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275)

2025-08-28 评论

  蒋芸忙着晒菜,豆子抱着小圆天天来,院子一下热闹起来,蒋芸喊豆子崔家父子别回去了,就在她家吃得了。

  崔家父子拒绝了,一个人做饭还行,要是做一大家子这么多人的饭,够累的。

  蒋芸说了两次,见人拒绝,之后有时候她饭菜做多了,就喊豆子和小圆在这儿吃,崔家父子一看,没办法也跟着留下来一块吃饭。

  不过不是天天这般,一周吃个两三次,既热闹又不累人。

  如此过了大半个月,汤巧和林虎还进了一次城,见馆子关门,院子里冷冷清清的,一问才知道五哥儿和铁牛跑去渌京了。

  “咋没带着娘你呢。”汤巧说。

  蒋芸:“带我作甚。铁牛和五哥儿是有正经事,他俩是去奔丧,我年岁大,天热路上也不好走,再说了五哥儿问过我了,是我不去。”

  汤巧看娘一连串的话,最后说着还有了脾气,忙哭笑不得道:“娘诶,我可不是挑拨你和五哥儿关系,我就是说说,你咋还急了。”

  “你刚就是怪五哥儿没带我。”蒋芸听出来了,不过跟大闺女说话这次语气温和了些,“你是我孩子,他也是我孩子,待我是一个样的,你别想歪了。”

  “知道了娘。”

  后来汤巧回去时,林虎还在路上调侃说:娘现在越来越偏心阿弟了。

  汤巧就瞪男人,咋你也来我这儿挑拨我和我阿弟感情不成?就你长了一张嘴会说话!

  “娘和阿弟过日子,在一个屋檐下,你就说咱家,他们三个有时候时不时惹恼你,你还要骂两声训一训孩子,可阿娘和五哥儿在一块,到了如今越来越好,说明我阿弟这个人好……”

  林虎听媳妇儿拐着弯又夸起阿弟——确实,五哥儿办事确实不错,人也宽厚,尤其是对他的手足姊妹,是个好阿弟,但是!但是刚才不是媳妇在岳母那儿受了些小气,他是安慰媳妇的吗,怎么变成了媳妇儿训他了?

  不过夫妻俩也没‘吵’起来,汤巧是个‘健忘’的——她之前在林家过日子,那么大的一家,说句话嘴巴和牙齿都能打磕绊,要是气性大,那得气死。

  男人也就是不过脑子,随便说两句,她挑这个深究没意思。

  “你说咱们奉元城到渌京要多久?”汤巧想知道阿弟啥时候回来。

  林虎哪里知道,说不清楚,“怎么说也就一个多月吧?”

  后来林虎还真跟人打听问问,奉元城到渌京要多久。

  八月份时,林虎跟媳妇说:“过去小半个月不到。”

  汤巧就在家掰着指头数日子,五哥儿和铁牛是七月二十多出发的,要是算算现在该到了,奔丧听娘说,只是收些旧衣物,那就更快了。

  “不到八月底,他俩就要回来了,也好那会天凉快些。”

  汤巧会算日子,蒋芸也会算,五哥儿和铁牛跟她说,估摸会耽误几天,她也问了赶车的师傅,这样算一下一个半月差不多了。

  八月中,汤巧和林虎带着孩子进城看娘——以前看的没这么频繁,自打上次汤巧知道五哥儿和铁牛没在家,她是操心,怕娘一个人在家多想,就想着走动勤一些。

  这日回去,五哥儿和铁牛还没回来,不过院子里热热闹闹的,隔壁的卢三娘邹菱抱着孩子来玩,还有孙豆子抱着崔小圆,外加上她带的三个大的,整个汤家院子都快站不下了。

  汤巧:……

  林虎就笑说:我瞧着岳母才不无聊,怕是要烦死咱们了。

  “我娘才不会。”汤巧回话说。

  蒋芸确实不烦小孩来,只是听着院子里小孩玩闹,不由心想:要是五哥儿在这儿,早上时孩子们来,他肯定高兴热情欢迎,但等小孩子们玩开了,扯着嗓子喊了,五哥儿就得说叽叽喳喳太烦人啦。

