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之处离宴席的地儿也不远,按路砚知的脚程来说,一会儿便能回来,不至于花去两刻钟的时间。
大伙儿喝得尽兴,除了上位没有变过位置以外,其他人都是喝到哪儿就坐在哪儿,如此挪来挪去,路砚知倒是挪到了宋泊身边,别人未注意他们这儿,他俩便放心地说着小声话。
“好像是路上撞到了个姑娘,跟她道歉耽搁了些时候。”路砚知的脑子还转的动,虽说他瞧不清人,但做了什么事却还是记得的。
“你可有问候人家?姑娘可有被你撞出事儿来?”宋泊问。
路砚知身为男子,再怎么着身子骨也比姑娘家硬些,他这人喝了酒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以何种力道撞到了姑娘,若是将姑娘撞出个好歹来,就得找着人家好好解决以免扰了名声。
科举之人名声最是关键,往后的会试和殿试,主考人都会考虑考生的名声。
“她还有气性骂我,应当是无碍。”路砚知道,他也提过要带那姑娘去医馆给人瞧瞧,可那姑娘脾气大得很,只说自己没事,怎么着都不愿去医馆。那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从怀里拿了银两给姑娘做诊金使,姑娘未收钱,可劲儿骂了他一顿就走了。
“如此你可得长个教训,别总是喝了酒就分不清道,今日撞了个好相与的姑娘没找你的事儿,明日撞了个脾气不好的,你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宋泊提醒着路砚知,这些生活上的小细节有时会影响大局,古往今来,不乏那种得罪贵人自己却不自知接着仕途泯灭的人。
“是,我记着了。”路砚知应着,“酒虽好,可不能贪杯。”
杨知县和古知州的贺词说得差不多,外头的夕阳也已落下,天色泛起淡淡的黑,杨知县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大家可以回去了。”
杨知县发了话,大伙儿不会久留,都纷纷起了身与他和古知州行礼离开,宋泊拉着路砚知给杨知县和古知州行礼,随后扯着一摊烂泥的路砚知出了宴。
江金熙在他们的亭子边等着宋泊和路砚知,两人渐渐朝他走来,路砚知身上酒气熏天,江金熙捂住口鼻,不解,“路兄怎么醉成这样了。”
不少学子从他面前过去都只是身上略沾酒气,怎么的到路砚知这儿变成了酒气熏天,大老远便能闻着,路砚知不会将展示学识的浮白宴当做简单的酒宴,只顾着喝酒了吧?
“今日他作诗得了夸赞,一高兴便多喝了些。”宋泊无奈道。
浮白宴上全是人情世故,举人们是未来的官员,大伙儿自然都不乐意得罪,不想得罪就只能说好话,就算作的诗普普通通,他们也会硬找出地儿夸赞。就在这般夸赞之中,路砚知迷失自我,一有人来与他敬酒,他就一仰头将酒杯里的酒全部喝去,别儿个呡一口,他回人家一杯,如此一来酒就喝得多了。
“还好,我瞧着他家马车已经停在外头了,我们将他扛过去就行。”说着,江金熙就打算上手帮忙,宋泊拦住了他,让他在一旁跟着就好,“小心些,我怕他随时会吐,可别吐着我们。”
宋泊已经想好了,只要路砚知有吐的趋向,他就随手把人一丢,等他吐完了再拉出去。
路砚知显然不想被抛于地上,一路上他除了没使劲挪动以外,倒也还算乖巧,宋泊可是庆幸,路砚知不是那种喝醉了回发酒疯的人,不然若在路上死命要跳舞,他也没任何办法。
路家侍人瞧着路砚知这副模样,问道:“宋解元,我家公子这是......”
“宴席上高兴,喝醉了,回去以后给他喝点醒酒汤,免得明日起来头疼欲裂。”宋泊和路家侍人一起把路砚知抗上马车,忽而边儿有人与江金熙打招呼。
“江公子,我走啦,下回再去医馆找你玩儿。”那姑娘从她家车窗探出脑袋来与江金熙打招呼,瞧着宋泊身上的路砚知时,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
江金熙抬着手与她道别,“好,外头尘大,可小心着眼,进车厢里吧。”
宋泊正忙碌着搬路砚知,只听着声却不知是何人与江金熙打招呼,等他把路砚知在车厢里安置好从马车中下来时,只瞧着对方的马车已经行远。
“刚刚谁与你说话呢?”宋泊走到江金熙身边问着,江金熙在霞县开医馆开了一年多,有些认识的人参加了浮白宴也不算稀奇。
“姜县丞的姑娘,姜轻。”江金熙道:“她说她今日可倒霉,出去方便遇着酒鬼,把她撞得身子疼,得赶紧回去贴膏药去去晦气。”
......?
