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泊看进心里,对这位作者是满心的佩服。
官场里的黑暗腐朽在每个时代都有,能不被污染仍旧保持自己行事准则的好官可是不常见,这位作者字里行间都在展示自己的抱负,当真是位好官。
除了官场上的事儿,这作者还记录了其他的事儿,有北方的风光习俗,也有他一路南下赶赴官位中发生的事儿,而占有他传记中最大篇幅的,还得是作者的老师,这位老师喜字爱才,还有个漂亮的哥儿,可谓是京城中最常被羡慕的对象。
“怎么样,第一天抄书还适应吗?”
突如其来的声儿将宋泊从个人传记中拉了出来,他将毛笔搁在笔架上,抬头,面前站着的人是秦闻。
宋泊听着外头的雨声,说:“秦老板,你怎的来了?”
秦闻随手拿起宋泊已经抄好的单页,边欣赏边说着,“来瞧瞧你抄得如何。”
没想到自己这么受秦闻重视,宋泊也有些紧张起来。
秦闻夸道:“抄得很好。”
抄本上的字比不得那日比试时候的作品,可就算如此,秦闻也已看着宋泊被预定满了的未来,只是五分功力的字,就足以引得那些富贵人家为此买单。
“多谢秦老板。”宋泊答。
秦闻看着纸面上头的内容,只觉得有几分熟悉,他放下纸页,看了眼原版,就明白这传记出自谁手,“没想到老林还会写这种东西。”
“秦老板你认识这作者?”宋泊问。
看过传记,他对这位作者起了兴趣,很想见见有这般玲珑心的人会是哪位人物。
“你可知霞县新来了个县令?”秦闻说。
可知?这可太知了,半月以前他们还一块儿吃过饭呢。
“林武玉就是这书的作者。”秦闻说。
听秦闻熟络的口气,两人的关系当是不差,如果林武玉真的如传记中所写那般,那真真是个为民为国的好官。
宋泊又想起之前林武玉说过的话,京城是官权重地,里头阵营混乱复杂,宋泊不用亲身经历,就能猜到在京城官场中混有多困难,江金熙的父亲就是京城中的大官,只是不知林武玉到底是那方阵营的人。
或许他可以在找些机会,与林武玉接触接触,没准能提早些将江金熙送回京城……吗?
江金熙早晚会回京城的,宋泊深知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只是想起来总会不舍,明明事儿还没发生,他却已经开始思念江金熙了。
阻止不了时间的流逝,他只能期待着流逝得慢些,再慢些。
午时正好,百书阁放了饭,吃饭的地儿在三楼,今日为了欢迎宋泊到来,秦闻订的餐比以往丰富不少。
因着下午还要继续工作,秦闻便以茶代酒,“欢迎宋泊加入百书阁。”
大家纷纷举杯,一块儿饮了茶。
秦闻的话也不多,只说了几句就让大家动筷子。
外头雨声不断,里头大伙儿有说有笑,热闹非凡。
跟书沾点关系的人,多少会受到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说起话来带着些文绉绉的气儿,好在宋泊满腹墨水,对他人提出来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
这倒是让其他人对宋泊起了好的印象,虽说村镇歧视不可取,可生在镇里又读了书的人总归是有几分瞧不上农村人的,宋泊的话和字,扭转了他们的印象。
与宋泊聊天舒适、自在,不知不觉与他聊天的人越来越多,挤掉了宋泊吃饭的时间。
秦闻坐在主位,喝着茶瞅着大伙儿对宋泊的热情态度,越发觉着宋泊不是池中物。
字已不凡,谈吐更甚。
见半炷香过去宋泊一筷子也未动,秦闻咳嗽了声,“好了,这么热情再把宋泊吓着,都回自己位子吃饭去。”
宋泊松了口气,向秦闻投去一个感谢的眼神。
秦闻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第42章
抄了一日,到了下工之时,外头的雨还是依旧跟用盆泼的似的,雨点儿极大,啪嗒啪嗒的雨声很响。
