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3)

2025-08-28 评论

  “谢谢你,我替咱俩再活一通,这次痛痛快快的过日子。”汤显灵望着暖暖的日头轻声自言自语。

  清风徐徐吹来,柿子树枝叶晃了晃。

  灶屋里,汤家米缸只剩个底儿,米还都是陈米、碎米,也不甚干净,汤巧淘洗米,本是想叹气,一想到阿娘还在身边,她要是再长吁短叹了,这日子真成了苦水泡过的——本来就苦了,可不能再叹着下去。

  “阿娘,你去屋里歇歇,一会粥好了,我端过去。”

  蒋芸便点点头,“我看看你爹去。”

  汤显灵正巧进来,见大姐淘洗米说怕是不够,便接话:“我看看还有什么——家里还有些杂粮,不然摊些小饼,还有些酱菜,不想吃酱菜,换点旁的,外头有菘菜长得好,我去拔一些。”

  “不用,菘菜什么时候吃都成,今个我带了一篮子椿芽。”汤巧一边干活一边给弟弟指,“那个篮子里,还有五个鸭蛋,你大姐夫带着孩子去卖粮了。”

  大姐嫁给城外殷实农户林家,大姐夫排行第三,如今育有两子一女。

  汤显灵有记忆,手先拿了装了椿芽的篮子,一看,不由露出笑意来,这椿芽就是香椿,按照春日确实是吃这个的时候。

  青皮鸭蛋巴掌大,椭圆的。

  “不值什么钱,椿芽长得好又嫩。”汤巧解释,她即便有心想帮衬娘家,这几个月下来也不敢做的太过了,不说婆母公爹,上头还有两位嫂嫂盯着,老往娘家捎带钱、肉、糖,她在林家也受大嫂二嫂说嘴。

  今个出门带了些椿芽,故意高声说了出去,意思都是不要钱的物件,没贴补娘家,婆母还是心肠好,说:只些农家野菜送亲家失礼了,你再捡些个鸭蛋一并添上。

  汤巧才捎带上了五颗大鸭蛋。

  “大姐,椿芽可再好不过了,香喷喷的椿芽炒蛋。”汤显灵满脑子都是吃,说着就差咽口水了。

  汤巧一看小弟这番模样,当即是笑了出声。

  “怎么馋成这模样了。”

  “姐,我昨晚没咋吃。”汤显灵咽口水说,手里淘洗椿芽,“我来做,姐夫和孩子晌午在咱家一道吃,不过还是现炒的香。”

  汤巧:“还不知卖粮卖的的顺不顺当,你饿了你先吃。”

  “今个孩子都来了?”

  “没,只带了二娘,俩小子吵翻了天,干脆谁都不带。”汤巧说。娘家爹病重在床,院子里愁云惨淡,自家俩小子闹腾的不成,二娘乖巧,只带二娘来。

  汤显灵:“那我看不如都做了,大姐夫和二娘定顺当卖完粮,等饭做好了,正好一起吃。”

  “你又知了?”

  汤显灵:“大姐夫常年在城里卖粮,定是找熟门熟路铺子,这会都快晌午了……”

  二人一边聊一边忙活手里活。

  本来是汤巧主力,五哥儿病才好,不过没一会,汤显灵接管了灶屋掌勺的活,淘洗干净的陈米碎米下了陶锅,小火慢煮。面粉不是白的,有些发黄,磨的也没那么稀碎,里面还有些豆子粉。

  汤显灵找了个石臼又磨了一遍,面粉细腻许多,也没过筛。

  他想到以前上大学时门口卖的杂粮煎饼果子了,不由冲着这一盆杂粮面粉咽口水,扑鼻的有些生面粉气息,很是好闻。

  末世三年,他真的真的太想太想粮食了。

  质朴、有些粗糙的粮食。

  面粉里兑水,顺着一个方向慢慢搅合成浓稠的面糊。

  汤巧切了椿芽,正在打鸭蛋,先是打了两个,给家里留些,一扭头就看到五哥儿眼巴巴瞅着她。汤巧:……

  五哥儿一脸‘姐,再来俩,不够吃’。

  “姐,家里日子多俩鸭蛋也不能一下子富裕了,你放心,以后家里都有我。”汤显灵保证说。

  五哥儿临死了,却还记挂着亲人。

  汤巧没把五哥儿这话全当真,家里如今地步,要是爹身子好起来,重新拾掇起馎饦铺子,干个几年慢慢就好了,可是她爹糊涂,一日醒来次数不多,也不说熬羊汤的独门秘诀。

  她爹防着家里人,说汤家羊汤传男不传女哥儿,全家都不知。

  铺子关了快小半年了。

  但日子再艰难,确实是像五哥儿说的,多两鸭蛋真富裕不起来,汤巧又拿了俩鸭蛋磕了,正说话,外间响起声来。

  “定是你姐夫回来了。”汤巧放下手里的碗。

  汤显灵便说:“姐,你去外头吧,我来收拾午饭。”

  外头说了会话,没一会,汤巧拎了一条肉进来,“你姐夫买来的。”她脸上带着些笑。

  汤显灵:肉!

