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剑影(256)

2025-09-02 评论

  关于聚海帮弟子一事,自然也是雁惊寒事先安排。在潜入常青门前,除了原本便跟随胡若眉入城的一干人等前去接应黄岐等人以外,雁惊寒还让对方传信聚海帮中,命帮中信得过的弟子务必赶在武林大会分批抵达武陵城中,且不可引人注目。

  “是,我先前见势不对,便已按计划挥旗传信。依照脚程来算,想来纵有意外,也最多不过一炷香便可赶至此处。”

  聚海帮弟子纵使武功平平,但人多势众,加之胡若眉是个行事稳妥之人,十一听得此言,便知对方必然有万全把握。他一心只想确保雁惊寒能够待在一个相对安全之地,此时确认过后,自是更加安心。

  想到这里,十一不敢再行耽搁,遂又朝雁惊寒略微颌首后,便几个起落消失在前方林木间。

  十一没有发现,当他自胡若眉方向收回视线时,雁惊寒面向他的眼神曾有刹那躲闪。更没有发现,就在方才的短短两句中,在他不可见之处,在某个瞬间,雁惊寒几乎曾以一种恒久而眷恋的眼神深深看他。这眼神似曾相识,原是从前他们二人骑马入潇城时,十一睁开眼睛看向对方的一刹那。

  雁惊寒伫立原地,久久目送十一的身影消失不见。

  当此时刻,他突然没来由地想到,从前都是十一在背后看他,这一回,终于轮到他自己。

 

 

第199章 三尺剑锋

  举凡阵法一道,皆是越接近阵眼所在越是凶险。眼前这个摄魂阵,阵眼显然就在吹笛人,乍一看去,好似一目了然,然而问题在于,这人究竟是在何处呢?

  此前夹山寺一战,纵使陆三出其不意,趁对方心神皆系于寺中战况时想要将人揪出亦颇费了一番功夫。此时对方早有准备,更兼有阵法加持,自是难上加难。

  认真说来,自他们遭遇“摄魂术”起,对方的目的皆是围绕雁惊寒而来。不久前与四大杀手一战,十一虽然也曾感受摄魂术之威,但彼时真正直面其锋的并不是他。

  越靠近笛声发出之地,十一只觉体内心神动荡之感愈甚,而更为诡异的是,自出发以来,他自问一直紧锁陆三消失的方向,许多时候,更是感觉笛声已近在迟尺,眼前亦捕捉到人影闪过,然而下一瞬,一切又好似倏然远去。

  十一凝心聚神,五指在软剑剑身略微抚过,以一种不至于划伤自己又必须时刻保持十二分警醒的力道。在某一瞬间,他心底甚至不觉浮现某个声音:自己真的在朝笛声靠近吗?方才看到的人影是真是假?

  十一知道,自己心神已受阵法影响,五感亦仿若被什么东西阻隔缠绕一般,混乱与迟钝交杂,故而此时此刻,他才对周身所见所感心生疑惑。然而这些所见所感便一定是真实的吗?十一到了此时,才真正明白雁惊寒当日突遭摄魂术袭击时的感受。

  他想以自家主上之性,必然十分憎恶这种感觉,雁惊寒不喜受制于人,更不会喜欢这种自身从内到外皆被人当成提线木偶似的经历。十一手上失力,一点鲜血终是染上剑身,他睁开双眼,眸中几许阴鸷,掩藏在锐利杀机中一闪而过。

  那种笛声变动之感又现,像被什么东西强行斩断,气势瞬间一弱,看来陆三尺之剑,果然名不虚传。

  十一赶到之时,陆三正将身上向来形影不离的那柄重剑往前抛出:“师父接着!”

  随着这一声呼喊出口,十一定睛看去,就见前方正站着一灰衣老者,之所以说是“老者”,是因为据十一所知,陆三尺该是已临近花甲之年,而他此时亦在前方人影发间扫见几点星白。

  但除此以外,陆三尺周身并不见丝毫老态。只见他身着粗布麻衣,须发些许凌乱,身形偏瘦却无端给人一种狂放压迫之感,彷若壁立千仞。

  陆三那柄对常人而言略显沉重的剑握在对方手中却是轻如鸿毛一般,剑身嗡鸣,此刻陆三尺背对众人,从十一的角度看去,还未看清对方面容,却已感受到晃晃剑气。

  这样浑厚迫人的剑气,相信只消见过一次,便会铭记在每一个练剑之人的心中。

  见剑如见人,可见二十多年前,想出“陆三尺”这个名号的江湖人必然对此深有所感。

  十一离得近了方才发现,这处战场比之先前远远看来时更显混乱。场中更有峨眉、崆峒等弟子不一而足,可见他们虽然避开了演武场之险,却也不过是才出虎口又如狼窝。而他视线所及,一眼便已扫见慧静师太并崆峒掌门张千钟等人。

