水雪下来,一时半会儿的也不见泥泞。

  康和提着些东西上胡家时,乔夫郎正在灶屋煮猪食。

  他跟范景进屋里去看胡大三,人穿得厚实,坐在炕头上,屋里还放了炭盆儿,倒是暖和。

  “大伯的腰可好些了。”

  “动弹的少,朱大夫又治得勤,倒是好了不少。只这落了雪下来,又不是个滋味。”

  康和取了个新的灌水暖炉子出来,打灶上灌了些热水,给胡大三使着。

  “雪天冷寒,腰疼腿疼病最是吃罪,大伯少劳动,有甚么事,喊我跟大景来便是。”

  “俺晓得你俩孝心,隔三差五的来瞧俺。”

  胡大三道:“你爹也是,得空就过来跟俺吃酒,怕俺在屋里头闷得慌呐。瞧俺这腰疼,你们家的新道儿弄好了都没得去瞧一眼。”

  “路在那处跑不得,等开春儿暖和了,大伯过去走走瞧瞧都来得及。”

  胡大三应了一声,又问范景,近来杀猪可还顺。

  范景答他说都好。

  师徒俩呢,话少,胡大三晓得范景的性子,也不与他多闲聊,反倒是更乐意跟康和说话。

  “说起杀猪,我心头盘桓着个事儿,想说来听听大伯的主意。”

  “你尽管说,要是家里有了甚难处,大伯与你想法子。”

  康和便道:“前阵儿呢,家里头打车修路,遇着个难弄的程家,没法子将那块地都给买了下来。一时间是把手头上的钱都给掏了个干净。”

  “爹娘心头发愁,我跟大景虽是成亲定下了,可珍儿巧儿眼瞅着也是大了起来,这年生上姑娘家要寻个好人家,得要些厚礼才成得了事……”

  乔夫郎与三人端了一叠香尖粒儿进屋来,听得康和有事,便也坐下听了一耳。

  听得是为着妹妹的婚事,他忍不得道:“珍儿也是过十六了,可是有相中人家,提了要多少嫁礼?银子要不够,先打咱这处拿些过去用着罢。”

  康和笑谢了乔夫郎一番好意,他道:“还不曾相看人家,只年到了,少不得要准备着,姻缘事说不准,万一好的来了,因钱银事错过了也是可惜。”

  “瞧着家里头焦,我跟大景也不是滋味,便商量了一番,想预备着开了年做点儿买卖,也好给俩丫头攒点儿嫁钱。”

  胡大三听罢,明白过来两人的意思:“可是想支摊子买牲口来卖肉?”

  康和点点头:“如今学了胡大伯的手艺,也只有干这行买卖,总不好半途而废又回山里去弄钱。”

  胡大三下意识的觉着这事是不是忒快了些,可细下一想,学会了手艺就使起来,也没甚么快不快的。

  私心的想,他如今没做猪肉买卖了,他们两口子要做摊子,也冲不着他的生意。

  再来呢,这些日子看着,康和跟范景为人也不差,他没道理压着人不教他们冒头。

  年轻人,愿意养家糊口,撑起担子是有担当的好事。

  他起初收范景做徒弟,便也是看中康和有本事,如今人有志气弄买卖,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你俩这般想也是难得,做猪肉生意是个好出路,不说教家里头大富大贵的,好好经营着,也够一家子吃穿。”

  胡大三道:“起了这心就好生弄着干,甭儿戏,要是有甚麻烦,说来与俺听,有门路的师父哪有不给徒弟弄的道理。”

  “你们要定了心的起了生意,俺以前那些老主顾,也与你俩介绍了来。”

  康和跟范景见胡大三没有多心,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心头都颇为欢喜。

  便是怕他们说要单干,胡大三觉着他们心野。

  康和说下了一腔感激话,又保证了定然好好干,这才跟范景回去。

  胡大三那头妥当了,两人心头都有些闲不下,范景赶着车送陈三芳上县里去卖蒻头豆腐,与康和一道儿去看了看摊位铺租赁是个甚么行情。

 

 

第61章 

  这摊位铺子呢,有两种,一种便是摊子不带门面儿的,但与他们寻常来卖个小菜小食的摊子不同,这般摊位固定了位置,不似席地铺开的摊子那般随意流动。

  陈三芳在城里卖蒻头豆腐,晓得家里头往后要起固定摊位,得闲也与人打听猪肉摊的事。

  城中有两处肉行,分是城西肉行与城北肉行。

  城西呢,多是些家境优渥的人户,那头的肉行多卖羊肉,城北这头则与之相反,落住的是寻常百姓,肉行也便主卖价贱的猪肉。

  肉行里想赁个摊位呢,价不高,月里三百八十个钱就能赁下。

  可这肉行也有肉行的规矩,想进去卖肉,却不是赁了摊子就能安然进去的,得先去拜会了行头。

  人许了,你便踏实进去干生意,出了甚么事,小事行头保下,大事行头也替你说句话;

  可若是行头不欢喜你,你花了赁钱进去了肉行也是吃罪,人多的是麻烦来寻你。

  这山头啊,哪里都是,城中人员冗杂,比乡里头可还要复杂得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岛里天下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