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使这职位其实不大,只是个小仙。在凡间是帝王出巡时的侍从。到了仙界,却是在神灵出行的时候,驱散行人的小仙。莫要让仙与人有了冲撞。鬼怪也是类似。
这位置说不上多高,却也入了仙籍,对王兰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王兰高兴地道了谢,整个人也没有了最开始的惶恐。
这件事情算是有了比较好的结局,等到狐七和王兰先一步离开,颜圣君这才说道:“王兰之事,虽是个例,却也要有警惕之心,定下相关的应对措施,若是碰到同类情况,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都得有有相应的程序。还有那鬼吏,虽说他倏忽是最大的问题,但是不敢上报王兰身体腐烂,你们也有一定的原因。若是所有鬼吏都像他一样瞒报,你们岂不是被蒙蔽了耳朵与眼睛?”
崔珏安静听着,时不时点头,态度甚至称得上是尊敬。
洛云初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惊奇。
崔判官的态度就不多说了,颜圣君却让他惊异。平日里看惯了对方不着调的样子,这会认真起来,居然有两分平时没有的魅力。
而且他对颜圣君的身份也有了更多的认知。能让崔判官这种态度,颜圣君的身份恐怕比他猜想得还要更高一些。高到甚至可以影响到地府的一些规矩。
至于那个高高到了哪里去?洛云初一时间却想不到。
颜圣君没有说太多,毕竟地府自有一套规则,如何改,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鬼吏之事不过是一个提醒。能在这个小问题上有所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崔判官听了颜圣君的话,又与阎王商量去了。房间还剩下他们两个人。洛云初还有些事情想问崔判官,所以没着急离开,而是坐下来仔细盯着颜圣君瞧来瞧去。
“怎么,觉得我有些不一样?”颜圣君笑着问道。
洛云初点点头。
颜圣君笑而不语。其实他是故意的。之前他也没有故意隐瞒身份。只是现在开始一点点往外透露罢了。
而且他有种不好的预感。那就是一旦让洛云初知道他就是洞渊主,甚至还瞒着洛云初那么久,他日子恐怕会有些难过。
不过他的这点忧虑洛云初是不知道的。
洛云初开玩笑说道:“你不会是哪路神仙下凡来玩了吧?”
颜圣君挑眉,没有否定,而是反问道:“为什么不是历劫呢?”
洛云初一言难尽看着他:“谁历劫和你一样,过最逍遥的日子,听曲,看戏,享乐人间?”
颜圣君下意识说道:“那没准就是情劫呢?”
话音落下,两人都陷入了可疑的沉默。
洛云初移开视线,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个话题
颜圣君却难得没有继续打趣下去。他同样陷入一种震撼之中。半晌,颜圣君恍然大悟,像是蒙在眼前许久的迷雾终于解开了一般,他从没有像此刻一样明晰自己心中的想法。
原来如此,他之前那些辗转反侧,心跳不均,不过是因为一件事情。
他心悦洛云初罢了。
-
九重天上,无数的红线缠绕着一颗大树。它们自树上垂落而下,如雨如雾,要是仔细看,便能发现那红线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而每一根红线里都像是记载着一个故事。
此时,那树上一根红线忽然亮了起来,上面散发的光芒惊到了树下打瞌睡的小老头。
“怎么回事?”他激动地拄着拐杖坐起来,仔细观察那根红线,等到认清楚那红线的主人以后,像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忽然大笑起来,“北辰啊北辰,亏你平时用我当筏子,每次都说什么下凡历劫,可真是一语成谶啊,你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
说完这话,他先往自己脸上轻轻拍了一巴掌,继而晦气地呸呸两声:“不行怎么能说姻缘是阴沟里翻船呢,我真是给气糊涂了,该打该打。”
饶是如此,小老头依旧非常快乐,他哼着小曲,将那红线绕了绕,然后从树下拿了下来。
“我倒是要看看,让那铁树开花的人是谁哦。”说罢,地上闪过一道红色光芒,小老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他离开以后,两个身影爬了出来。
若是洛云初在,便会发现其中一个人便是他遇到的那位星君。
此时这星君正和身份的人说道:“怎么样,摇光,我没说错吧?二哥他就是有情况!”
