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83)

2025-09-19 评论

  贾怀是个人精,“黎先生喜辣?”

  黎源摇头,“我还好,珍珠喜欢。”

  贾怀连忙说,“能吃能吃。”

  黎源捞了一整碗朝天椒泡成的酸辣椒,红红黄黄,十分漂亮,他准备给小夫郎整个泡椒牛肉,春天来了,冬天的寒气要发一发。

  贾怀他们总提供肉食,黎源自然也不小气,杀了只母鸡煨成香浓的松茸炖鸡,加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补气补血,老少皆宜。

  最近小夫郎天天往外跑,黎源觉得他寒气有些重,便又做了个红糖醪糟蛋,等小夫郎回来时刚好垫垫肚子。

  贾怀趴在梯子上往里张望,他眼神尖,“今日没有甜香肠,哎……”

  “这鸡汤为何比宫里的御厨吊得还香!”

  陈寅抱臂站在梯子下面,他是知道原因的,宫里的娘娘主子们哪个不是矜贵人物,谁有个头疼脑热不都要整的太医院不安宁,除去太医院,便是御膳房不安宁,哪里敢做重口食物,都以清淡平稳为主,药膳更是不敢随意吃,就怕里面下了要人命的东西。

  没有香肠有其他的腊味,黎源切了半个腊猪头肉,烧开洗净,一半切成片,装得满满一碟,看着肥腻油亮,其实还好,搭配黎源特制的微辣海鲜蘸水,小夫郎能干三碗饭。

  另一半下到煮猪头的汤里,几乎不用调味,下白菜放葱花即可。

  然后就是麻婆豆腐,酸辣土豆片,蒜蓉白菜,外加好几样养眼的小菜,例如稀豆豉,泡豇豆或者豆腐乳之类的。

  一桌子菜看着都不是什么名贵菜,但颜色就是搭配漂亮,味道也是极好的。

  贾怀的口水都快留下来,他看了眼陈寅,“一天到晚就给世子吃这些粗茶淡饭,真是岂有此理!”

  小夫郎回家的脚程最快,进家前这段路几乎是用跑的,也不跟贾怀几人打招呼了,背着药箱一溜烟冲进家门。

  洗手时便问,“哥哥,今日有腌鱼吗?”

  黎源将醪糟蛋装碗里,撒上桂花,笑着隔着窗户对他说,“不许点菜。”

  小夫郎撇撇嘴,“做那么多年货就是拿来吃的,又不是挂在房梁上做展览的。”

  黎源又说,“做了泡椒牛肉,去叫几位先生吃饭。”

  小夫郎嗷呜一声滚进厨房,直接拿手夹了块牛肉,在黎源宠溺的眼神下迅速跑出去。

  院墙外,小夫郎一本正经,“我记得贾公公吃不得辣?”

  贾怀一脸感动,“多谢世子记挂。”

  小夫郎又望向陈寅,“陈大人似乎也不能吃辣?”

  陈寅忍着笑颔首。

  他又望向唐末,急忙道,“我知道你们都不能吃辣,今日有道泡椒牛肉特别辣,记住,特别辣!”

  吃饭时,黎源发现小夫郎居然不急着夹牛肉,这孩子遇见这么喜欢的菜居然不抢,好生奇怪,微微一想便知另三人应该吃不得辣。

  可他刚刚明明问过,还有小夫郎哪里知道三人喜好……

  就见陈寅率先夹起一块牛肉。

  餐桌瞬间静止了。

  反正黎源觉得时间静止了,世界安静了。

  然后本来悠哉悠哉的小夫郎开始加快夹菜的速度,陈寅之后就是唐末,两人本来就是本着逗逗世子的心思,后面到不是,那菜是真的好吃,泡椒牛肉香菜,夹在一起送入嘴里,辛辣刺激,香气扑鼻,再混着米饭大大吃上一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满足。

  两名天行近侍吃得额头冒汗双眼猩红。

  贾怀先是疑惑地看着大家,然后试探地夹了块牛肉放入嘴里,然后厨房里响起惊天动地的呛咳声。

  一道泡椒牛肉不到五分钟被瓜分完毕。

  黎源知道小夫郎没吃好,忍着笑给人盛鸡汤,夹猪头肉,“这个也是极好吃的。”

  小夫郎含着眼泪看着黎源,“它不辣,不好吃。”

  黎源迟疑,小夫郎又上火了,也是他惯的,“那……哥哥给你夹点小泡椒?”

