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135)

2025-09-19 评论

  晚上躺在床上黎源瞪着眼睛,倒不是不想睡,木房子不隔音,屋主家的小孩儿呼啦啦跑过去又呼啦啦跑回来,就像拴了易拉罐的耗子。

  第二日清晨,天未亮,屋主家的老人就起床下楼。

  黎源租住的屋子跟楼梯一块木板之隔。

  窸窸窣窣的动静吵醒黎源,等他睁开眼又没了动静。

  以为自己幻听正要坠入梦乡,那动静伴随着轻微的吱呀声幽幽响起,让黎源想起看过的丧尸……

  说实话一点不如梨花村。

  但黎源心里又被喜悦充盈着,虽不知道珍珠在哪里,但好歹跟珍珠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这种贴近的感觉将胸口塞得满满当当。

 

 

第71章 寻觅

  刑卫的人回来禀报,宋文彩一切如常。

  刑卫点点头压下心中燥意,目光一错不错紧盯着城门口,在他们这些近卫出身的人眼里,时间流速都是极快的。

  但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太多,犹如密集的鼓点一刻不停地敲着脑子,以至于连他的上峰陈寅有时候也会搓着脸想离职。

  两年里似乎把十年的事情都做完。

  他们只分担一类便觉得疲惫,而那位像河边的水车日日夜夜不停地转动。

  那掌控全局的缜密心思,环环相扣的布局,看似不急不缓的步伐,有时候他们都替对手叹息,为什么要惹戚家。

  不惹戚家,陈氏怎么都有位地位尊重的贵妃扶持家族,不惹戚家,仁武皇帝就不是住在陵墓里。

  刑卫很快不再考虑死人的事情。

  议事局的政令一道接着一道,他即便不懂政治经济也看得出,大朝不再是过去的大朝。

  他不清楚明相做这些是否跟黎先生有关,但黎先生在这种时候一定不能出事。

  否则很难想象失去舵手的大朝会沉沦到何方。

  手下又问,“需要继续盯着他吗?”

  刑卫摇头,“暂时不用,这人有些小聪明,而且把我们司狱所的行事方式摸得清楚,再让他发现可能会坏事。”

  .

  黎源觉得自己还是天真了。

  以前住村子里,除去建屋换大件,几乎花不了多少钱,京城果然与众不同,上个厕所都要几个铜板,那可是农家肥,当年村民向他讨要五年老窖肥,还要给他钱。

  大城市真是哪里都是花销,一碗面二十多文,找个最小的食肆点两个菜要五十文以上,还不是太好的什么菜,找人问路打听事情,寻常人没空理你,倒是有专门负责给外地人带路介绍的,一次八十文,几天下来已经花去近一两银钱。

  不过也不是毫无进展。

  原来九经九纬仅指下城,并不包含上城。

  哼,珍珠居然骗他。

  不过京城人口大多居住在下城,包括官员。

  据说上城区以行政区域为主,只有极少数皇亲国戚和一品大员住在上城区。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会在下城区购置位置好的府邸。

  进上城要去司狱所办理腰牌,有的当日有效,有的管一旬,往返上下城便不用频繁接受检查。

  珍珠说他家能看见大海,又是品级不低的官员,自然不会像平民百姓随便住哪里。

  黎源希望对方没有住在上城区,据说上城区的城防要严格得多。

  如果珍珠真的住在上城区,那两人想要见面就难如登天。

  黎源沿着靠海的经线走,走过四纬后,街面明显整洁干净起来,建筑花景也精致得多。

  有时候还会路过什么府什么府,看着像地位不低的官员或者皇亲国戚的住宅,但是又没有侍卫巡守。

  但这种地方不多就是,大约京城地皮紧张,大多数宅邸也就一百到四百来坪大小,若是临着主街便要拥挤些,但都有一个院子,无论大小,说不定还有后院。

  门头即便不大,也各有各的雕饰,放狮子的最多,但都不大,小巧精致,憨态可掬地蹲在门口,透过院门可见纵横交错的精巧飞檐,即便黎源这种理工生也觉得极美。

  而且每家每户都种有绿植,几支翠竹,一棵桂树什么的,各有各的特色,黎源便知这里的人家经济实力颇丰,虽住的不宽裕,但有闲情雅致打理生活。

  就像后世的北上广,哪怕只有几十平,位置好的地方也能称为千万豪宅。

  再走两纬黎源就不继续了,路上的人越来越少,他这样到处闲逛有些扎眼。

  黎源寻得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眺望,果然看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他琢磨最里面那几维应该都能看见海面,且应该大多都是官员的住处。

