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攻今天也在养夫郎[穿书](103)

2025-08-19 评论

  一年过去,李会书长了一岁,个子也窜高不少,个子到了宋泊的胸前。刚刚在考场上他一瞧着题便大脑放空,紧张得一字也蹦不出来,直到想着宋泊也在号房内,他才冷静下来,答了卷子。四书五经的内容宋泊都与他说过,所以除去前头的紧张,他还是相信自己能通过第一场考试的。

  “怎么样?可都写出来了?”宋泊问。

  李会书眼里闪着光,语气中满是自信,“多亏宋叔叔,两篇内容我都答出来了!”

  宋泊被李会书的拍马屁给逗笑了,他道:“你自个儿的事儿,与我有何关系?”

  “若非宋叔叔拉了我一把,我现在可参加不了县试。”李会书说:“就是你的功劳。”

  没有宋泊,他今年定然还在自个儿琢磨四书五经的内容,没准还会不小心听着错误的解析,误入歧途,那可是苦读再久,连第一场考试也无法通过。

  一刻钟过去,公布了第一场考试的结果,考试简单,仅有几人被刷了去,考科举的人若是连基础都打不好,就别谈考更高级别的试了。

  每场考试都会根据当场考试的成绩调整位置,而这目的便是让杨知县瞧清楚那些有潜力的考生。

  宋泊因着第一场考试的成绩坐到了第一位,而李会书就难些,坐在尾部位置。

  位置挪到前面就意味着得在杨知县的眼皮底下写卷子,有些心理素质不好的考生被提到了前头反而答不好卷子落了榜,所以被提到前头来,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不过宋泊倒是无所谓被杨知县盯着瞧,在现代上课时最多有百来人同一时间盯着他瞧,杨知县不过一人,没什么好畏惧的。

  咚——

  第二场钟声响起,宋泊垂眸作答。

  第二场考试的内容与第一场考试类似,只是多加了道写诗题,诗这种文体可考验人,科举中能写的诗又只有五言和七言,篇幅短不说还得将考官要求的意境写入其中,当真是考验了考生的文学水平。

  不过县试容易一些,要求做的诗也只是简单的写景诗,宋泊读过的诗没有上万也有上千,其中写景诗占了四分之一的,知晓科举会考写诗以后,宋泊便细心钻研着诗,从各大家诗词中提取出优点,在融合入自己的风格。

  所以,写一首风景诗,对宋泊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

  

 

第91章

  第二场考试结果一出,宋泊依旧是第一名,又有人被刷了去。

  如此反复四回,到第五场考试时,号房内已经不剩什么人了,李会书也在第三场被刷了下去,离开了县府。

  号房内考生序号变化不断,只有宋泊一人,稳定地坐在一号位,这倒是引得杨知县刮目相看,要知道县试虽然是最低一级的考试,但想要一直稳坐一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此宋泊只要在第五场考试的时候没有掉链子,最终名次便不会差到哪儿去。

  思及此,杨知县不禁一阵庆幸,还好当时他并未与宋泊起太大的冲突,宋泊此人也是大人有大量,去了京城并未告他的状,不然他这位儿早就该换个人坐了。

  第五场考试考策论,题目很长,要从千百来字中分析出出卷人的意图,再由此中心扩展出一篇千字文,说来简单,其实并不那么好做。

  前四场考试大家都动笔很快,一到策论,就跟时间停滞了一般,一刻钟过去都无人动笔。

  宋泊第一次用上草纸,定下文章主题后再画下导图,将要写的论点、论据平铺出来,如此一篇文章的结构清晰明了,可以通过论点的程度进行细微的调整。框架出来再往里添上些内容便轻松得多,内容在他脑海之中被线串成串,宋泊想清楚后,提笔沾了墨,在正式的卷子上开始作答。