  往日小夫郎自是愿意。

  “没炒过,不好吃!”本来就婴儿肥的脸因为嘴里含着米饭显得像只松鼠,还泪汪汪看着你。

  黎源摸摸小夫郎脸颊,“珍珠乖,哥哥下午再给你做一次。”

  唐末率先放下碗筷,谁都不看,“吃饱了。”

  一溜烟跑出去。

  贾怀也不知是接受这两人关系,还是一时忘记,在黎源看不见的地方翻了个白眼,也就穷小子这种拙劣手段能哄住单纯的世子。

  在他看来,世子那是真的单纯。

  善谋略与绿茶婊是两回事。

  再说他有滤镜,宫里的皇后使手段便是谋略,其他妃嫔都是绿茶婊。

  陈寅日啖狗粮三百斤早练出来,淡定地将筷子伸向猪头肉,本来还哼哼唧唧的小夫郎也不哭了,端起碗开始争夺猪头肉。

  这顿饭试问谁吃得最开心。

  自然是陈寅陈大人是也!

  吃完饭收拾完,黎源让小夫郎进卧室躺会儿,他洁面漱口后也跟进去,今日看来午睡不成,小夫郎吃得太多,黎源大概率要给他揉肚子消食。

  .

  这般不慌不忙便到惊蛰,春耕正式拉开序幕。

  黎源家的新房子初现轮廓,盖房子是大事,村人时不时就来观看,看了几次便对贾怀一行人改观,砌墙的石头也不知如何打磨,竟然大小一样,每块石头都抛得光滑蹭亮。

  手艺更是漂亮,比他们在镇上员外那里看见的房子还漂亮,可惜建的依旧是茅草屋。

  若是修白墙黑瓦大屋子,不知道多气派。

  砌墙的工匠听着议论声差点翻白眼,他们这些人都是秦川府情报司要员,平日里自然不会像普通官员那般准时上班下班,而是都有几样傍身本领做掩护,实际做着各种情报搜集工作。

  说到手艺,三百六十五行,他们十几个人就能包揽一半,建个房子算什么,皇宫都能建。

  直到有一日被贾大人的密令召集起来。

  去哪里做什么事都不清楚,等到了地方发现是个不知名的村庄时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贾大人的行径更是奇怪,一会儿要打猎一会儿又造房子,大家都是机灵人,不多时就看出贾大人想跟一个叫黎源的农家小子走近,但贾大人又没有下令让他们调查此人。

  但大家还是弄到消息。

  就是一个不务正业败光家业的农家小子在娶了位夫郎后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故事。

  有趣是有趣,但也没有太新颖。

  直到有人认出唐末的三把雁翎刀。

  再到贾大人一见到那位小夫郎脸就要笑烂的奇怪表现,再到其中几位一直跟着世子那条情报线。

  晴天一个霹雳。

  完了,他们这些人还能活着回去?

  若只有贾大人一人,他们拼了老命想好计划,说不定还能挣一线生机,可是也只能活自己的命,家人的命就不要想了,贾大人心狠手辣可不是说说而已。

  何况队伍里还有位传闻中天行近卫里的“弑神”。

  哪里还有跑得掉的机会。

  但又很快,大家发现那个最该死的农家小子,被“世子”护得死死的,而农家小子平日里还多有照顾他们。

  那是不是……是不是……

  背叛顶头上司是不可能的,但人都想活着。

  可不得把这房子建得令农家小子满意。

  农家小子满意了,世子就满意了,那他们是不是就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可能。

  握了个大草,世子当夫郎的这种灭口秘密怎么就被他们知道了,早知道工作就不那么出色,也不与贾大人走那般近。

  “兄弟,这幢房子是不是很贵?”农人大大咧咧地问,要不是黎源不在,他们就直接问黎源了。

  砌墙的“工匠”手里一顿,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这要问我们东家,我们也只是干活的人。”

  说的在理,农人们点头,却议论肯定不便宜。

  工匠们相视一眼又说,“我们东家什么都接,都以物廉价美闻名。”

  农家小子的屋子造好了,再造村人的房子,只要一幢一幢的造下去,他们的生命线怎么都比现在长不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