一些抄书先生因为家近,已经拿着伞走了。
韩木秋想着宋泊是近里村人,回家路途遥远,便说:“这么大的雨,你大可在店里歇一晚”,这下雨天驴车、牛车都不会出来接客,在这种雨里步行回去,与直接淋雨没有任何区别。
“谢过韩兄好意,但家中有人等我。”宋泊拿起搁在店外的伞,右手开伞,左脚跨出店门,一气呵成地步入雨中。
见他步伐坚定,韩木秋也未阻拦,拿着自个儿的伞走了。
秋季的天暗得快,再加上雨一直下着,宋泊看不太清路况只能缓慢前进,回家的时间比以往多了一半。
江金熙正窝在家里看书,今日雨实在太大,他便没在宋茶栽家久留,早早吃了晚饭就回了家。
家中蜡烛点着,他的影子被家具*挡住,从外头看不见他的身影。
忽然,窗子上出现一个小黑影,小黑影越来越大,正在朝着卧房而来。
江金熙收起医书,顺手拿起放在书架旁边的木棍,弯着腰摸着墙躲到门后。
宋泊与他说过回家的时间,而现在早已过了那个时间,再加上雨又这么大,宋泊应当会在镇里休息一晚的。
那个影子将伞折了起来,放在门外以后,自然地开了门。
江金熙一棍子挥下去,在看着熟悉的后脑勺时,及时地收了手。
宋泊觉着一股凉风朝他的后脑袭来,转头一看便看到离他后脑勺只有一个指甲盖距离的木棍。
“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江金熙把木棍放下,宋泊雨中走了一趟,虽然撑着伞也淋了一身。
江金熙反身迅步走到衣柜前,拿了条面巾出来盖在宋泊的脑袋上。
宋泊比江金熙高了一个头,想要帮宋泊擦发还得踮着脚尖,属实是有些辛苦。
江金熙拉着宋泊在圆桌边坐下,坐下后的宋泊高度到他胸口处,这个高度正合适。
江金熙一边给宋泊擦着头发,一边说:“这么大的雨你还回来作甚,多危险呐!”
从传福镇回到近里村的路不算好走,路上还没有安装路灯,黑压压的一片加着雨,可谓是将危险度拉满了来。
“我想着回来的。”宋泊两手放在膝盖上,乖乖听训。
“家中有何要事需要你在这个时候回来处理?”江金熙问。
“家中有你。”宋泊答,这话说来实在暧昧,他顿了一下,又补上一句,“这种天气很容易打雷,我怕你怕。”
江金熙的耳廓自宋泊说出前四个字就已经红了起来,再往后宋泊说了什么,他其实听不太清。
家中有他便不畏艰难险阻也要回来,江金熙抿了两下唇,强行压住上扬的嘴角,手中力道大了几分,说:“明儿个淋雨发热,有你难受的。”
“不会的,我马上就去洗澡,换了这身衣裳。”宋泊说。
说做就做,宋泊到厨房烧了热水,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以后,换好新衣裳往床上躺了去。
这般天气还是得在被子里包着才叫舒服。
趁着宋泊出去洗澡,江金熙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下又坐在书架前,状似冷静地看着书。
这书页就这么翻着,半炷香过去一页未翻,任何字从眼中记到脑子里,就变成了“家中有你”四个大字。
“对了,刚刚你拿着木棍,是要打我吗?”
宋泊的声音将江金熙拉出思绪之中。
“我以为有歹人来,便打算先下手为强。”江金熙为自己辩解,“不过我认出你还是极快的,木棍没落在你头上。”
“还得是你眼神敏锐。”宋泊道:“有这般警惕心是好事,我在家中备着这些武器也是为的这个目的。”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江金熙,宋泊在家中各处都放了木棍,这样无论江金熙在哪个地儿,有歹人来袭的话他都可以顺手抽着武器。
“也算是演习了一番。”江金熙道。
“这木棍可还顺手?”宋泊问。
木棍作为武器,还是得趁手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