  第五场考试时间稍长,有一个半时辰,交卷时间不限,越早越好,若熬到点烛的时候,分数变回被下调一档。

  夕阳西下,太阳还未完全落下山头,宋泊借着最后一抹日光,停下了笔,完成作答。

  宋泊拿上卷子,上交给杨知县,杨知县看着这卷子字迹清晰,便让宋泊出了号房。

  宋泊前脚走出号房,后脚天便黑了,杨知县命人点上蜡烛,号房内又亮堂起来,只是没人比他早交卷子,他们都得落下一档。

  宋泊在县府门口把考篮还了,拿回自己的笔袋,而后才一脚跨出县府,综合分数没那么早出,约莫三、五日才会展榜出来,宋泊心中有数,脚下步伐轻巧许多。

  宋泊刚走出县府,面前便围了一圈人,连李会书和李五也在。

  自李会书从县府出来以后,李会书和李五便与江金熙和宋茶栽一块儿,坐在县府对面的茶楼里,四人一直盯着县府门口,就怕看着宋泊从里头走出来,还好,宋泊熬完了考试,到最后一门才从县府里出来。

  “饿极了吧。”宋茶栽问,县试关在里头一天,期间就给个馒头充饥,这么个大男人怎么扛得住。

  “是饿了。”宋泊答,他在家中食量不小,单单一个馒头,到第四场答完就消化得差不多了。

  “大姑已经在客栈叫好了菜,我们直接回去吧。”江金熙说。

  “那也好。”宋泊看着李五和李会书,“李兄和会书也来,难得在霞县聚上,可得一块儿吃顿饭。”

  五人回了客栈,店老板给他们留了桌,只要人齐了马上上菜。

  客栈厅内聚满了人,有些考至一半便被刷下来的人,在桌上与朋友、家人诉苦,“我看县老爷今年发了疯,出的卷子恁难。”

  “欸,就是啊,我来考了多回,这是第一次考一半就被刷下来的。”与他同坐的学子一同抱怨着。

  因着宋泊是第一个交策论出门的,故而没有其他完考学子出现在客栈内。

  “那不是第一位吗,怎的那么早就出来了。”那边儿的学子注意到宋泊,与同伴说着,“策论可难哩,上回我写策论,写到蜡烛燃了一半才写完,他这么早就出来了,当是提前交了卷。”

  “这么厉害?”同行人问。

  “可不,人与人一比,那可得气死。”那人回道。

  说话人的桌离宋泊他们这桌不远,桌上人都听见了别人的闲谈。

  “宋泊,你提早交卷了?”宋茶栽问,难怪当时他们在县府门口并未瞧着其他考生。

  “是早了些交卷,策论写完也改不成便直接交了。”宋泊答,其它题目或许还能检查一番,把错的答案改成对的,可策论是一篇文章,落笔无悔,在上头改改写写把整张卷子弄得乱七八糟,定然会往下拉分,既如此不如不改,直接卷面整洁着上交就是。

  见宋茶栽神色有些凝重,江金熙赶紧补上一句,“策论写完在里头苦坐作甚,像现在这样早早陪我们一块儿吃晚饭不是也乐哉?”

  长辈的思想比较古板,会将时间长短与答卷质量联系在一起,别而个写一个半时辰就是比写一个时辰的好。

  “宋叔叔可厉害了!”听着别人说起宋泊,李会书也忍不住了,他作为在号房内看着宋泊一直坐在第一位的人,眼中的崇拜已然藏不住,他神采飞扬地与大家说着宋泊有多厉害。

  坐第一位本就不易,宋泊还一坐坐了四场,这般厉害的人教了他读书,让他如何能不骄傲?

  有大伙儿帮着宋泊说话,宋茶栽也想开了些,按李会书这么说,宋泊上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上榜便是厉害,第一次下场就能上榜足以令她自豪,也就不管早出考场的事儿了。

  县试出榜得三、五日,时间不长,宋泊便与江金熙、宋茶栽和李会书留在霞县,等着放榜,而李五不过请了一日的假,当夜吃完晚饭便赶回了传福镇。

  上次来霞县还是因着江金熙的案子,现在县试也考完了,虽然后头可能还有四月的府试,但放松玩乐一日也是需要的,劳逸结合才是读书的最好法子。

  第二日一早,天还泛着蓝青色,宋泊便被一阵鞭炮声吵醒了来,那鞭炮就像在他们客栈下放的一样,声音巨大。

  “发生何事了?”江金熙未睁开眼,听着耳边噼里啪啦的声音,他皱了下眉,拿着被子把自己的脑袋捂起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轻临镜 情有独钟 甜宠文 穿书 马甲文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