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60)

2025-09-19 评论

  不管老师也好,夫子也罢,都是备受尊敬的人,小夫郎则更不一样,他是真正有学识的人,因为村长请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过小夫郎的字,那可不是单单靠模仿就能写出来的字迹。

  近年关,又有在外地的人回来,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村长又将小夫郎的字拿出来炫耀。

  有一人私下拉着村长说,这字怕不是普通人家写得出来,村长原先只是觉得写得好,倒没有多想,人牙子编的身世他自是不信,私下问过原主,原主爱吹嘘,说小夫郎原是官家的庶子,家里遭难才被卖掉。

  官家庶子写得一手好字不奇怪。

  村长自然不会说小夫郎可能出身官家。

  “贤侄可是有什么顾虑?”

  这人也是读过几日书的,识得字体是隶楷,隶楷写的人不算少,写得好的极少,这种字体高出其他字体不在行也不在意,而是风,书成后一股浑厚的古风扑面而来。

  大多数人是写不好的,写成后就是普通的楷体,甚至还不如。

  这人的东家曾去拜访过琴川府一位官员,他因做事得力被东家带着一起去送礼,有幸进过那位官员的书房,不过他没待多久,放下礼物便退出去。

  只是他进去时那位官员心情颇佳,指着墙面一副字迹对他东家说,“你可知这副太傅墨宝老夫花了多少心血才弄到?”

  因为好奇,这人跟着扫了一眼。

  是一首古词,大三尺的丈二,字迹力透纸背又似沉稳舒展,整个卷面一股厚重的古朴之风席卷而来,这人当时就惊呆了。

  村长拿来的典籍都是小册,字体也小了很多,但这人有种感觉,两种字体几乎一样,且小册上的字更胜一筹,厚朴之余自带不羁。

  这人便三言两语把自己在琴川府的经历说了遍,“太傅的字画从不外传,两者如此相似怕是……”

  怕是小夫郎有太傅的墨宝可供临摹学习。

  能得太傅墨宝怎可是寻常小家。

  谁知村长很是轻松一笑,“贤侄大概不知,珍珠那孩子原是琴川府人士,后来遭难做了夫郎。”

  “想来家中有些贵人字画。”

  “只可惜他是名庶子,也不知家人为何如此狠心将他卖作夫郎。”

  两人相视一眼,顿时脑补出一场家庭伦理大剧。

  这人顿时舒展眉头点点头,“原来如此,我见他柔弱似女子,自然争不过一些厉害的主母。”

  这人离开前,村长提点,“都是人家伤心往事,可不要再提及,重修誊抄之事可是惠及全村的大事,不可让人家心寒。”

  这人自是知道小苗骗走王家卖粮钱的事情,一对比,小夫郎可真是良善之人,自然对村长的话又信了几分。

  这之后,村长再也不拿着小夫郎的墨宝到处炫耀,嫁到梨花村就是梨花村的人,生也是死也是,谁都带不走。

 

 

第36章 备年货

  下午将小夫郎送去上学,黎源开始忙事情。

  年关说着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其实也快。

  两人一个教书一个上学,家里的事情多少有些耽搁,好在两人都是勤快人,平日里就把家里家外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黎源只需按部就班即可。

  这时黎源不得不感慨贤内助这个词真是发明得妙,他跟小夫郎搭档得越来越和谐。

  每日黎源比小夫郎早起一刻钟,烧水做饭,小夫郎起来后便有温热的水等着洗漱。

  趁黎源做饭的间隙,小夫郎就去喂鸡喂鹅。

  两人吃完早饭,一个洗碗收拾,一个打扫院落顺便把中午要吃的蔬菜摘回来。

  中午吃完饭两人要回卧室睡一会儿,地龙的火白日也不熄,因为烧着粗壮的硬木,把两边封口封住只留一点点口子,火势很小,卧室不会太热,驱驱寒气即可,这样出炭率也高,一举两得。

  小夫郎已经学习经络穴位有段时间,老郎中确信小夫郎有底子,不精药理却精穴位,老郎心中有个大胆推测。

  但是小夫郎柔柔弱弱,手腕皓洁纤细,比女子还漂亮,像是连鸡都提不起的人,要不是老郎中见过他干活路,还就真信了。

  “可是学过护身本领?”老郎中不动声色问道。

  小夫郎点头,“学过的。”

