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方十一与袁风白的打斗之声传来,雁惊寒这才发现自己方才那瞬竟在愣神。大约是有气不能出,雁惊寒虽知自己此时需得专注正事,连忙收拢思绪,但眼神却仍然不可避免地在十一脸上扫了一眼。
这一眼意味不明,十一此时正与袁风白交手,自然无从发觉。
先前沈、袁二人对话,雁惊寒听到了些什么,十一自然也听到了。若说刚开始他还想不透自家主上此次行动的目的,那么经过方才对方特意试探袁风白的几句话,又想及雁惊寒有意激起此人生死相击,然而自己却并无杀意,十一已然福至心灵,大概猜到对方意欲何为。
生息诀?看来主上是想试探袁风白习练“生息诀”后的武功深浅。想到这里,十一再稍一转念便也顺带明白了雁惊寒为何如此。
原本以揽月楼情报之能,中原武林各大门派的情形均在楼中有所记载,其中五大门派更是不在话下。而这记载中自然也包含了对各大门派掌门、以及派中佼佼者的武功描述。
但如今“生息诀”一出,楼中的记载便做不得准,自然得对袁风白等人的实力重新估量,故而雁惊寒方才才有意出手,想要趁此机会一探究竟。
毕竟魔尊重霄当年曾凭借此诀威震江湖,自家主上素来谨慎,如今他二人既已身在此处,便好比深入“敌营”,后续说不得就要同这些人对上。而以袁风白为参考,多少也可推知沈正等人真正的武功实力,知己知彼方能早做筹谋。
既然只为试探,为免节外生枝,他与主上又不宜在外耽搁太久,自是速战速决最好。十一反应过来雁惊寒打算,甫一出手便是毫不留情,逼得袁风白不得不全力应对。
崆峒派历来以拳法为基,并佐以各类奇门兵器的运用而闻名江湖,讲究的乃是一个乱花迷眼、变化万千,令人防不胜防。江湖更有传闻,崆峒弟子对器械兵刃涉猎之深广,若习练至一定境界,甚至可“不拘一格”,随手取一物皆能在手中化作伤人利器。
当然了,袁风白如今尚且未到而立之年,以他的武功自是离此种境界尚远。但此人既身为崆峒少掌门,实力自是不可小觑。
只可惜他对上的人乃是十一,又偏偏被雁惊寒恰到好处地“留”在了这么一个将出未出的地道口。此处狭窄逼人,身形腾挪多有不便,连十一挥剑时尚且多有掣肘,更遑论崆峒的拳法奇兵了。
更何况.....
雁惊寒到了此时此刻,才算是真正见识了十一的暗器手法。他走近几步,眼见不过一息之间,对方已与袁风白飞速过了几招,飞刀与飞镖交错,软剑与铁扇相击,不时发出几点“锵锵”声响。在这杳无人声的密道中昭显重重杀机。
从某一种角度而言,十一的暗器之法可谓正好与袁风白的奇兵相抗。或许是对“生息诀”之事隐藏已久,纵使杀心已起,袁风白却仍然并未在一开始便将之使出,方才那几招倒更像是一种试探权衡。
而十一自然不会让其失望,只见短短几招之后,他已将袁风白逼得手段尽出。僵持毫无意义,雁惊寒再近几步,心知重头戏就要来了。
一边与十一缠斗,一边听得身后脚步声步步紧逼,袁风白不是傻子,虽然到了此时,雁惊寒还未出手,但他自然能感觉得到谁才是二人中最为棘手之人。
“不知阁下是何人?此番又为何与袁某为敌?”顿了顿,“阁下是冲着‘生息诀’而来?”
