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99)

2025-09-19 评论

  李婶这里反而遇到麻烦。

  织绣多少需要点天赋,有些女子不肖几日就绣得精巧,有的连简单的图案都无能为力。

  李婶因为自己绣得好,就不明白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笨成那样。

  她一严厉,有些女子面子薄,就不愿意再来。

  黎源与她谈心,“倒不必各个都像李婶这般厉害,寻常的能做到针脚整齐,能缝制出衣物即可,像有天赋的,李婶可以单独教。”

  黎源压低声音,“下午带回家,拜师那种。”

  这种拜师那是正儿八经的,以后逢年过节弟子都要过来拜访。

  本来有些沮丧的李婶顿时高兴起来,家里几个儿媳都没有得她真传,说实话有些遗憾。

  如果能收女弟子那是另一回事,特别是班里有两个脾性跟她相合又绣得好的,李婶恨不得将人家当女儿。

  “这个极好,源哥儿眼看就要入夏,今年多做几身衣裳,婶子我刚去镇上淘到一匹好料子。”

  黎源明白,这是李婶给他的谢礼。

  人情往来就是这样,黎源高兴得接受,“珍珠有段时间没长个子,他现在与我一般高,李婶放心大胆地做。”

  李婶自然高兴黎源不与她客气,揶揄道,“我记得珍珠今年十八,吃十九的饭,离男儿真正成年还差一两年,说不定还要长一长。”

  黎源呆住,不会吧!

  凭什么小夫郎比他高。

  他夜夜付出那么多,能不能给他点面子。

  但黎源心中更多的是熨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村人已经不拿珍珠当夫郎。

  他们像尊敬黎源一般尊重小夫郎。

  既然看似愚昧落后的村落都能改变看法,他想小夫郎说的那个未来或许是存在的。

  他与珍珠会一同努力。

  黎源不再多想,跟李婶约好量尺寸的时间便准备下班。

  他可没什么无私奉献的精神,目前的课程至少能维持一年的时间。

  因为有些孩子学得快,有些学得慢,就是哪日没有老师过来,大的孩子也能带着小点的孩子学习。

  其实在一个全新的地方,最先要建立的是规则和秩序。

  等轮子转起来,聪明的人类自己都会琢磨出更多的东西。

  只是小夫郎待在书房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连老郎中那里都要请假。

  老郎中应该看出些什么,黎源来请假他也不生气。

  有时候还一副欲言又止。

  黎源知道老郎中真的喜爱小夫郎,宽慰道,“他家人找了过来,现在有些事情要处理,等处理完了我陪他去见见家人。”

  老郎中有种猜中的放松感,“可是贾怀那些人?”

  黎源点头,“珍珠是被害沦落成夫郎,他们找过来时也不相信,当时有些行为便是针对我,不过现在误会都解除了,师父放心。”

  老郎中叹气,那几人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特别姓贾的多半与宫里有关,但是他不能这般说,免得黎源这孤苦无依的孩子有压力。

  “算哪门子沦落,要不是你,珍珠那孩子早就没命了,你是他们家的大恩人。”

  是这个道理,但是他又将珍珠吃干抹净,没变成仇人就算不错。

  “师父放心,我心里有计较,珍珠心地善良,更记恩情,我不会有事。”黎源如此安慰。

  其实他拿不准,小夫郎的那番解释他没有尽信。

  他想的通透,如果事情朝着最糟糕的方向滑去,他离开梨花村就好,反正不能连累这里的人,他一个人去哪里都无所谓。

  老郎中点点头,只是嘱咐,“再高贵的人家也不养宦官,他们多半与天家有关系,有人若诳你去不熟悉的地方,哪里都不要去,紧紧跟着珍珠。”

  黎源并不是太吃惊,只是笑着点头。

  天天跟着小夫郎那像什么样子,若是这样做了,他岂不是成了小夫郎的夫郎。

  不知为何想起夜间的事情,黎源脸上浮现薄红,好像现在也没什么区别。

  晚上他就要振夫纲,振来振去也就人在上面,还更累。

  小夫郎推推四肢发软的黎源,“哥哥,你压得我喘不过气。”

  黎源移动发沉的身躯,躺在床上发出长长的喘息。

  下次不用这个姿势了,他想睡觉,休息一晚再振夫纲。

  哪晓得馨香温软的气息突然靠近,小夫郎绵绵的声音幽幽地传来,“哥哥,再来一次!”