  依理而论,纵使吹笛人武功再是高强,摄魂阵如何凶险,有慧静与张千钟坐阵,也断然不会没有还手之力。但正如一个被操控的游龙可以牵制慧因师太,在场这些神志清明的武林人士亦已被四周失去理智的江湖同道团团围住、进退维谷。

  无法令这些人清醒、又无法痛下杀手,这显然正是碧水宫想要达到的效果。失去神志之人不知伤痛不知疲倦,仿若麻木狂躁受人驱使的兵器,任何人与之对抗久了,心力与武力都难免受损,而如此一来,则又给了摄魂术可乘之机。

  毫无疑问,这同样是一出环环相扣的杀机。

  想到这里,十一不免又暗自庆幸,幸亏没有让主上来此。毕竟那枚药丸有所限制,若是一朝不慎对方行动受困,或是被碧水宫之人发现后全力争对,等到时辰一到,岂非连脱身都难?

  十一经受不起这种危机,光是想一想,已不觉心中惶恐。

  “陆三尺,二十三年前你龟缩不出,今日又有何脸面在我面前亮剑?”十一一眼扫过场中形势,他心知雁惊寒必然在意峨眉安危,目之所及眼见灵云似身上有伤,正昏迷着被峨眉其余人等护在中间,原本还自纠结是否先行助其一臂之力,却不妨这念头刚起,前方形势已然大变。

  十一虽未亲眼所见,但猜也能知先前笛声之所以生变必然是陆三尺做了什么。然而自他赶到时起,对方却又偏偏迟迟没有动手,只以纵横剑气扰阻层层音律,站在那里矗立无言。一时之间,倒反而让人有些摸不头脑了。

  直到此时,耳听得那吹笛人所言,只见陆三尺才仿若自入定中回神一般,他并未接对方所言,只沉沉道:“从前我们比试,重兄总略胜一筹,你我则各有胜负。今日一战,想来该有个分晓。”

  在十一的记忆中,关于陆三尺的印象有两面,一面是来自江湖传闻,描绘出一个超凡沉默的剑客形象,一面则来自陆三的三言两语中,是一个仿若老顽童般的师父形象。而此时此刻,陆三尺短短一句出口,分明有肃杀悲怆之感,话到最后,却又仿若只是拈花轻叹一般,可以归于无形不见沉重。

  同为用剑之人,在这一息之间,十一突然福至心灵,明白了三尺剑的剑意所在——它既重又轻,既是负累又是释然。

  正所谓剑如其人,十一脑中念头急转,几乎很快便想到雁惊寒此前关于三尺剑与魔尊重霄的种种推测,原来剑中所见便是三尺剑的人生,这是真正的剑圣之境。

  从来高手对决,只在一线之间,更何况是从前已对战过无数次,对彼此招式都已了如指掌的对手。

  胜负只需一招即可。

  内力激荡,直令袖袍狂舞、沙石崩裂,更令围观之人胸中滞涩,不得寸进。四周仿佛有一瞬静止,十一只觉周身皆被某种密不透风的剑意包裹,他勉力守住心神凝目看去,却只见剑光如虹,如雷震四方,又似四方明亮皆归于一线,天地都为之失色一瞬。

  这一式太快,十一极目看去,也只来得及看到吹笛人运功至极,出手迎剑。

  “师父!”随着一道声嘶力竭的呼喊,胜负已分。

  只见一只手自陆三尺身前穿胸而入,一柄剑自吹笛人左肩斜斩而下,两者皆直逼心脏,不同的是,阻隔剑势的玉笛只是隐现裂纹,制住吹笛人的那只手却仿若倏然失力。

  吹笛人头上所戴的幂篱早已随着方才相撞的内力四散,露出掩藏其下的面容来。只见对方年岁该是与陆三尺相仿,纵使风霜袭脸、隐现皱纹,眉目间亦可隐约得见年轻时美貌,只是不知为何,满头青丝皆白。

  “这玉笛......”陆三尺睁大双眼,自先前起一直坚硬沉默的身影终于显出几许动容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西弗 强强耽美文 穿越重生言情 暗恋 美人攻 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