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133)

2025-08-28 评论

  “太甜了,你搅搅,让冰把糖浆化开。”

  皇甫铁牛拿了勺子搅了搅,舀了一勺送到显灵嘴边,“你尝尝,现在还甜吗?”

  “我试试。”汤显灵就着吃了一口,“好多了,肯定是我刚一勺子糖浆下去。”齁嗓子的甜。

  再吃酸梅汤那份解解甜腻,含糊不清说:“她不打骂你吗?”

  “不会,她是个贤良人,名声很好。”皇甫铁牛知道显灵聪慧,便岔开话题,说起渌京好玩的,不提在皇甫家受板子挨打罚跪这等事,“渌京和奉元城不一样,你喜爱水,想泅水,到了龙舟节,渌京最热闹。”

  汤显灵挖了一勺酸梅汤带着红豆喂到铁牛嘴里,说:“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水,就是想玩水咱们回村里那条河也够我玩了。”

  他就是天热,想下下河消暑。

  真要让他划龙舟,他先废了。

  “我喜欢吃吃喝喝睡觉,还喜欢皇甫铁牛。”

  皇甫铁牛又被钓成了翘嘴。

  渌京的繁华,皇甫家的官位门第,跟他们没干系。

  两碗冰饮,一大半全都进了汤显灵肚子,皇甫铁牛吃了剩下的,回去时,汤显灵肚子有点痛,皇甫铁牛便懊恼,“不该你全吃了的,我给你捂一捂。”

  急的拿了手去捂汤显灵的肚子。

  “这里吗?”

  汤显灵:“上面点,是胃。对对,就是这儿。”

  皇甫铁牛手又大又热,捂一会好多了。

  “还是去药堂看看大夫。”

  汤显灵:“不要。”

  皇甫铁牛蹙着眉毛,看着夫郎,小声说:“万一是孩子——”

  “你个大傻牛,我是胃疼,胃和肚子我还能分得清的。”汤显灵嘴上这么说,但自己也没底儿,想着‘万一’呢,还是去了一趟药堂,花了三十文钱诊脉。

  皇甫铁牛急切,“我家夫郎身子如何?没大碍吧?”

  “有些体虚,莫要着凉了。”郎中大夫号完脉说。

  汤显灵:……大夏天的他还体虚怕着凉?

  皇甫铁牛连连点头,问可要吃药,大夫说不用,莫贪凉,喝一些红豆红枣茶补补气血即可。

  二人从药堂出来。

  汤显灵:“你是不是失望了?”没有小孩这事——

  “咱们去一趟杂粮铺子,买些红枣吧,家里豆子有,没什么栆了,现在枣都是干枣,我抽着时候回一趟村里,跟张叔说,村里要是秋日结了枣,给我留一些,我们自己晒。”皇甫铁牛一连串话,最后见夫郎盯着他看,认真道:“怎么了?你刚说啥了?”

  汤显灵:……

  白问。

  什么孩不孩子的,他家铁牛全牵挂着他。

  “你说的在理,还是我晒得好吃。”

  “对。”

  但铁牛想买枣,拗不过顺路去了趟杂粮铺子,皇甫铁牛在那儿挑红枣,汤显灵无聊四处瞧,一看隔壁铺子有点眼熟,定睛一看,不由喊:“大姐夫?”

  近三年,老天赏饭吃,光景好,地里收成丰盛,今年林家三兄弟晌午到的奉元城,先直奔粮食铺子卖粮,但是一问今年给的粮价很低,比去年还要低一两文钱。

  三兄弟自然不乐意这么低卖。

  别说西市,东市也问了一圈,一人看粮,两人跑着去问价,看看怎么收,结果东市粮商给的价都一样。林虎三人从早上出家门吃了几个拳头大的杂粮窝窝头后,到了现在水都没喝一口。

  不提饥肠辘辘,三人面对粮铺给的价,焦头烂额也不知道卖不卖了。

  丰收了,粮价到贱起来。

  林大郎做不了这么大的主意,家里还有些粮呢,就问俩弟弟卖不卖,林二郎一听,怕爹回头说他,就说听大哥的。

  三人磨磨唧唧,林虎最后说不然卖吧,再耽搁下去,城门要关了,就是不卖了,那也得先推着粮回去,不然城门一关真留在奉元城了。

  主街宵禁不让留人,他们就得鬼祟窝在哪个坊间睡一觉——没钱去客栈,再说了天热,睡地上也不碍事。可是坊间睡大街也不是那么好睡的,万一被哪户人家瞥到了,嫌他们,得赶他们走。

