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121)

2025-09-19 评论

  他十分清楚皇帝实则是个软弱冲动的人。

  二是一定要弄清楚宫里到底发生哪些变化。

  不知为何,小夫郎想起已故的长姐。

  长姐比他大十四岁,在小夫郎记忆里,长姐极为宠爱信任他。

  但长姐并不像寻常世家小姐那般喜爱女子闺中之物。

  长姐喜爱读书,最爱读史书和兵法。

  等太子出生后,她更是请求皇帝将小夫郎接进宫中一起教养。

  长姐在小夫郎眼中是个胸有千秋的奇女子。

  长姐也不止一次望着小夫郎羡慕地说,“姐姐若是男子便好了,也不要什么太师府,依旧让旻哥当世子,姐姐想去海外看看。”

  或许长姐就像黎哥哥一样,已经前往另一个世界。

  他希望长姐去到黎哥哥那个世界,至少这样女子没有太多束缚,也不用像之前那般,身富才华却只能困囿后宫,纠缠于尔虞我诈。

  “明公子。”唐末欲言又止,像他这么一个单纯的杀手,脸上能出现这种表情也是难得。

  小夫郎止住思绪,“你还有话?”

  应该是关于小夫郎的,小夫郎目前列为失踪人口,有些东西就不便书信往来。

  唐末说道,“大人说如果有什么不测,你便带着老夫人和怀安从此隐姓埋名,大人还说北地乌郡有我们的势力及银钱,不必东山再次,只望你将戚家传承下去。”

  小夫郎脑子里瞬间嗡嗡直响。

  唐末硬着头皮说,“不可去海外,戚家死不做番鬼。”

  小夫郎咬紧唇舌,父亲知晓他跟黎源的事情了。

  他若是贪心怕死之徒或是耽于情爱,就会按照父亲说的前往北地乌郡,那就必须娶妻生子,传承戚家。

  但他不是贪生怕死的人,父亲言传身教于他,又怎会不了解自己儿子,他自然要回去,跳进那个长满獠牙的京城,为家人,也为他与黎源的事情。

  太师不是在逼迫自己的儿子。

  他只是在给自己的孩子上最后一课。

  取舍。

  是回京城拼死一搏,还是去安全的北地却要留下后代,则看小夫郎心中如何抉择。

  无论小夫郎选择哪一条路,太师都不会责怪他。

  一旦做出决定,就要承担决定带来的后果。

  无论生死,亦或是失信某人。

  “明公子……”唐末迟疑,京城已是龙潭虎穴,以他对夫夫两人的了解,明公子怎舍得带黎源去京城。

  小夫郎睁开眼睛,眼底深如暴风雨前的大海,很快他又淡淡一笑,说不出的妩媚邪妄,“父亲太久没见我,不知我已不是从前的无知孩童,这件事不必再议,我自有决断。”

  唐末还想再说什么,黎源的脚步声已经浅浅传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不再说话。

  黎源那般纯真善良的人,最好一辈子都不要沾染这些污秽。

  黎源来书房见唐末不在,笑着开口,“先去洗澡。”

  小夫郎乖乖点头。

  黎源吹了灯蜡,推开窗户,好将蜡烛的味道散出去。

  日子似乎又回到从前。

  黎源早上将小夫郎送去老郎中家,自己则去忙活田里的事情。

  下午再跟小夫郎一起去学校上课。

  单怀安也不再到处乱跑,早上跟着唐末学艺,下午去学校读书,他学识渊博,仪态端正,在获得大牛春狗等人的认同后,也获得跟着小夫郎读书的那些孩子们的认同,俨然成为村里的孩子王。

  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小夫郎会单独考校单怀安的功课,那些艰涩的策论,即便是学识颇多的读书人都听不懂。

