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贵妃闻之,甚是高兴。
一直以来,楚廷豫那只老狐狸不加入太子党,也不加入齐王党,保持中立,两边观望,现在好了,楚惠失身于铮儿,楚廷豫只能咬咬牙,将楚惠嫁入齐王府,如此一来,铮儿就获得了丞相府的拥戴,离太子之位又近了一步。
“铮儿,咱们现在就去御书房见你父皇,让你父皇为你赐婚。”
说话间,秦贵妃便在宫女的搀扶之下,从贵妃榻上下来。
片刻后,母子俩到了御书房。
半个时辰前,承孝帝召了几名武将议事,虽然那几名武将已经离开了,但是御书房的气压还是很低。
秦贵妃素来擅长观察承孝帝的脸色,瞧着今儿这气氛有些不对,正准备叫上凤铮,不声不响的离开,这时候,承孝帝沉沉的话音从御书房里面传了出来:“爱妃,既然来了,为何又走。”
秦贵妃接过宫女手中的参茶,只好走进去。
凤铮紧跟在她的身后。
秦贵妃将参茶送到承孝帝的手边,“臣妾见陛下正在忙政务,不敢贸然进来打搅陛下。”
承孝帝接过参茶,饮了一口,脸色稍微好看一些,挑眉看向凤铮:“铮儿不是去天武郡为你寻找能够医治头疼之症的名医去了吗,何时回来的?”
凤铮毕恭毕敬的站在殿上:“禀报父皇,儿臣刚回来。”
承孝帝吹了吹,慢慢将一碗参茶饮尽,秦贵妃伸手去接他手中的空茶杯,将茶杯放在一旁后,再给他揉肩:“何事,竟让皇上这般忧心忡忡?”
“后宫不可干政。”
承孝帝一句话,吓得秦贵妃不敢再问什么,扑通跪在承孝帝的身边,低声认错:“臣妾见陛下眉宇紧锁,定是有烦心之事,臣妾不过随口问问,并无干政的意思。”
这几年,承孝帝虽宠爱秦贵妃,却容不得秦贵妃干涉一点朝中之事,包括郭后,也不可干涉一点朝中之事。
秦贵妃这般柔柔弱弱的认错,承孝帝这才放下戒心,将她搀扶起来。
“你们母子俩前来御书房见朕所为何事?说吧。”
他是皇帝,心思自然通透。
秦贵妃朝凤铮使了一个眼色,凤铮这才跪直了身子,双手向承孝帝抱拳作揖:“儿臣已到了纳妃的年纪,请父皇为儿臣赐婚。”
“齐王纳妃,为皇室开枝散叶,这是好事。”
在不知道,凤铮要纳谁为妃时,承孝帝答应得很是爽快。
凤铮跟秦贵妃脸上皆是一喜。
凤铮道:“儿臣与楚相之女楚惠情投意合,请父皇为儿臣赐婚,允许儿臣迎娶楚小姐为齐王妃。”
承孝帝的脸,在这一瞬间,沉了下去。
除去郭家,秦家,这大风王朝最大的官宦世家便是丞相府,楚廷豫为相多年,门生众多,朝中及各州府之地有不少官员都是楚廷豫的门生,原先,楚廷豫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不参与齐王党跟太子党的争斗,这对他制衡朝局没有影响,若让齐王迎娶楚惠为齐王妃,楚廷豫必会选择站在齐王这一边,如此一来,齐王党的势力必将胜过太子党的势力,一旦齐王党势力扩大,对他掌控朝局影响极大。
“楚相之女楚惠虽才貌皆备,是齐王妃的不二人选,但是楚惠此女有心痛之症,一个有身负疾病的女子,如何配做齐王妃。”
局势变化得太快,凤铮与秦贵妃尚在兴奋之中,就被承孝帝泼了一盆冷水。
秦贵妃心中不甘,眼看就要成功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了。
“皇上,铮儿非得迎娶楚相之女楚惠不可。”
秦贵妃走去殿下,扑通一跪,与齐王凤铮跪在了一起。
她这么做,是触犯了承孝帝的底线。
承孝帝眸子眯了眯,扫了他们母子俩一眼,最后将冰冷饱含威严的目光移到了秦贵妃的身上,生硬的开口:“爱妃,你倒是说说,铮儿为何非得迎娶楚相之女不可?朕的儿子,天之骄子,为何非得迎娶楚相之女,你倒是给朕一个理由。”
自从秦贵妃入宫以来,还从未见过承孝帝如此冰冷的一面,知道承孝帝怒了,她依旧笔直的跪在地上,硬着头皮回答:“禀皇上,铮儿与楚相之女楚惠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为了给丞相府一个交待,非娶那楚惠不可。”
“逆子,你这个逆子。”
秦贵妃的话,可把承孝帝气得脸色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