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爷一笑回答:“健忘症,刚才不是说了吗,带你去吃好吃的。”
楚蘅根本没来得及拒绝,已经被那男人带着跃过忠义王府那高高的围墙,到了街上。
大街上,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烧焦味,身边不断有禁卫军跟城防营的人路过,搞得大街之上鸡犬不宁的。
瞧着路过的官兵,楚蘅扭头瞟向左边,盯着九爷的侧脸:“昨夜东城官仓被人放了一把火,爷,你可知道?”
九爷心虚地眨了眨眼,摸摸鼻子回答:“昨夜,爷睡得有些早,睡得又有些死,不知道。”
楚蘅的目光锁住九爷,九爷眨眼心虚的表情,被她瞧得清清楚楚。
昨夜东城那边动静如此大,这个男人竟然说不知道,鬼扯呢!还是东城官仓起火,真的与这个男人没有关系,不过,就算与这个男人关系,她也是支持这个男人的。
在九爷的带领之下,两人沿着主街市走了一截,然后拐进了一条胡同里。
胡同里很是阴凉,走进来,一阵凉风袭来。
楚蘅顿时觉得身上舒服多了,心里的烦躁感也没有了。
九爷道:“这条胡同叫伞巷。”
楚蘅这才发现,胡同两边都是些扎伞卖伞的小商铺,各家商铺门前都挂着花花绿绿的油纸伞,看上去极为漂亮,就像元宵佳节时,街上挂出的花灯,赏心悦目。
“这条巷子如此僻静,你是如何知道的?”
九爷再不济,也是一个皇子,一个皇子,如何会到这种地方来。
楚蘅话落,九爷的神色暗了下来,“蘅儿想知道原因吗?”
“你爱说就说,不说就算了。”
第二卷红袖弄京都 261:小巷里的温馨
九爷屁颠屁颠的跟在楚蘅的身后。
“我是逃难,无意中进了这条巷子。”
楚蘅的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
虽然九爷说得风轻云淡的,但是当年的暗潮汹涌,楚蘅依旧能从那云淡风轻的语气中感受到。
九爷继续云淡风轻的往下说:“当年,月国被灭,母妃亡故,郭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我除去,我逃出皇宫,在杀手的追踪下,无头苍蝇一样,闯进了这伞巷中,是一位在这条巷子里卖打卤面的瘸腿婆婆救了我,收留了我三日。”
三日后,杀手退去,九爷这才走出伞巷,去了忠义王府求助。
当时,是夏侯无极求了夏侯耀将九爷保住,九爷回宫之中,便向承孝帝自请流放,因为,若是不离开皇宫,年幼的九爷迟早会死在郭后的手上。
九爷只对楚蘅说了前一段,将后一段隐瞒了。
楚蘅停下脚步,回头,眼神心疼的看向他:“怎么不往下说了。”
九爷走上前一步,牵起她的手,继续往前走:“后来我就被流放了,与小福子一起离开了皇宫,到江湖上四处闯荡,结交了一些朋友,没什么好说的。”
他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若是说给楚蘅听,怕是得用几天几夜,而且,那些不好的过往,他也不敢说给楚蘅听。
“你不是饿了吗,瘸腿婆婆的打卤面摊就在前面。”
这几年,九爷每次回玉临城来,都会到瘸腿婆婆那里吃一碗打卤面,虽然那瘸腿婆婆已经不认识他是谁了。
楚蘅被他牵着,大步往前走,很快,两人便到了瘸腿婆婆的打卤面摊。
瘸腿婆婆的面摊子摆在一棵粗壮的杨柳下,杨柳茂盛的树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将瘸腿婆婆的面摊子遮挡着。
小小的面摊一直是瘸腿婆婆跟她老伴在经营,这么多年过去了,瘸腿婆婆跟她老伴苍老了不少,但是那打卤面的味道却一如既往,小小的面摊子也一日既往的干净,为了方便这条巷子里的商贩们有的吃,只要不下雨,老两口都要到杨柳下摆摊。
眼见要到摊子了,九爷将身上的所有戾气收起,一袭白衣,温润如玉,牵着楚蘅到摊子前。
“婆婆,给我煮两碗打卤面。”
“好呢,两位客官请稍等。”
瘸腿婆婆一边答应,一边抬头起来,见是九爷,便开心的笑了:“公子,您来了。”
虽然瘸腿婆婆已经不记得,九爷就是她当年救下,并收留了三日的少年,但是一直记得成年后的九爷。
九爷成年后,脸上戴着玄铁面具,气质不俗,每次回到玉临城,都要来瘸腿婆婆这里吃一碗打卤面,瘸腿婆婆对他记忆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