  总之麻烦事。

  林二郎提了句:你岳家不是在奉元城吗,实在不行咱们去你岳家借借宿。

  林虎没应声,只说先卖粮,看日头应该能赶在城门关前出去。

  岳丈死了,岳母一人同五哥儿新夫婿住一起。

  “三郎你是不是嫌我和你二哥打你岳丈家主意?我们没那个意思,现在折腾赶着出去肯定来不及,你俩没牛车,推着板车走的慢,要是在奉元城过一晚,实在不行,咱们睡地上、院子里总成吧。”林大郎说。

  林虎:“大哥二哥,不是我跟你们起了什么嫌隙,我岳母家小小的院子,没咱家大不说,半拉院子还租给了外人,走动全都是靠着前头铺子进出,他家做买卖,人来人往的,咱们过去,又是三车粮,不好放,先前我和媳妇儿带孩子奔丧,夜里也是睡在铺子前头打地铺。”

  说了一通,晒了一天又饿着,三兄弟都有些耐心快没了,林大郎就说:“算了不扯这些,先卖粮,回头爹问起来我担着。”

  于是又到了西市粮铺卖粮。

  这么一折腾,遇到了在隔壁买红枣的汤显灵铁牛。

  铁牛先付了红枣钱,拎着篮子在手里,跟大姐夫打招呼。汤显灵叫完人,听了大姐夫俩兄弟话里一些抱怨:粮价低、到现在都没吃、还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出城。

  “你们粮价多少啊?”汤显灵问。

  他买精一些的面粉,一旦百斤,七百文,能给送一斤红豆这类添头。

  林虎:“去年一旦还是四百文钱,今年算下来,说是给二百文,费了白天口舌,求爷爷告奶奶的,最后磨到了一旦二百七十文钱。”

  汤显灵:?!

  我去,这么便宜!

  难怪卢家馒头店常青树,量大价低了。

  不过大姐夫家送的是脱了壳的干麦子粒,没磨成精面粉,能放。粮铺要是收了这样粮,还得磨成粉,二道加工,也是有的赚,跟卢家铺子一样薄利多销。

  人工便宜。

  奉元城家家户户不种田,都要吃粮,粮商长久买卖,赚的。

  旱灾乱时粮会涨涨价,官方控制,平时粮价就这样,粮商要压价,农人种田不易,图个温饱,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钱攒家底。

  官家政策重农抑商,商税重,商籍地位低,农籍清白子孙后代可科举,但是日子太清苦了。

  “明日铺子不开张,家里歇一天,大姐夫不然今晚来家里住。”汤显灵开了口,他给大姐夫颜面,也是因为大姐在林家过日子。

  林大郎看三弟,“卖了粮,磨蹭到现在,肯定出不去了,钱在身上哪里敢在外头睡一夜。”

  “三弟,就叨扰你岳家一晚。”林二郎也说。

  林虎看向这位妻弟,别看对方只是个小夫郎,上次奔丧岳丈丧事,莫名的他有些‘怕’这位妻弟,因为对方主意大,十二两银子说给就给,连着他媳妇儿不知不觉也听五哥儿的话。

  “那我们三兄弟就叨扰了。”

  汤显灵点点头,让三兄弟先卖粮、结账,他和铁牛等了一小会,三人卖完粮,能走了。果然,天麻麻黑了。

  “你和铁牛先走,我记得路。”林虎喊道。

  汤显灵:“行,那大姐夫、林大哥二哥,我俩在家等你们。”他上了自家骡车。

  大姐夫要推板车,他是不想慢腾腾走路,累人。

  皇甫铁牛赶着骡车,车子快了会,两边离得远了,汤显灵才贴着铁牛坐过去,皇甫铁牛竖起了耳朵,一副‘听听我家夫郎说什么八卦’模样。

  汤显灵:……

  “我就这么八卦?”

  “我想听。”皇甫铁牛自动背锅说。

  汤显灵:嘿嘿。然后快乐说起来,“大姐夫他们三兄弟是不是不对付啊?咋感觉话里套着话,那俩哥哥有点拿捏大姐夫,我大姐在林家不会受了什么委屈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归途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美食文 市井生活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