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皇帝(107)

2025-09-11 评论

  也只能从他这里打听点消息了。

  萧宴宁抱着御花园最新鲜的花回到永芷宫,这些花被拽的不怎么好看,但他这份心意很难得,秦贵妃看了肯定很喜欢。

  萧宴宁进门就听到秦贵妃在和洛眉说和亲之事。

  萧宴宁眨了眨眼,心道,怪不得,以前也没见萧安殊主动找他,今日有点不同呢。

  萧宴宁把花插到花瓶里,他随口道:“父皇才不会答应呢。”

  秦贵妃诧异地看着他:“你知道什么,你就敢胡说八道。”

  “我又不傻,我怎么会不知道。”萧宴宁拧着眉头:“青州城本来就是大齐的,西羌该主动归还才是。所以,父皇怎么可能答应让二姐、三姐或者四姐去和亲?”

  西羌绝对不会因为和亲就放弃青州城,让女儿去换取本来就属于大齐的城池,这对他那个一心要在青史上留千古明君之名的皇帝父亲来说自然很难受。

  他那个父亲有着其他皇帝的多疑、衡量、计算,但同时也算是个敢打敢拼的皇帝了。

  西羌踩着皇帝的脸欢呼,皇帝要是能容忍才怪。

  反正换做是萧宴宁自己,萧宴宁肯定不同意。

  作者有话说:

  喉咙疼的跟吞刀片一样,鼻子也火辣辣的疼啊┭┮﹏┭┮

 

第74章

  和亲之事在后宫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毕竟就连一向怯懦不怎么出门的温修容都出门打探情况了,可见众人对此事的态度。

  恰逢平王萧琅在永宁宫给蒋太后请安,听到西羌求亲之事他也是一愣,没想到事情会有这样的转折。

  蒋太后一听便皱起眉头语气不悦:“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一天天的,还能不能让人过两天太平日子了。”

  平王忙给蒋太后添了杯茶:“母亲,这是朝事,皇兄和百官会处置好的。”

  “我知道你不爱谈这些,但你和皇帝是亲兄弟,你要是在他跟前太小心,显得生疏了。”蒋太后拧着眉头无奈道:“你我母子不过是私下里说点心里话,又不是在干涉朝政。”

  平王那张英俊的脸上满是讨饶之色:“母亲的意思儿臣明白,儿臣只是想此事涉及国事又涉及皇兄的家事,我们一时也谈不出个结果。与其心烦这些,我倒不如好好陪母亲喝喝茶,说说话。”

  “也是,你我母子难得见上一面,多说说话也好。”蒋太后叹息一声,又忍不住道:“此事,皇帝怕是也为难。”

  平王认真的想了下皇帝的性子,他摇头不语。

  蒋太后看着他,心底浮现几许心疼。萧琅平东海时亲身上战场,那时蒋太后除了为国祈祷,也为自己的小儿子祈祷,希望平王一切安康。

  只是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由命,平王也是人,哪能不受伤。

  身为太后,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她对平王的英勇很是满意,身为母亲,看着儿子受伤自然心疼、难受。

  如今大齐四境刚平静几天,西羌又开始找事,蒋太后心里难免着急。

  万一战事再起,平王怕要立刻回通州威慑东海,蒋太后很担心平王会再次受伤。

  “母亲不用担心。”平王:“朝上有内阁和百官,皇兄是大齐的皇帝,做什么决定儿臣都支持皇兄。有儿臣在,东海绝不会乱。”

  蒋太后定定地看着他,点了点头:“那就好,你们兄弟齐心,什么事都能解决。”

  这时有内监前来通禀,说是康淑妃、裴德妃、文昭仪和其他宫妃前来给蒋太后请安。

  平王一听忙起身:“母亲,时辰不早了,儿臣先告退。”

  蒋太后摆了摆手,让他离开。

  平王离开后,康淑妃、裴德妃、文昭仪等人走了进来。

  虽然年岁不同,但都是美人。岁月在美人脸上染了些许痕迹,仍旧掩盖不住风华。

  蒋太后的目光从康淑妃身上扫到文昭仪身上,她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文昭仪前来的目的,不过并未多说什么。知道出事后就先来找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昭仪这也是在向蒋太后奉投名状。