路砚知撞到的难道是姜轻,那姑娘倒是豪气,只与江金熙说被撞了,却未说出是何人。
总归只是一件小事罢了,想来姜县丞家的姑娘并不会因为这事儿为难路砚知。
第133章
九月二十五日,宋泊和江金熙带着一医馆的人去了林月湖。
九月中旬以后,天气便凉了下来,巳时中抵达林月湖时,湖边已有不少百姓们在。
医馆员工多人,单靠阿朝一辆马车定然是运不来的,宋泊和江金熙雇了两个马夫,将人送到林月湖后两位先回县中,等申时中在回到林月湖边接人回去。
阿朝找了棵粗壮的树将马儿栓在树桩上,林月湖边儿的草马儿能食,他便没将马儿栓得太紧,留了段较长的绳子让马儿有一定的移动范围。
“金熙,这儿可好?”宋泊站于一出空地之中,这儿离其他百姓有一定距离,正适合他们这种十几个人一起出游的人群。
“自然好。”江金熙应声,宋泊选的这处临湖,不远便有游船的商贩,想要坐船游湖只需走上个百步,离那些商贩搭建的厕房也近,算是个绝佳的好位置。
定好位置,青桥从马车车厢中将垫在草坪上的布拿出来展开铺好,然后又把准备的吃食放在布上,如此大家便能上布上坐着,欣赏湖边风景。
九月秋风徐徐,湖边长有不少大树,树荫底下不觉炎热,反而还觉着有些微微的凉快。
因着林月湖成了百姓出门游玩的地点,故而一些便于行动的商贩也会聚在此处,简言盯着一个卖纸鸢的摊贩看了许久,终于鼓着勇气转过头与江金熙问道:“郎君,我能不能去买个纸鸢玩儿?”
其实离他更近的人是宋泊,但简言总觉着宋泊有种莫名的威慑感,还是他天天在医馆里见得的江金熙更温柔一些。
“当然可以。”江金熙答道,他站起身来,领着简言到卖纸鸢的摊贩跟前,常乐跟在两人腿边,简言怕常乐吓着其他人,之前还与阿朝讨了根废弃的马缰绳来改成了狗链,现下就用这条狗链拴着常乐,常乐也不觉着束缚,咧着一张嘴高兴地摇尾巴。
见生意来了,摊贩赶紧招呼着,“小朋友,你喜欢哪一款?”
摊贩支了个木头架子,架子上挂满了纸鸢,各种款式的纸鸢都有。
“已有几个小子来我这儿买过纸鸢,现下正飞于空中,你若是拿不定主意,也能往空中瞧瞧。”摊贩说。
简言便是瞧了那些飞在空中的纸鸢才觉着心动,他选了个燕子模样的纸鸢,选着时还询问江金熙这只纸鸢可否。
“这纸鸢多少钱?”江金熙问。
“不贵,就十五文。”摊贩笑答。
能在这湖边玩乐的都是平民百姓,摊贩卖东西的价格也得与目标人群的消费实力相符,故而这林月湖边的东西虽有溢价,却不会偏离正常价格太多。
江金熙正准备掏钱,手臂便被简言给抓住,“郎君,我有钱,我自己付。”
自简言到宋家后,每月宋泊都会给他发些工钱,虽说工钱不多,但简言一直没有花钱的地儿,也就存了不少银两,买个十五文的纸鸢绰绰有余。
“那好,那你出钱。”江金熙也没硬抢着要买单,简言大了,该让他自己给自己买些东西。
简言从怀里把自己的钱袋掏出来,一块一块点出十五块铜钱交到摊贩手中,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简言拎着自己的纸鸢,高兴得不行,走回去的步伐轻快得要飘起来。
既买了纸鸢就要把它放飞起来,简言记着摊贩与他说的技巧,在他们的据点旁跑着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