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效果居然还行,那以后兽皮就可以这样干洗了。
但是把兽皮鞣制到柔软舒适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就算能洗也不能这样糟蹋,他又把之前做衣服剩下的布找出来,拼拼凑凑缝出来一个双层的大方巾。
北阳去给松原帮忙扩建山洞,南风那边也在动工,他是还没放弃让浅带着小崽去跟他住,所以想把山洞修得舒服一点。
但他那山洞修得时候就没考虑过亚兽人和小崽,现在改起来也不好改,来问过顾篱有没有办法。
顾篱说:“你干脆把山洞挖得大一点,其他东西都用木头做,比掏石洞快。”
南风就听他的,也不出去闲晃了,每天除了巡山,大部分时候不是在凿山洞就是在凿木头。
北阳巡山的时候又捡回来一块孔雀石,这次的没那么好看,但是要大很多。
顾篱把它砸碎后混着炭一起扔火塘里烧了,连炉都没起,等烧完扒开火塘里的灰,就得到了几块大大小小的红铜疙瘩。
看起来纯度还行,但是硬度不行。
铜刀应该是搀了别的东西。
他把小铜刀也熔了,用泥模具做成了两个凿子头,这凿子凿不了大的东西,不过凿榫卯结构会方便很多。
部落里凿木头最多的是晴,本来两个凿子顾篱都准备给他的,看南风这样,就也给了他一个。
大家只见过篱拿巫刀切肉,还让他们也切,这也算了,他居然把巫刀做成了别的样子,用来凿木头。
他比巫更厉害!
顾篱哪知道他们想那么多,在部落里闲了没几天,他又想出去了。
这次去找铜矿。
这跟抓鳄鱼不一样,光找这个环节可能就要好几天,何况顾篱的计划是,直接在那边砍树烧碳,然后原地炼铜,再把铜带回来。
他把计划一说,山君没有立即同意:“那边没有能住的山洞,现在天冷,你们每天都睡在地上吗?”
顾篱抓鳄鱼已经体会过一次,这天气在外面确实是非常冷,但是不现在去又能什么时候去,等到了春天,耕种才是最重要的事。
顾篱说:“从河里坐船可以到那边,我们绕一下,坐船过去,就可以多带一点东西,到那边之后再用树枝和泥巴搭一个窝,我问过浅了,他们部落里就是这样的,一半挖在地下,一半搭在地上。”
“我知道。”山君对东山部落很了解,“但是他们的窝下雨会漏水。”
这是地穴无法避免的缺陷,顾篱只能说:“现在不会下大雨,下雪的话不会漏。”
山君看他是一定要去,只好说:“我跟南风隔天会去一次那边,让北阳注意听,听见我们声音了,回应一声,没有回应我们就过去找。”
红叶这次倒没说什么了,顾篱去过更远的地方,也在冷天出过门,知道轻重。
松崖说:“那边我们狩猎不太去,那边鹿少,不过有不少獾子、猪,你不要落单。”
獾子和猪都挺凶的,遇上北阳会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单独遇上他就不好说了,顾篱认真点头:“我知道了阿父。”
松原说:“那边蛇也多,虽然天冷都在睡觉,弄醒了也会咬人的,你小心一点。”
虽然听着像吓唬人,但顾篱知道他是真的在提醒自己,也说:“知道了,阿兄。”
这次出去的时间久,要带的东西也多,顾篱随便一收拾就收出来满满两个背篓了,还没装完,他压了压,然后放弃:“不行,放不下了,再装要破了,多装一个背篓,出去的时候让松原帮忙背一下。”
北阳说:“松原一个人不够。”
“不够吗?”顾篱算了算,“吃的穿的,用的兽皮陶罐什么都在了,再带一点草席草垫就行,也不重,就是占地方。”
北阳说指指墙根:“还有芦荟。”
顾篱:“……”
忘了家里还有盆栽了。
芦荟倒是不怕干,但他们一走,山洞里没有人烧火慢慢就会变冷,再没人在暖和的时候端出去晒太阳,长势也会变慢。
但是这么带出去也太麻烦了,还是托人照顾一下。
盆栽这种东西肯定是就近找人。
顾篱把它们抱到三雪和墨青那边去,他们洞口的阳台也宽敞,方便晒。
三雪在刷漆,顾篱都不敢离太近,墨青来接的盆栽,顾篱问他:“你没事吗?”