  康淑妃和裴德妃不动声色地相互看一眼,又飞快错开目光。

  她们两人原本就是要前来给蒋太后请安,中途碰上了文昭仪,然后就是其他宫妃,大家便一起来了。

  看着文昭仪心里明明很着急,面上却半分不露的样子,康淑妃和裴德妃心下都有些感慨。若她们也有女儿,今日和亲之事涉及到自己的女儿,她们恐怕也是这般心态。

  真要说,文昭仪选蒋太后那也是没办法,真要说,这点她就比温修容聪明。温修容第一先去拜见皇后,文昭仪直接越过皇后向蒋太后表态度。真要选公主和亲,蒋太后的话皇帝总要听个一二。

  而皇后再怎么公正,她有二公主,难免会起私心。

  当然,若是有人前去找秦太后帮忙,那就是在往蒋太后眼里揉沙子,以后在宫里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算来算去,文昭仪也就直接走了蒋太后这条路。

  秦太后在佛堂念佛,洛眉走来,把朝堂上的消息低声说给她听,还包括后宫妃嫔的小动作。

  秦太后转动佛珠的动作都慢了下来。

  过了半晌,她手上的佛珠又开始转动起来,秦太后语气淡淡:“随她们去吧。”

  朝堂上消息未定,后宫便起风波,就连一向稳重的皇后都没忍住召见了二公主,可见后宫对此事的排斥之情。

  也许秦太后没有子女,她无法彻底共情皇后、温修容和文昭仪。

  只是在秦太后看来,有些时候,事情未确定前,不动也许比动更稳妥。

  ***

  朝堂之上,百官分析着西羌国主这个提议的利弊。

  反对者和赞同者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赞同者觉得用一公主换取边境暂时的和平也不是不行。

  大齐需要休养生息,等养好了兵马有了充足粮草和军饷,到时再把西羌给狠狠揍一顿就是,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而反对者中奋起激昂脾气暴躁者的武将,听到对面文臣利索的嘴皮子,气得脸红脖子粗,只恨不得上前暴打这些人一顿。

  在这些武将眼里,这就不是和亲不和亲的问题,而是梁家父子连同西北数万将士尸骨未寒,大齐便要送公主前去和亲,这和跪地求饶有什么区别。

  有的武将容易被激怒,一个激动就把心底的想法给嚷嚷出来了,这话一出立刻被人抓住了把柄,皇帝在上,说什么跪地求饶,有把皇帝看在眼里吗?

  武将脸色苍白,他并不是那个意思。

  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是万一皇帝准允和亲之事,他那话和扇皇帝耳光没什么区别。

  辩解之声响起,反驳之声同时而来。

  百官中,首辅秦追对此冷眼旁观。

  礼部尚书徐渊垂眸不语。

  户部尚书杜检半眯着眼睛一言不发。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群臣吵架。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概是都吵累了,众人喉咙里有些干,大家的声音开始一点一点低下去。

  慢慢的,朝堂上一片寂静。

  皇帝神色平静,他垂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许是殿上太过平静了,皇帝终于回过神,他抬起头扫视一周道:“太子、康王、安王,你们觉得此事该怎么解决?”

  太子年岁最长,是皇帝寄予厚望之人,从小读圣贤书,很早就在参与朝政。

  康王虽早已成年,也被皇帝放在工部历练。不过因为身体之故,康王并不怎么上朝,连婚事都比较低调,前不久才同与大理寺少卿袁方古的嫡长女袁婉成亲。

  至于安王,因平叛南疆有功,得到了安南军认同,在南疆颇有名声,回京后被皇帝放在了兵部历练,婚事上还没有确切消息。

  听到皇帝问话,太子仍旧沉稳,他道:“我大齐接连打仗,将士们死伤无数,的确需要休养生息。但西羌乃是狼子野心之徒言而无信之辈,岂能相信他所言。公主和亲之事,万万不可行。”

  康王:“太子所言极是。”

  安王:“儿臣愿前往西疆,守边境。”

  皇帝静静地看着三位皇子表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时不待我 强强耽美文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