  他死前最后一餐就差肉了。

  “姐,姐夫可真好,待你好,因着你看重咱们家,对咱们家也好。”汤显灵一通小马屁,倒是真情实感。

  汤巧嘴角笑的越发甜蜜,嘴上说:“我们俩都老夫老妻了,说什么呢。今个炒一些沾了肉味,五哥儿你来做,我去打些水,你姐夫一头的汗,叫二娘来帮忙。”

  二娘今年才八岁。

  “不用,我一人行。”汤显灵有肉吊着,那就跟吊着胡萝卜的驴一样,是动力十足,一个人能犁三亩地不带歇一口气的。

  汤家小半个院子多了些热闹气。

  小二娘进灶屋来帮忙,汤显灵哄着小姑娘说话,手上不停,没一会,灶屋里先是弥漫出一股浓浓的米香味,小二娘吸了一口说好香啊。

  一张张煎饼烙好了,外皮略硬拿到手却暄软,散发着麦子的香气。

  刺啦油响,鸭蛋液滑锅,打散,炒的是蓬松黄澄澄的软。

  小二娘又吸了吸鼻子,“好香哦。”

  原本不吃酱菜的汤显灵,现在是肉糜炒散配酱菜。

  小二娘口水已经下来了。

  怎么这么香。

  “五哥儿你做什么了,怎么这般冲鼻的香。”汤巧隔着灶屋都闻到香味了。

  汤显灵:“就米粥、煎饼,配着俩道菜,椿芽炒鸭蛋,肉糜炒酱菜,吃饭吧。”

  干饭干饭!

  太香了。

  汤显灵闻着扑鼻的香味,米粥一点都不像陈米煮出来的,鸭蛋没有蛋腥味,杂粮煎饼只有淳朴的小麦香气,他这末世鸡肋的‘饭灵根’异能,还在!

  老天真爱了。

 

 

第2章 

  天气暖,吃饭的桌子搬到了院子里。

  其实也是汤家现在没多大地方了。

  汤家院子临着街道向阳,汤父在奉元城干了二十多年羊汤馎饦买卖,从推车摊子到一间门脸,再到买了隔壁铺子院子打通了,前面大两间门脸铺子,东西三间侧屋住人做饭,带着个四四方方很敞亮的大院子。

  自打去年十月,汤父病倒后,铺子关了营生,家里日子慢慢难起来,汤父那会还没整日昏迷不醒的糊涂,做主将院子前后一分为二租赁出去,汤家一家人现在进出走门脸铺子那个门。

  后面通小巷子那个门现在是租客用。

  院子中间扎了一堵墙,就是以柿子树为界限。

  租房时蒋芸说:这样住不开了,不如东西划了一半,本来咱家院子就是两院并起来的。

  被汤父瞪眼骂了一通,意思怎么会住不开,休想打铺子的主意,东西侧屋还剩两间,大娘二娘三娘都嫁人了,要是四郎还在,日子也不会这个样子,都怪我当初心里糊涂,留了个五哥儿,害的汤家家底都快没了……

  西侧屋又是一分为二,五哥儿住在灶屋旁边,光线暗的厉害。

  东侧屋大些,父母住。

  汤巧刚和丈夫林虎搬桌凳时,林虎还说:“干脆就在铺子里吃算了,地方大,又空着,桌凳都有,还搬来搬去作甚?”

  “我爹一会要是醒了——”汤巧说了一半。

  林虎麻溜搬桌凳,“也不是怕麻烦。”

  铺子是老丈人的心头宝肉疙瘩,哪怕老丈人病倒了,汤家也没人敢打铺子的主意,住都不许住人,现在进出只开了一扇门。

  “好香啊。”林虎本来还要说什么,被香味给迷了嘴,又吸了一口,“做什么了?这般的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归途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美食文 市井生活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