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147)

2025-08-28 评论

  “孩子们高兴着呢,都是他阿叔的心意。”

  汤巧便点点头,不多说了。

  等夜里洗漱完上了床,林虎抱着媳妇,突然说:“下次咱们去早点,给岳母和五哥儿带只鸡过去,再买点果子。”

  “刚当着孩子们面我不好意思提,五哥儿做饭是真的香,那天我也不知道是饿急了还是咋,是没了分寸,跟那馋嘴娃娃似得,光顾着吃,别说我了,我大哥二哥一样,埋头哐哐往喉咙眼倒饭似得……”

  汤巧听得笑了,原来是这缘故啊。

  小孩子们是藏不住高兴事的,第二日没个小半日,其他两房都知道了,三房家三郎的彩色小鸟哨子,做的可真漂亮,还能像小鸟那样叫,大郎也有,二娘得了什么?

  “二娘有个发簪好漂亮啊!”

  “比红头绳还要好看。”

  “在阳光下咋这么好看,颜色变来变去的。”

  “这得多少钱啊?”

  “还吃了甜饮子,啥甜饮子?好吃吗?”

  “你们阿叔这么有钱吗?对你们可真好。”

  ……

 

 

第63章 

  “娘,我也想要小叔家二娘戴的发簪,是林檎果子样,做的可漂亮了,太阳底下照的还会反光,亮晶晶的。”

  林家大房的四娘跟娘央求说。

  林大郎家两儿两女,长女早都嫁人了,现在就剩个闺女在家中,平时大房还是比较疼爱这个闺女的。

  “啥东西?”林大郎媳妇儿曹氏问。

  四娘比划了下但说不清楚。

  院子里的老太太听见了,说:“是线缠的绒花吧?这东西怕是不便宜。”

  “娘,您怎么知道的?”曹氏好奇搭话。

  老太太:“我年轻时,有个小姐妹嫁人,家里给置办了两样头花,就是线缠的花,做那东西费眼睛又要手巧精细的人做,用的线要是精细漂亮些,一支头花得五六十文钱。”

  “这般贵?”曹氏咋舌,看向闺女,这下很是肯定说:“那不能买了,一根头花能买多少鸡蛋鸭蛋呢。”

  四娘瘪瘪嘴,却也觉得贵,她不信小婶能给二娘买这般贵的发簪。

  闺女想什么就挂在脸上。曹氏一边干着手里活,一边说:“咱们能跟你小叔小婶家一样吗,小二娘五阿叔在城里做买卖的,咱们都是地里刨食,你爷爷、爹,辛辛苦苦下田一年才赚几个嚼头。”

  老太太在旁点了点头,心里觉得老大媳妇儿还是很懂事会过日子的,当初分家选老大,也是因为这般。

  村里分家,老两口大多数是跟着老大过日子。

  前些年日子穷时也苦了累了老大一家,现在分家单过,也是一种补偿,至于小儿子,有个好岳母小舅子,他们也能放心些。

  林四娘嘟着嘴半晌不知道说什么话,被她娘塞了满怀背篓,打发去割猪草。

  “今个猪还没喂呢,你要是想要头绳了,等卖了鸡鸭给你买一根。”曹氏最后还是哄着女儿。

  可惜林四娘现在不想要头绳,头绳有啥稀罕的,小叔家的三郎都有一根红头绳,听说是城里五阿叔给买的,一个男娃娃都有红头绳绑头发嘞。

  林家老院子地方大,因为人多,当时加盖房的时候圈的地方就敞快,如今三兄弟分家,也在原址屋院上扎了围墙,以后能扯开再加盖。

  林大郎分到的是正屋院,毕竟父母都跟林大郎住着,以后加盖就是往前后盖。

  其他俩兄弟一人一边,中间隔着大哥家。

  即使如此,昨个傍晚,林二郎听见动静,特意从后头绕了下,问三弟咋才回来。

  林虎家分了以前住的侧屋院子,想着今年把屋起了,给旁边修修,盖个正屋三间,他算了下手里钱,同媳妇商量,不如再给旁边修个侧屋,这样院子正正方方起来,也算是真另立门户了。

  汤巧迟疑:“会不会显眼了些?”

