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还是别多想了。”汤显灵心里呸了三下,窝在铁牛怀里抬头很郑重认真说:“我希望咱们新帝是个仁厚爱护百姓的明君仁君。”
铁牛抱着显灵,“我也希望。”
小老百姓过日子,靠老天爷,也靠当权者政令。
汤显灵的揣测担忧也是城里普通百姓的担忧,大家脑洞很接近的,不过没小半个月,小酒楼就有人得到了消息。
汤老板也知道皇宫位置建在哪里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圣上迁都到咱奉元城,这哪哪都是地儿,还愁盖不下一个皇城?”
“往北——”
“真拆北面哪几个坊?那也好,跟咱们小老百姓不牵扯。”有人一听嘴快打断了,北面住的全是世家当官的。
想想也是,皇帝老爷瞧不上他们平民百姓住的地儿。
最初说话的那人挥了挥手,“什么啊,你就光盯着卫家顾家黎家那几处了?再北——”
“再北就出城了。”
对方一笑,“可不是出城吗,皇城皇城,那道城墙门也不拆,以后就是隔开圣上和寻常人住处的城墙了,再往北加盖……”
汤显灵听完了这位说法,扭头就跟铁牛说:“先前是我东宫娘娘烙大饼,皇帝老爷使金锄头了。”
现如今动了奉元城现有的格局,直接加盖。
“不然真住不下。”、“咱们奉元城才多少当官的,要是成了都城,你瞅瞅渌京多少官就知道了。”
“不光是往北加盖,还有南边那边靠湖的,全都要扩。”
“到时候咱们奉元城人比现在多,要热闹起来了。”
迁都这事,不光是当权者和京官们忙,底下百姓机灵的已经想着做‘渌京人’的买卖了,最近奉元城出了不少渌京口味小饭馆,还有就是奉元城房价炒高了,跟着渌京比肩。
汤大老板每日在大堂留一会就能吃到各种迁都相关的瓜。
大到房价,小到吃食穿衣款式花纹首饰等。
就连遇春都未雨绸缪问:师父咱们也琢磨琢磨渌京人口味吧。
汤显灵和铁牛在渌京待过两个月,最初刚到时对渌京饮食很好奇,连着吃,后来有点受不住便租了院子自己做饭吃。
“渌京口味偏甜一些。”
“那会还没辣椒,所以是用酱油烧放一些糖,茶水上百姓们多饮擂茶——就是把烘好的花生瓜子仁坚果擂成粉,冲着喝,记得放糖。”
咸甜口的。
汤遇春:……
汤化吉微微张着嘴巴。
“这能好喝吗?”汤遇春持怀疑态度。
汤显灵回味了下,“我头一次喝觉得还蛮好喝的,后来我改良了下,还炒了面粉,弄成了油茶,别放糖,吃咸口,那边也有炸圈子,比捻子能焦脆一些,泡着吃挺香的。”
说了一通,汤显灵想跟崔大宝教一手,他家朝食店不然推个胡辣汤油茶之类的?反正是面向坊内食客,要食客自带碗,只打包不提供店内食用。
“那他们多吃甜口,以后来了奉元城,咱家都是麻辣菜,这可咋办。”汤遇春提前发愁了。
化吉也担忧酒楼生意。
汤显灵笑笑,温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渌京人到了奉元城起初肯定各种不适应,馋着惦记着渌京饮食,但是时日久了,肯定也会习惯适应了咱们这儿吃法。”
就好比奉元城百姓爱吃羊,那是因为这里秋冬有些漫长严寒,吃羊肉补身体、驱寒,喜欢放些胡椒,排汗快,还有辣椒接受度也高,都是因为驱寒嘛。
渌京水多,吃河鲜多,什么鱼虾蟹鱿鱼等等,烧菜酱甜口,河鲜多清蒸,面条汤都是鱼汤做打底的多。
“咱家也不是没口味淡的菜,这样吧,到时候再推出一两道清淡河鲜大菜就好了。”汤显灵想了下,不如也融入一下。
反正他家也不是奉元城正宗菜,他家都是融合菜——什么都做,看汤老板最近想吃什么。