  黎源拉过被子盖住脸,他不振了还不行!

  日子一晃到了端午。

  去年黎源家穷困,只包了几个素粽应景,离节气还有几天,他早早割好艾草菖蒲。

  忙碌许多日的小夫郎也从书房走出来。

  一如预料的,小夫郎将悬挂的艾草菖蒲装扮得花束般精致,中间夹杂着桃梗或楝叶,再搭配妃色香囊,黎源都舍不得送人,想拿到镇上卖。

  贾怀一言难尽地盯着他,黎源敢拿去卖,他就跟黎源拼命。

  这农家穷小子倒是出去打听打听,哪位世子的夫君跑街上卖艾草的。

  啊呸,哪位世子会有夫君!?

  黎源包了三种粽子,素粽,红豆蜜枣粽和火腿鲜肉粽,包法是黎源老家常见的三角粽。

  后世大多采用陈叶或者煮过的粽叶来包,黎源的爷爷爱用新鲜粽叶。

  唯一的缺点就是新鲜粽叶不容易将粽子包得漂亮。

  黎源一大早将新鲜的粽叶洗干净,坐在院子里包裹粽子。

  糯米干净水润,馅料散发着清香。

  黎源一步步教会小夫郎,粽叶一般用三张,卷起的手法要利落。

  馅料不多不少,按固定步骤包好后,用马莲草捆绑。

  捆绑是个技术活,力道大了新鲜的粽叶会破掉,力道小了馅料会漏出来。

  每绑一道都要用大力拉紧,不然煮出来的粽子软塌塌没口感。

  黎源绑完十个,小夫郎还在跟第一个斗争。

  贾怀站在旁边急得不得了,“明公子再用点力,哎呀,鲜肉漏出来了,少了少了,要再多加一勺糯米……”

  小夫郎停下动作默默看着贾怀。

  贾怀一个激灵,“我去看看火烧起来没有。”

  陈寅跟唐末坐在屋顶事不关己地看好戏。

  黎源见贾怀离开,弯着手指碰碰小夫郎的脸颊,“珍珠的手指都勒红了,去帮哥哥把咸蛋煮出来。”

  小夫郎乖乖地点头,起身走向厨房。

  进屋子后指使贾怀煮咸鸭蛋,独自顺着后门等候在池塘边。

  陈寅翻身下来,脸上无奈的笑还未来得及收起。

  “公子有何吩咐?”

  光秃秃大半年的池塘热闹起来,比人还高的荷叶碧连天,水中时不时有鱼儿翻出的动静。

  “解了吧!”

  陈寅有些意外,想帮世子解开内力好些日,世子一直搪塞,不想今日主动提及。

  莫非世子有了新打算。

  他有些激动地看着世子,世子却摊开两只布满红痕的手指发呆。

  小夫郎说,“解了内力应该能帮哥哥包粽子。”

  陈寅:……

  唐末直飞出去犹如一只黑鸦。

  小夫郎不满抬头,“让他不要飞来飞去,哥哥知道是一回事,看见是另一回事。”

  陈寅,“……是。”

  两人朝着莲叶深处走去,“唐末去干什么?”

  陈寅,“回公子,唐大人出去练刀。”

  自家吃的就有几百个,黎源摇头,这么几个人他都快养不起,那些富户官宦人家,动辄几百人,光是维持日常开销运行,就是极为不易的事情。

  何况小夫郎家里还有像唐先生那般疏忽大意的人,十两银子丢了都不知道。

  哎,真的很不容易。

  以后他跟小夫郎过了明路,像唐先生那种人最好不要。

  也不知唐先生这种是签的合约还是死契,合约倒还好说,若是死契,只怕没人愿意买这般大手大脚的人。

  等小夫郎再坐到跟前,黎源发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脖颈额头残留着汗水痕迹。

  他起身烫了帕子过来给小夫郎除汗,“不该让你去煮咸鸭蛋,天热灶台前待不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