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兽世种田(88)

2025-07-25 评论

  顺着河水漂来的东西大多去了河的另一边,来这头的不多,一趟走下来差不多捡了一捆,顾篱用水草把它们绑起来拖着走, 北阳把盐田修整好,拖了截树根,在身后犁出长长一道沟。

  顾篱看着他拖来的树根笑:“这么大个树根,你从哪里找来的?”

  “在那边水里, 水退下去就看见了。”

  现在差不多是潮水最低的时候,滩涂上聚集了好多种类的鸟, 因为地方够大, 零散分布着各自觅食。

  几天下来他们已经摸清楚什么鸟好吃什么鸟不好吃,圆圆胖胖的跟看起来一样好吃,脂肪多,烤起来香;长腿的看着大其实只有腿长,肉很少, 不过肉质细腻,味道还行;长得像鸭的吃起来也像鸭,不算好吃。

  顾篱从来没给这么多鸟拔过毛,在部落里不用他拔,鸟毛不拔还不行,本来就没多少油,把皮去了更少,只能硬着头皮拔。

  一开始想当然地用了刚烧开的沸水,更难拔了,后面才想起来阿母用的是热水不是沸水。

  这么多毛不能白拔,顾篱全收起来了,大的做装饰,小的就算不能做羽绒服也要做个抱枕。

  他往好吃的长腿鸟多看了两眼,北阳就说:“等下出来抓。”

  顾篱说:“那我捡点螺。”

  他捡螺喜欢捡大的,只要个头够大,什么生蚝藤壶青口贝都无所谓,就是这边调味品实在太少了,只有花椒,盐倒是管够,顾篱已经盐焗过两次螃蟹。

  他们把柴摊在礁石洞外,等晒干了收起来可以用。

  大树根也放这晒,顾篱发现上面已经长了细小的藤壶:“它在水里泡很久了吧,估计得晒好几天才能干透。”

  北阳说:“晒干放在洞里,以后来可以用。”

  至于这次,盐已经晒了不少,如果不下雨,最多再晒三天他们就能回去,后面天气好的话,再过五天也能回去,海滩边捡来的小柴够用了。

  他说起以后,顾篱有点想家:“我们出来几天了?”

  “从上船开始算,第十四天。”

  “这么久了啊。”顾篱叹了口气,“这次没经验,下次过来直接开盐田,盐田都不用这么多,两个人晒,两三块差不多了,不然也晒不过来,除非能再找一个蒸发池。”

  “要么带几个大陶锅来煮,”顾篱天马行空地想着,“不过那样得有人每天去砍柴,再用船送来,那要多找几个人一起来,把竹鸣他们喊上,到时候可以……”

  “住不下。”北阳忽然开口,打断他的畅想,顾篱凑过去,北阳站着没动,顾篱盯着他看:“住不下还是不想他们来?”

  北阳说:“我们就够了。”

  他俩这次总结好经验,以后再过来晒盐估计七天就够,找一大群人来回折腾确实没有必要,顾篱也就说说。

  说说话干干活,再找点吃的填饱肚子,一天就又过去。

  第二天只有顾篱一个人干活,淡水用完了,北阳去取水,他算好了时间,回来的时候正好涨潮,没有等退潮,直接乘着潮水再把船停到河边,然后回过来。

  这之后他们又一起去河边取过一次水,然后就可以收拾收拾准备返程。

  晒好的盐都堆在礁石洞里,没有装进竹筒,竹筒实在太忙了,要用来取海水淋盐,还要用来运送储存淡水。

  到现在盐晒够了,才能真正拿来装盐。

  竹筒上钻的孔大概只有小指那么粗,把盐装进去要花不少力气,两个人装了大半天才装差不多,顾篱松口气,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盐,躲懒:“外面池子里的盐晒差不多了,我去收回来,你接着装。”

  北阳说:“竹筒不够了。”

  “怎么会不够呢?”顾篱震惊,“我们带了这么多。”

  他们把装过盐的竹筒都横向码放成一堆,他回头一看,另一边的空竹筒还真是只剩三根,把地上的盐装进去估计就差不多了,但外面还有一池子呢。

  “那还有装水的竹筒呢,明天用再装盐,应该也能装点。前面有几个竹筒我感觉没有装满的,抖一抖还能装点。还有陶罐,陶罐也能装,先用草席包着,等明天到河边了,我找点泥把那个破陶罐补上。”

  他们带过来一共两个陶罐,一个烧裂了,现在用的是第二个。

  北阳说:“先用草席垫着放在背篓里,回去一天,河边也有竹子。”

  “那很快的。”顾篱飞快接道。

  说完两个人都想起来,回去是逆流,要慢很多,顾篱倔强道:“不管,反正辛苦晒出来的盐必须都带走!”