  他再往北看,隐约可见气势恢宏的殿群建筑,应该属于上城区,靠着西北方向还有许多塔楼,看着像庙宇,但更让他惊讶的则是传说中皇家的住处天宫。

  之前他埋首于坊市间到处找住处,那边地势低洼,不注意看真的不会看见天宫,原来天宫这般磅礴,大约从山脚处便开始修建,一路至山顶,山算不得高,因盘踞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重重相叠,竟有几分超现实主义的感觉。

  黎源久久回不了神,他想诗句里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原来真的存在,一时间,黎源只觉得胸中豪情万丈。

  丈完后,黎源琢磨着身上的银钱开始计划日后安排。

  .

  宋文彩最近过得不太如意,虽然那日后再未见到刑卫,但直觉告诉他,刑卫就在附近,搞得他心力交瘁。

  近日下值同僚喊他去吃酒,宋文彩都没心情。

  婉拒后跑到家附近喝闷酒,最近无事他到处转过,没有找到那位梨花村,京城这般大,要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他也不敢让人帮着打探,唯恐惊动刑卫那帮人,听住在司狱所附近的同僚说,前年开始,那里的灯火彻夜不眠,时常半夜就能听见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他这辈子都不想去那什么司狱所。

  但宋文彩是个土著,他有自己的办法。

  梨花村是农转商,近两年才赚钱,显然不会住北纬的坊市,农家子读书的少,自然不会往西经的地方走。

  宋文彩圈圈点点,梨花村多半在东经南纬区,这个区域又以海市周边最便宜,宋文彩这几日一有空就去海市附近及周围的几个坊市闲逛,弄得同僚问他怎么身上一股鱼腥味。

  宋文彩以最近爱上吃海鱼为由,若不是海市时常能拿到物美价廉的海鲜,众人还要怀疑他。

  宋文彩属于官三代,虽然每一代官职都掉得有些非凡,但在城门审核进出人员已经算是体面又轻松的皇差,他家里有些家底,算是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

  所以这种人为了一口吃的专门跑去海市似乎也不奇怪。

  可惜宋文彩走到脚底打了三个血泡也没找到梨花村。

  有时候他也自我安慰,找不到就不找了,又没证据证明人是他放进来的,难道司狱所还能屈打成招。

  就这么想着,一道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

  梨花村在跟人吵架。

  吵架说不上,青年身量高挑又容貌英俊,但不笑的时候深邃眉眼颇有几分冷意,站在他面前的货郎就显得弱势很多,货郎正涨红脸跟黎源说道,大约不想输了气势,声音颇大、

  宋文彩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偷听。

  黎源无奈地看着货郎,“小哥让我再租几日。”

  货郎连忙打断黎源,“不成不成,也不知你将我的货物背去哪里,卖了两三日一样东西都没卖出去,你付给我的租子都不够我这几日的损失。”

  黎源也没干啥,就是找了个货郎租走人家的货物去走街窜巷的卖,到时候再将一日卖出去的东西全部交予对方,他还付租金,一看有这样的好事,货郎哪里不动心。

  但谁能想到黎源一样东西都没卖出去。

  黎源哪会去卖东西,他背着货物往先前查探的北纬走,果然越靠近上城区越表明那些区域都是官宦人家的府邸。

  若是在主街上还好,商铺林立,人流如织,街溜子式的黎源并不显眼。

  但离开主街,特别是宦官府邸集中的那些地方。

  无所事事的人就特别扎眼,于是黎源想了个背着货物到处查探的方法,他又不想花钱置办货物,于是找货郎租货物,总的来说还很有效,他已经把下城区记了个大概,并重点圈出可疑范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