  “大郎也没几年了,不如趁现在盖了,省的麻烦。”

  “还是得手里留点钱,二娘也不小了。”汤巧觉得盖还是盖但是得手里留钱,现在各过各的,没婆母公爹操心了,他们小两口得计划着花。

  林虎想了下,“也行,就是我想着钱在手里不好多留,盖了屋村里人瞧见了,大哥二哥也知道,咱们钱花哪里了,要是多留了,天天被盯着惦记。”

  “大哥二哥家分了也不是没有——”汤巧话说到一半,见隔壁大哥家四娘来了,便停下了话头。

  林四娘喊叔叔婶婶,而后问:“小二娘在没?我去打猪草,来问问小二娘打不打?”

  “她在外头已经去了。”汤巧说。

  家里没养猪,但是养了些鸭子,二娘一大早领着三郎去外头放鸭子捡虫子吃。

  林四娘一听便背着背篓去外头打猪草,顺带找找小二娘。

  她还是想看看那个发簪,顺便问问多少钱,娘要是不给她买,奶奶说了,等嫁人时可以置办两样,她要是嫁人也想要绒花簪子。

  两个姐妹年龄差了一岁半,那会林家没分家,但是孩子太多了,还是按照几房家里的排序喊,此时分了家正好不用改了。

  “四姐。”林二娘见人喊。

  林四娘目光落在小二娘头上,不由有些失望,“你咋没带那个漂亮的发簪?”

  “我在野草地里找泥鳅虫子,怕弄脏弄掉了。”林二娘回,她舍不得戴,每天洗干净手摸一摸就高兴。

  林四娘哦了一声,装作不经意问:“你去城里,那个铺子里还有别的花样没?多少钱啊?”

  “在西市,我阿叔和叔叔带我们去的,赶得骡车,铺子里好多花样子,我五阿叔说,之前给小姨家的妹妹买了个桃子花样的,我瞧着还有花,可多可多花,我形容不上来的好看。”

  林二娘坐在树荫下,给四姐比划,叽叽喳喳说:“……可贵可贵了,这么大的花,红艳艳的,要半钱银子,阿叔说,像是出嫁的女郎戴的,太大太喜气了,不日常。”

  林四娘眼神一动,“多大啊?”

  半钱银子就五百文呢。

  她要是有这个头花,若是出嫁定能让全村女郎羡慕。

  “这么大。”林二娘拿手比大小,“一串串开的好漂亮。”

  林四娘和二娘说了一通发簪,旁边林三郎也凑过来七嘴八舌补充,林三郎多说吃的,五阿叔带他们吃了什么甜饮子,还买了什么。林四娘就在心里算账,这一算大吃一惊,二娘三郎的城里阿叔那一日能花几百文呢。

  一旦粮才二百七十文,就这一天光吃嘴里了。

  “……阿叔说我戴林檎果子的好看,小巧日常。”林二娘说了一通,想起娘跟她叮嘱过,不要太炫耀显摆,当即是找补,“我那个簪子要四十三文钱。”

  林四娘点点头,“那确实不贵。”

  这一会,林四娘就发誓,以后出嫁要戴半钱银子的发簪,还有商贾有钱,她若是能嫁给家里做买卖的小商贾就好了,她不想嫁农汉了。

  林家小院。

  汤巧最后还是改了主意,她觉得男人顾虑也是对的,“……听你的还是正屋盖了,旁边再盖三间,到时候放粮住人都行,二娘还小不着急嫁人,这几年咱们再存一存攒一攒,给二娘找个好的。”

  “找什么?”林虎问。

  汤巧白了一眼,“找个厚道人家的农汉,别太远了。”

  “我还以为你瞧不上呢。”林虎说。他这一次进城,见媳妇阿弟这般花钱,真是如流水一样,他看的心惊同时,也觉得城里日子比村里要清闲些。

  汤巧认真说:“你是没做过买卖,我爹做买卖,我打小就会帮忙揽客洗碗,也累着呢,都是一点点攒下来的,生意靠铺子靠食客吃饭,我总觉得虚的很,村里不一样,田地就在那儿,播种勤快了,总有收成,到时候给二娘得找户勤快人家,不能刻薄了二娘。”

  “自然了。”林虎答应,又说了句:“兄弟别太多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归途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美食文 市井生活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