  在孩子们崇拜的眼光里,这样的单怀安也时常被小夫郎教训,一言不合就骂得狗血淋头,自此上课更是认真努力。

  特别村长家的大孙子,一直以来他都是小夫郎手里最优秀的学生,得表扬最多,现在有座大山似的单怀安坐在那里,他便知晓自己孤陋寡闻到何种地步。

  自此,村长家的灯烛时常燃到半夜。

  村长又是高兴又担心孩子坏掉眼睛。

  直到小夫郎温柔细语地劝导对方,与旁人比重要,与自己比更重要,大孙子才不再半夜读书。

  单怀安气得多干了几碗饭。

  秋种忙完后,一层层霜降到地面。

  地里的景致不怎么好看,有的地已经收拾,有的地还残留着割掉果实的根茎,等着它们自己干枯腐败,来年再整理。

  但是谁都没闲着,反而精神抖擞地准备进山。

  大家已经选好种植灵芝的地方,等着黎源和李三郎去检查。

  老郎中喜气洋洋地告诉黎源,灵芝的需求量颇为巨大。

  几人商议后,决定比去年扩种一倍。

  村长家二郎善于经商,黎源将供求的关系讲了讲,对方就已经明白其中道理,他又谈及梨花村及子都山的生态问题,担心过于丰厚的回报让村人被迷住眼睛,而过度毁坏生态平衡。

  农人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般愚昧。

  相反真正的农人都极为爱惜田地,其中自然包括一年四季不断提供馈赠的灵山。

  大家都很赞同黎源的建议。

  户均两亩的林下芝,近半亩的野生灵芝地,这份产出足够村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有了村人的这份保证,黎源自然带着大家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有些心急的已经上山清理林地,挖防兽沟什么的。

  到了入冬时节,进山的道路几乎扩宽了一倍。

  黎源开始在家育种,为了不耽误全村的事情,自然不再去学堂,不过那边运行正常,已经有好几位不错的老师轮流上课。

  村长听进黎源的建议,正在扩建领导班子,暂时分为三大类:经济,教育,文娱。

  前面两个容易理解,第三个涉及范围较广,除去娱乐外,主要就是解决村里的各类矛盾和纠纷。

  梨花村的村民算得上淳朴,有些村落要么分成几个派系一锅乱斗,要么好几家老死不相往来,像梨花村只是寻常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已经再好不过。

  现在又有共同的致富梦想,再大的矛盾此时都不算什么,就连梨花家看着也比以往用力,勤快还算不上,但他家好吃懒做的儿子也开始跟着进山做事。

  老太君闭着眼睛舒服地躺着。

  华岁正在给她捏肩颈。

  “老夫人,我最近瞧着黎先生跟我们公子好像不如往日亲近。”

  老太君纹身不动,好半晌才牵动嘴角,声如蚊蚋,“他父亲让他回去。”

  “啊?”华岁连忙凑近几分,手上动作不停。

  “不回去也成,就要赶紧生个娃娃。”

  “啊?”华岁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更低。

  老太君沉默片刻,再开口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黎家那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当初跪在我面前发誓不跟珍珠分开,但是世间哪里来的那么多情投意合,更多还是门当户对。”

  华岁惋惜,世子即便要跟男子相好,也多的是家世相当的公子等着,何况世子那样的人物又怎会屈于人下做夫郎,即便以后没有太师府也是万万不可的。

  可是一想到黎源的为人及处事,她们又没法说出绝情的话,黎源于危难中救扶她们,这是大恩。

  华岁也知老太君不是真的讨厌黎源,这就跟天下所有娘家一般,女婿做得再好,都会平白无故被女方娘家人唠叨几句是一样的道理。

  老太君又说,“珍珠自小是个极有主见的孩子,只是性情好让人误以为他好拿捏,若果真如此,他怎么从不过问姜离的事情。”

  华岁再点头,公子不心软才活得长久。

  老太君长长叹出一口气,“这俩孩子还有得磨,我这心里也七上八下,为什么他们就不拜兄弟,拜成了夫妻!”

  “啊?”华岁真是不好说什么。

  老太君真是越来越像孩子。

  老太君突然朝一旁挪了挪,不高兴地睁开眼睛,“你离我远点,脸上的面膜都被你蹭掉了。”

  华岁脑子里不合时宜蹦出一句从村里妇人那里听来的一句话:越老越妖!

  老太君泡着香喷喷的热水澡,氤氲的水汽里洒满月季花瓣,脸上糊着一层泥,不清楚是什么做的,反正黎先生说这泥有养颜的功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