  不过五哥儿很聪明,脾气也好,不训小孩子,说不许吵闹,而是摸进灶屋,没一会端些吃的出来,说把这些小孩嘴巴全都堵住。

  哈哈哈哈哈。五哥儿看着小孩们安安静静吃东西就哈哈笑,觉得自己计谋成功了。

  蒋芸想到这儿,神色都慈爱许多。

  也不知道五哥儿和铁牛咋样了……

  八月过去,九月时,汤巧没办法来,九月秋收农忙些,林家田地都要人,汤巧没办法看娘。

  蒋芸一人在家其实真不无聊,隔壁卢家三娘邹菱时不时串门,豆子小圆经常来,还有同她能说到一起的香萍,她去香萍那儿买肉,一聊就能聊一下午。

  小咪他师傅做了什么菜,小咪隔几日也会送来一份。

  阿良佟嫂也是,十天半个月过来一次,说是打扫打扫灶屋、铺子。

  可到了八月底,五哥儿铁牛还没回来,蒋芸就有些睡不好,也不咋出门找香萍说话了,天天时不时往门口去转悠一圈。

  这种状态到了九月,蒋芸有些坐立难安——朝食铺子那儿,时常有食客来问,汤老板啥时候回来、回来了没?

  坊里也有人说闲话,自然不会说到蒋芸脸上,是背地里嘀咕:说是铁牛有家世,好像家里长辈在渌京当官,没准这次回去,铁牛就不要五哥儿了。

  或是说:五哥儿和铁牛到了渌京,见多了富贵,被迷了眼睛,人才不回来开饭馆,不要蒋芸这个老娘了。

  陈巧莲过来安慰嫂子,骂外头都是邻里,这般嚼舌根胡乱编排,而后小心翼翼问蒋嫂子:五哥儿是会回来吧?没说啥时候回来?

  蒋芸一听就知道,陈巧莲这是怕五哥儿不回来了,三娘没了差事赚不到钱,担忧这个。

  是啊,人人都是操心关心自家的。

  “五哥儿说了会回来,那就肯定会回来。”蒋芸肯定说。

  陈巧莲讪讪一笑,“那嫂子你这是愁什么?”

  蒋芸叹气,“他俩走的时候就收拾了些夏衣,五哥儿嫌麻烦不爱带太多沉甸甸的,这夏日走的,到了现在秋日了,俩孩子在外头人生地不熟,铁牛离开渌京都几年了,也不知道那边吃喝习不习惯,有没有被人骗……”

  陈巧莲听了,本来还觉得嫂子多操心,可她一想到在外的二郎,不由也叹了气,“嫂子你说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二人能说一会。

  不过蒋芸是说完了,自己默默操心,如果不是陈巧莲问也不会见人就跟人说——而陈巧莲则是借机打开了话匣子,一下子想起外头的卢二郎,天天在院子里说,跑到汤家跟着蒋嫂子说——

  说到了最后,蒋芸都不想说五哥儿和铁牛在外如何了。

  “咱们在家里,就是操心也是多余,算了不提了。”蒋芸听得都有些发愁了说。

  陈巧莲一腔母爱才勾出来,还没泛滥说个痛快,蒋嫂子把她堵回去了——有点意犹未尽。

  蒋芸一看陈巧莲这番表情笑了会,说:“成了成了,话多了,惹人烦,我不是说我,咱们絮叨絮叨就成,你在你家里天天这般说,大郎听了是不是要往心里去?想着弟弟走了,是不是因他的?谁都不爱听。”

  “……我没想到这茬。”陈巧莲听了回过味,确实如此,“那我不说了,大郎和他媳妇儿感情刚好了些,是不该处处提着二郎。”

  陈巧莲说完,再看蒋嫂子,像是第一次认识嫂子似得。

  蒋芸和她记忆里,处处受老汤钳制的嫂子已经不一样了,陌生了,看事比她通透了,她好像还在原地打转转似得……

  九月中,山里的栗子下来了。

  卢三娘有些操心担忧,去年时那位贵人娇小姐来买宝藏球,老板都答应了今年卖,可现如今该做了,老板还没回来。

  这可咋办啊,要是得罪了贵人,不知道会不会给馆子引来麻烦。

  卢三娘便捧着头一批下来的栗子,到了汤家,跟蒋婶说清缘由——她想琢磨琢磨宝藏球,万一贵人来买,她做的味道要是一模一样,可以先给贵人。

  蒋芸乐呵呵说好。

  “那烤炉你只管用。”

  一直到十月初,栗子多,花生多,卢三娘做的宝藏球到底是差很多分意思——她自家人吃了都夸好,说好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归途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美食文 市井生活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