墨青说:“一开始有事,后面就好了。”
哦,脱敏了。
虽然脱敏了,墨青对漆还是心有余悸,小心捧着破盆,问他这是什么,顾篱说:“芦荟,用来、”
他话音一顿,看看墨青,又看看三雪,忽然十分惭愧。
蝶说这东西很受亚兽人喜欢,他怎么光顾着自己用呢?
红叶以前还说过让他来跟三雪墨青取取经,现在取经是不用取了,可以分享一下经验。
顾篱压低嗓音:“你跟三雪,晚上、那个,用什么?”
墨青没想到他会说这个,明明从他偶尔听到一点动静来看,他跟北阳应该挺顺利的,不过还是说:“用一点兽油。”
顾篱就回山洞去取了一个陶罐来,在北阳疑惑的眼神中解释:“还有两罐多,我们出去也用不上,给三雪一罐,让他们帮忙照看芦荟。”
他捧着罐子过去,给墨青这样那样一说,墨青眼神越来越亮,看他那些破盆罐里的芦荟像还没长成的宝贝,用力拍他的肩:“好兄弟,你放心,交给我。”
第76章
竹筏有点漏水。
竹筏本来就不是密封的, 说漏水也不准确,它就是船头部分下层竹子磨破了,相当于只剩下一层, 有点晃动水就会渗上来。
顾篱一开始没有察觉,站在这里第二次把脚弄湿才察觉到一点问题。
他们把船停到浅滩上, 北阳双手搭在船头, 胳膊发力, 船头就离了地, 顾篱弯腰检查, 看见裂开的竹节上沾了点河沙。
“下面的竹子破了。”
刚出来就遇到这样问题,顾篱有点苦恼。
不过想想临时砍竹子做出来的竹筏, 去过大江大海,经受过风霜雨雪,能坚持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
而且竹筏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浮力分散在一节一节的小竹筒里,又到处都是缝隙, 水能浸上来,也能流出去,破一部分也没关系。
他们还没到目的地,这附近也没有竹林, 顾篱找了一段跟竹子差不多粗的树枝,固定在船头下面, 提供一点浮力, 冲滩的时候也能减少对竹筏的磨损。
这样凑合凑合还能用。
他们要去的地方以顾篱的脚程走直线都要一天,这么绕路从水上走,一天还不够。
临时休息一晚犯不着搭窝,不搭窝又很冷,休息不好。他们就跟上次去抓鳄鱼一样, 连夜赶路,不过这次有经验了,白天顾篱划船,晚上北阳划。
不一样的是这次全程都在自己部落领地内,不用那么小心翼翼。
竹篙因为经常撑在水底和礁石上,两头也有点开叉变软,吃不上劲,顾篱拿树枝麻绳固定了一下。
也凑合着用。
两个人轮流划了一天多,第二天傍晚才到。
北阳是在河边捡到的孔雀石,他们就也在河边搭窝,选了一个离水面有一定距离的小缓坡,万一下雨也不容易积水。
天快黑了,搭窝都已经来不及,更没时间捕猎。
北阳先在原地生火,顾篱用陶罐取水来煮着,水里扔了一小把米,然后一个人在原地挖坑,一个在附近捡树枝。
顾篱还记得松原的话,这边蛇多,来摘杨梅的时候他自己也体会过,半点不敢掉以轻心,成堆的枯枝反而不敢去捡,生怕惊扰到冬眠的蛇。
他捡的都是细枝,反正这些树枝是等会儿用来烧火做饭和给窝烧底的,粗细没有关系,能烧就行。
他把树枝一捆一捆地抱回来堆在一边,等到天彻底黑下来就没再去捡。
陶罐里汤已经在沸腾,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散发出米香,顾篱把肉干撕成条扔进去煮,这样米汤就能带一点肉香,还有一点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