太平二年这年不光是小酒楼忙碌,整个奉元城都是忙碌还有点‘乱糟糟’的一年,明显南来的商贾多了——房价是实打实的高了。
汤珍都有些后悔,当初只买了两间铺子,应该多买些,后头二娘三娘四哥儿长大了,到时候可贵了——
汤显灵听得囧囧有神,说:“我的好二姐,三个现在才多大,别操太长远的心,这房价被炒的虚高,我觉得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落,那会抓住时机买。”
南来的商贾财大气粗的不在意房价买房,也有不愿意做冤大头的,干脆租房。
汤显灵先前在丰乐坊买的两处二进院,一间是员工宿舍,隔壁院子就租给了南方商贾一家,每年租金都要五十两。
以前没这般贵,以前能租个三四十两,现在房子炒的贵,房租价钱也提了提,汤显灵将房子交给中介去租,也说了,价钱差不多就行。
这般,汤辣辣每年束脩起码够了。
这一年,甜甜出嫁,酒楼停了三日工,没停工之前,汤老板还贴了请假告示,打了一周的九折,每桌都送一盒喜糖。
汤老板自己做的,花生糖、牛轧糖、杏仁糖。
食客都高兴,得了糖,吃饭还打折扣,纷纷拱手道喜。
“恭喜啊恭喜。”、“汤老板家大侄女嫁到哪家了?”、“是汤大娘吧?”
汤显灵和铁牛乐呵呵回话谢谢啊,是溯泉人如今在奉元城谋职……
“原来是周师爷,我就说乍一听名字耳熟。”
“好亲事,周师爷有才,汤大娘子有貌,可谓是郎才女貌。”
“人家汤大娘子不光有貌,也算的一手好帐,算盘珠子扒拉的快。”
“反正是好姻缘。”
周师爷在衙门谋职,虽说没品级,但总不会让自家娘子以后还要去哪家当账房吧?汤大娘子会算账以后也用不了了。
停工三日之前,小酒楼这儿给食客提早预告放假,蒋芸也可忙了——提早一个月就开始捉了辣辣来写请帖。
蒋芸在安业坊没认识几个熟人,这边屋子大,家主都不像八兴坊那会没事里串门走动,这边隔壁家主长什么样蒋芸都不清楚,倒是买菜的仆从蒋芸认识聊过些。
“请香萍来吃席,还有他男人也一块,让他领着娃儿来。”
“还有巧莲、邹菱、三娘。”蒋芸跟辣辣数着人名。
汤遇春一听卢三娘的名,眉头就蹙了下,但看师奶不在意,便只能背地里跟化吉念叨:还叫她来干什么。
化吉是他师姐的小狗腿,可了解他师姐了。
师姐面冷心热嫉恶如仇又特别特别在意师父在意汤家——其实不光师姐如此,他也是。
鬼门关上师父捡了他回来,他没家了,这世道孤零零就他一人,师父给了他一个家,教他手艺,师姐和辣辣对他来说就是亲姐和亲弟了。
“师奶年龄大了,如今又是甜甜姐大日子,老人家到了这儿没有熟人说话走动,师奶无聊时肯定是会想想从前旧人,就是以前吃不到一个锅,许久未见,肯定也觉得能吃一个锅了。”汤化吉说。
汤遇春:“哼哼,你现在说话口风挺像师父的。”又去拍了拍师弟小脑袋瓜,“算你过关,算啦,大喜日子我也不会给谁甩脸子的。”
“师姐,你拍我脑门,也特别像师父。”
这可把汤遇春夸高兴了。
其实她也知道,师父心肠好大度,当年招卢三娘进饭馆怕是也会料想到有这么一天——手艺都学到人家手里了,又是能安生立命挣钱的手艺,人家要干背着偷摸就干了。
好歹卢三娘还问到了面上,还给师父交了钱。
再说了,女郎嫁人——真有点赌,跟着夫家孩子绑定成了一家子。汤遇春感叹完,斩钉截铁说:“我才不嫁人,就算是嫁人,也得娶个小男郎来,跟着我一道孝顺师父师公一辈子。”
汤化吉:“师姐你好本事,我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