第111章 城隍
天界发生的事情, 洛云初一点都不知道。此时他正在和崔判官询问吴县令的事情。
“吴君言?”崔判官疑惑说道,“这个人没来地府啊?”
“怎么会?”洛云初说道,“他头七的日子都已经过了, 怎么可能没有到呢?”
崔判官找出生死簿,再将最近经手的魂魄仔细调查了一边, 确定说道:“不是我记错了, 就是没有。我还询问了阳山县那边的鬼吏, 他们也说没见过这个名字。这种情况要么是他没有来,要么就是城隍没将他的名字上报上来。”
“城隍?”洛云初诧异地重复了这个名字, 继而神情严肃下来。
“怎么了?城隍有什么问题吗?”崔判官问的时候还有些紧张。总感觉每次洛云初来, 都能找出他们地府不少漏洞, 偏偏颜圣君还在旁边盯着, 让崔判官压力极大。
洛云初这次也不负他所望,直接说道:“吴县令和当地城隍确实有些矛盾。”
崔判官:……
他就知道。
“这矛盾又是从何而来?”一个阴间的县官,一个阳间的县官, 这得是什么样的矛盾才能让城隍将名单给悄悄拦下来。
“因为吴县令打了城隍雕塑二十大板。”洛云初说了个崔判官惊讶不已的说法, “阳山县的城隍这么多年敛财极多, 而且每年都要信众捐香火钱,给他办神会,今年尤其重大,正好吴县令出门的时候看到, 非常愤怒他这种行为, 便打了他二十大板, 斥责他不为百姓做好事。”
崔判官点头:“他这么做没有问题。”
“不对。”崔判官忽然说道, “这吴君言今年多少岁?”
洛云初报了吴县令的年龄, 崔判官又拿出一本生死簿, 翻到吴县令那一页, 继而神色冷了下来:“这吴君言本还有二十多年的寿命,而且是寿终正寝,怎么会这么快死亡?”
洛云初愕然:“可吴县令是在家里摔死的,从梯子上掉下来,脑子正好砸在了石头上面。”
说到这里,几人哪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吴县令的死有蹊跷,而且死后没有来到地府,刚好上报名单的是城隍,而吴县令之前还打了城隍二十板子,这中间要是没有猫腻谁信啊?
崔判官越想脸越黑。
真的是没一个安分的。
“这次我与小郎君一起前往阳山县。”崔珏说道,“我倒要看看,阳山县城隍究竟做了什么!”
再怎么说也是地府的官员,崔珏要去肯定是没问题的。洛云初看了一眼强忍怒火的崔判官,给那城隍点了根蜡烛。也算是他来到了阳山县给对方迟到的香火了。
什么时候搞事不好,偏偏撞上了崔判官生气的时候。
更何况崔判官生前本就是个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的好官,城隍的行为定然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崔判官也不能直接离开,还得和阎王那边报备一下,最重要的是一切要真是城隍做的,那如何处置还得有个章程才行。
等到一切都准备完毕,洛云初三人去了阳山县。
在地府的时候,崔判官都是一身红色官服,如今到了阳界当然是不能这么干的。于是到了阳山县,洛云初便发现身边的崔判官变成了个绿衣的儒雅男人,若不是知道他的身份,洛云初怕是以为他是个读书人。
丹乡县那边有狐七暂时盯着,洛云初便先过来处理城隍的事情。
几人径直到了城隍庙。吴县令之前打了城隍一顿,城隍庙香火便少了不少。后来吴县令出事,不少人也觉得和他惹怒了城隍有关系,于是没过几天,城隍庙又是人来人往,洛云初他们到的时候,还能看到不少人刚从里面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