  他们把能用来放盐的容器都装上了盐,连水杯都没放过,才终于把所有盐都装起来。

  竹筏昨天开回来就停在这边了,两个人把装了盐的竹筒都放到竹筏上。跟来的时候随意堆放不一样,这次竹筒重了不少,全部口朝上平铺在船上,乍一看两层的竹筏变成了三层。

  顾篱用麻绳把竹筒都绑起来,这样万一出点意外船翻了,不用到处找竹筒。

  因为重量增加,底层的竹子已经完全浸泡在水中,上层偶尔会漏水上来,不过这种情况到进河就好很多。

  河里浪小很多。

  他们时间选得很好,刚入河的时候正好涨潮,乘着潮水往河里划,不用太费力,后面渐渐离开潮汐的影响范围就知道逆水行舟有多费劲了。

  两个人都没有拼命划,这么长的路,合理利用体力很重要。

  顾篱喜欢用摇橹,北阳习惯用船桨,他们基本是一起划一阵,再轮流划一会儿,到晚上休息的时候就靠岸,把船固定好。

  这样到第三天他们才看见北阳说的那片竹林。

  也就是说,去的时候不到一天的路,回来用了三天。

  竹林里有亚兽人活动的痕迹,他们对大河北岸的部落分布不太了解,不知道这里归属什么部落,没有深入,只砍了竹子挖了一点泥就离开。

  竹筒都是在船上做的。

  把盐都装进竹筒里,就像上了保险,总算不用那么提心吊胆。

  这里的泥黏性更好,顾篱重新补了一遍陶锅,简单用火烤固定,这样补出来的陶锅很脆弱,不能装水,动作重一点就要裂,不过可以装盐盐焗。

  现在天气已经比出发的时候凉很多,偶尔还会下雨,一下雨就更冷。

  他们基本不睡在船上,每天晚上都会上岸,在没什么兽人活动的地方北阳就会去抓一点猎物改改口味。

  这样又走了六天,才终于看见三岛部落。

  三岛部落非常好认,就在大河最宽的地方一次排列着三个岛,他们去的时候,出发的第二天清早也看见过这三个岛。

  当时急着走,没有停留,而且参与大集会的人没有他们快,岛上的人也不认识他们。

  现在就不一样了,三岛部落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存在,每天都有人在下游过来的方向等他们。

  今天等他们的人划着四五根竹子捆起来的小竹筏,看见他们的竹筏就摇摇挥手:“哎——这边,是篱吗?”

  担心他们看不见,他还挥舞起竹篙,顾篱也抓起一张草席挥了挥。

  三岛部落的人十分热情,用九种不同的鱼招待他们,顾篱最近每天睁眼就是鱼,已经快吃腻,也还是努力吃了不少,不过拒绝了他们留下修整的邀请:“出来的时候山君说三十天回去,四十天不回到部落就要出来找,我们要快点回去了。”

  他这样说,他们就不留了,认真给他分析怎么回去最快。

  “你们往下游一点就能到部落边缘,你们肯定也认识,不过你们不要急着回去,那么多盐背回去太麻烦。你们再往下游一点,到东山部落那边,那里有条河,可以到你们部落去。”

  其实严格来说河边也不算他们领地,太远了,他们不标记,不过也没别的部落,说是他们的也行。

  顾篱不清楚,他几乎没有来过,闻言看向北阳。

  北阳知道他们说的是哪一条,一半都在东山部落领地里,点头说:“我知道在哪。”

  如约把盐交给三岛部落的人,顾篱松了口气,这次的目标已经完成大半,剩下就是把盐带回自己部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禁庭春昼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原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