  老郎中惊讶,还以为小夫郎会遮掩一二。

  “难怪这些穴位一点即通。”

  “学得如何?”老郎中神态舒缓,现在便是闲聊。

  小夫郎想了想父亲身边的近侍,再想想孟将军手下的大力士,再想想自己被人暗害的事情,幽幽叹口长气望向老郎中,“师父您何必哪壶不开提哪壶。”

  老郎中拂着胡须哈哈直笑,“文人也没什么不好。”

  说到这里老郎中不再继续,两人都知道,小夫郎这辈子跟文人雅士无关。

  黎源抽空去镇上取了猪肉,这头猪膘肥体壮,比原定的多出小几十斤猪肉,黎源也不废话,补足差价带着四分五裂的猪回家。

  肉铺老板是个实诚人,按照黎源的要求把猪分得细致漂亮,排骨是排骨,前夹肉是前夹肉,肥肠都帮忙洗干净另外装在一个小木桶。

  黎源去了趟金铺,一对素戒打了几个月没打好,黎源合理怀疑老板拖延他,好在这次成功拿到。

  很简单的一对素戒,但戒身打磨得圆润光滑,不会刮到手指,黎源给了银钱便没有抱怨。

  他拿着戒指看了半天,最终心事重重揣进怀里。

  一头猪看着上百斤,但黎源和小夫郎都是能吃能睡的年龄,所以一头是远远不够的,田家还有一头,暂时不杀,等要吃时再说。

  好在天气寒冷,猪肉能放。

  黎源把精瘦肉和排骨放好,四条腿及带五花的都腌制成腊肉,其中一条做成火腿,其他三条按古法炮制。

  腌腊肉不能洗肉,不然容易坏,常见香料桂皮八角花椒等准备好,食盐炒至发黄放香料,炒香后放冷,肉用白酒抹一遍,再将炒制好的盐涂抹肉身,放入瓦缸腌制两到三天。

  再取松木烟熏,不能用明火,松木燃起来后用新鲜的松叶覆盖,浓烟熏制的腊肉带有松木独特的清香。

  熏好后悬挂在屋粱下即可。

  猪头猪舌包括一半排骨都是这般腌制烟熏。

  黎源把猪肠用面粉反复搓洗,然后灌了香肠,肥瘦各半,两种味道,一种是小夫郎偏爱的辣味香肠,一种是酒香味浓郁的广味香肠,前者要烟熏,后者不用。

  等小夫郎吃过煲仔饭后,辣味香肠都不香了。

  等到田家的猪腌制好,黎源家厨房的屋粱挂满东西,小夫夫俩站在下面看了许久。

  小夫郎眼睛弯弯地看着黎源,“哥哥,我从未像此时此刻这般满足过。”

  大约就是小松鼠看着一洞穴榛子时的心情。

  这都是后话,备年货才刚刚开始。

  等到小夫郎休息日,黎源也给学生放假,给的理由是温习,两日后开课考试。

  一群学员战战兢兢的回家去。

  家里的媳妇们最开心,往年这些汉子都趁着冬日在家当大爷,女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是连扫帚倒了都不扶一下。

  现在可好了,觉睡不着,天天蹲在墙角琢磨着什么,琢磨着琢磨着猛地站起来,“插秧后要干什么来着,狗.日的我要去问问吴老大。”

  媳妇在后面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扶倒补苗加防治,三岁娃娃都会背,说读书读成书呆子看来不是假的。”

  倒不是读成书呆子,没读过书的妇人哪里知道,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时的那种窒息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特别黎老师满含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自己,若是答不出来,老脸都丢尽了。

  顺口溜是小夫郎编的,这样方便农人记忆。

  没想到等到开春时,十里八乡都记住了顺口溜。

  两人进山先去了趟灵芝养殖基地,黎源还在园口似模似样挂了个木头牌子,指着溪边林间畅想着未来,“等到来年三月中旬我跟三郎就在这里种植灵芝,除去野生的,还有林下芝,哥哥种的赤芝,最贵的那种,这片若是长得好,近百斤可成,但不会是同一品类,哥哥想做分级管理,品相最好的卖一个价钱,依次递减,珍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