袁风白不愧为崆峒少掌门,眼见雁惊寒闲庭信步,仿若猫捉老鼠一般,竟然也能稳得住。甚至还有余裕在话中暗藏机锋。
与他为敌,自然便是与整个崆峒为敌,此为警示;而后半句话自然则是为了试探雁惊寒目的。袁风白到了这时,自然也反应过来,这段时日武林众派齐聚常青门中,却并未见丝毫异状,可见此事必然还未传扬出去。
他先入为主、以己度人,看出雁惊寒此时并无杀意,又见对方颇为在意“生息诀”之功。少不得便以为雁惊寒此番行为,也无外乎是出于觊觎“生息诀”之故。而雁惊寒先前有意无意点出崆峒与沈正勾结之事,自然也理所应当地被他视作威胁以及某种心领神会的暗示。
目的不明才让人无从下手,有所图谋反而倒意味着还有转圜之地。雁惊寒何其精明,几乎是在袁风白话音落地的同时便已反应过来对方打算,不由心中嗤笑。
若是换了往常,他不介意将计就计,正好顺着对方话音多说几句以便套取更多信息。但今晚雁惊寒将守在祠堂外的守卫打晕,算算时间,这些人也该醒来了。若是沈毓乔得了消息,再依照时辰倒推,少不得便要疑心自己进密道之事是否被人撞见。
雁惊寒虽无惧沈毓乔,但这个复杂奇诡、充斥着危机的密道却令他不得不防,若是一招不慎,被人来个瓮中捉鳖,想要脱身可就难了。
想到这里,他双目透过幽幽月光与十一对视一眼,脚下则仍旧维持着方才的频率靠近,一步两步......雁惊寒并不答袁风白方才所问,只仍旧施施然道:“我这一掌,袁少掌门可要当心了。”
他说这话的语气可谓十分平静,在这沉闷的密道中,更是轻得仿若一声叹息一般。然而话音刚落,袁风白却几乎立时感到身后之人气息乍起,让人本能地汗毛倒竖。
雁惊寒这一掌并不快,掌中内力却澎湃汹涌,仿若金钟铁罩一般兜头朝袁风白罩去。袁风白明知强敌环伺,自然不会放松警惕,实则他也一直在提防雁惊寒突然出手。
却不妨对方出手是出手了,使的却是一招干脆利落的明牌。与此同时,只见十一双脚蹬起,手中软剑舞得密不透风,趁着对方这一惊之间,已然一个翻身占据出口位置。
电光火石之间,雁惊寒掌风逼近,十一持剑而立,仿若一尊守关的雕像般一动不动,丝毫不怕被掌力波及。袁风白心知,自己根本避无可避。
只见他闭了闭眼,脸上狠意浮现,身周战意已极。下一秒,两人双掌相对,雁惊寒双眼微睁,倏然在与袁风白内力相撞的那一刻感觉到了什么。
雁惊寒与十一返回住所时已然寅时过半。先前那一掌过后,袁风白虽面上未显,但见雁惊寒游刃有余,自然清楚自己绝非对手。而雁惊寒目的已达,也无意再耽搁时间,一场乍然而起的交锋就这样在双方默许中就此作罢。
十一运起轻功,紧跟在雁惊寒身后,时不时朝对方脸上看去。不知为何,他直觉自那一掌之后,自家主上便格外沉默,只好似在兀自沉思什么。
方才那一掌,几乎就在十一眼前。他在脑中细细回想,却想不出有何不对。原本十一心中还有些着急,但他观察片刻,眼见雁惊寒虽神色严肃,眉眼间却并未浮现丝毫忧虑之色,说是沉思更像是正在琢磨什么,不由又稍稍放心。
念头转过,十一想及袁风白最后一掌之势,已然可与雁惊寒七层功力相抗。十一在暗堂多年,不知出过多少任务,历经多少打斗。江湖中人才辈出,天资出众者有之,悟性绝佳者亦向来不少,但他自问这些人还不足以与自家主上相比。
而袁风白虽是崆峒少掌门,但其实在五大门派同等地位的年轻一辈中并不算出类拔萃,譬如武当张正行,便比之此人要领先许多。但他如今却凭借“生息诀”之势,内功大涨,可见此诀的确精妙,难怪人人趋之若鹜、不惜以命相博。
生息诀......这些时日,雁惊寒并未在他面前提起这三个字,十一自然也不会突然想到此诀。此时念头转过,他这才想通为何常凡可以如此完美地隐藏内功,就连自家主上先前也未能察觉不对——因为他本就无需隐藏!
十一想到暗堂中曾有记载,魔尊重霄当年之所以给此诀取名“生息”,实则并不是如武林众人猜测的那般取什么“生生不息”之意,而是因着此功法有一特性,可让习练之人对修得的内力自控入微,“生”与“息”皆在一念之间。
但想到这里,他很快又反应过来,若是如此,此功法岂非太过完美?正所谓万物有圆有缺,难怪江湖传闻重霄曾在练功之时险些走火入魔,想来这便是“生息诀”之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