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152)

2025-09-23 评论

  平景帝叹息,“萧爱卿你太年轻了。”

  萧定觉得心脏跟泡在热水一样,他闷声说道:“草民快要三十了,也不算年轻。”

  平景帝想到刘忘生六十岁还在朝中舌战群儒,他又对上萧定的脸笑了笑。

  “去罢,朕就不送你了。”

  萧定犹豫片刻,还是拱手道:“陛下若是萧家以后犯了错处,还请陛下宽宥几分。”

  平景帝的目光落在萧定身上没有情绪,萧定后背湿了一片,过了良久,平景帝说:“萧爱卿,你该走了。”

  皇帝没有应他。

  萧定不好再说什么,他向平景帝见礼离开亭子,带着萧家的马车缓慢的行驶在官道上。

  来福冲着萧定见了礼去寻平景帝,来福最后说道:“萧大人保重,以后的事还未可知。”

  “多谢公公。”

  来福骑马离开。

  平景帝看着萧家的马车远离,来福翻身下马,在另一侧还有大内高手在,皇帝出行一定要有人在暗地保护。

  这回萧定走后以后很久都见不到了。

  “回宫罢。”平景帝淡淡说道。

  萧家小辈一夜之间都离开了,过了月余,在边疆的萧安提出辞官归家,平景帝在犹豫之中,由解意远和刘忘生,以及宗室王爷的劝说下放萧安辞官归家。

  至此萧家小辈无一人在朝中任职,边疆兵权尽归平景帝之手。

  依附萧家的人嗅到朝中的风向,纷纷对萧家避之不及,如鸟兽散。

  平景帝的清算还未来,有的朝臣就是墙头草,反手就叛主把萧家的罪证送到御书房,平景帝引而不发。

  .

  宋长叙捧着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心里美滋滋的,搁在腿上的是许知昼今早塞到他手里的汤婆子。

  他官职太低没有自己的办公地方,跟着吏员一块,屋子里四个角放着炭盆,只有零星点暖气,还要把窗户开点缝,这点暖气可有可无。

  还是汤婆子更实在。

  宋长叙缩着脖子处理公务。夏日炎热犯困,冬天寒冷犯困,他又喝了一口枸杞茶续命。

  “宋大人这些需要您审核。”

  宋长叙看着堆积在桌上的文书,有种淡淡的死感。他应一声开始审核,因着萧家小辈辞官,连带有许多人见势不妙跑了,吏部这边比较忙。

  连着年底的政绩考核,忙的头昏脑涨。

  果然不管是哪个部门到了年底都是忙的。他在膳堂看见户部的人,瞧着他们都是一副死样,没有之前趾高气昂的样子。

  以前户部的官员在膳堂往那一处就知道下巴仰那么高是户部的人。

  宋长叙瞧见今天有宫保鸡丁,他心中一喜,他打了一大碗,又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汤。

  膳堂的人气足,热嚯嚯的,宋长叙喝了一口豆腐汤,又夹了土豆丝吃。

  裴升荣光是看着宋长叙吃饭,他的胃口也回来了。

  “宋兄,我能尝尝你的宫保鸡丁么?”

  宋长叙大方的说:“你想吃什么就夹什么。”

  裴升荣不知为何是不是从旁人碟子里吃的菜要香一些,他今天多用了一些饭。

  宋长叙瞅他吃了小半碗饭,“裴兄吃太少了。”

  宋长叙飞快扒拉着饭碗,吃完又去盛了一碗。冬日好散去热量保护身体,所以要多吃些,膳堂的厨子是御厨,饭菜挺好吃的。

  每五日还有菜单轮换,还要怎么样。

  宋长叙爱煞膳堂的饭菜。

  他吃到一半有人站在他面前,瞧着是一个面生的官员,大约三十多岁模样很清秀大方。

  通阳宇笑了笑,“我能坐在这里么?宋大人。”

  宋长叙:“坐吧。”

  通阳宇到了刑部做主事跟宋长叙是平级,他到了京城得知吏部的事,心中对宋长叙很感激,这回找到机会就到他面前道谢。

  “多谢宋大人的举荐,不然我还在县城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升官。”

  宋长叙没认出来,“你是……”

  通阳宇想到自己还未自我介绍,“我叫通阳宇,宋大人对我有印象么?”

  宋长叙想起来:“原来是通大人。通大人的履历很好,我只是呈上官,都是上官的眼光好。”

  通阳宇还是念着宋长叙的好,他们交换地址。

  走出膳堂,宋长叙沿着走廊回到吏部,抖了抖无意识飘落在身上的雪花。

  年底有人辞官,有人年龄大了归家养老,腾出不少位置。

  选拔或晋升官职要按照四格八法为标准进行筛选。四格指守,政,才,年,分称职,勤职,供职三等。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宋长叙拿到几个官职,可以推荐庶常馆的人,他看见庶常馆推了几个人过来,白舒,谢风,罗双,程茂学。

  按照履历,宋长叙推荐了白舒跟谢风,其余还有两个观政的位置,他给了罗双跟程茂学。

  这回观政都是去户部,因为户部年底很忙,看两个人能不能抓住机遇。

  宋长叙还要看地方官员的政绩,很快就到下值了。上官没有催促,宋长叙就不急着把文书看完,自己拿着伞先下值。

  在外边看着有糕点,宋长叙买了马蹄糕跟枣糕,另外买了一点枸杞,还去药铺买了泡脚的药包。

  冬日冷了,要多喝枸杞茶,多泡脚取暖。家里还没有马车,宋长叙上值下值全靠腿,他还是乐得自在。

  回到家中,家里多买了两个仆从,留着做打扫,还有一个做厨子。

  制糖坊跟钵钵鸡铺子生意不错,许知昼可以拿着账本悠哉的看着,不求大富大贵,有一二间铺子,相公有点地位,长相俊美,这样已是极好的日子。

  正堂没有看见许知昼,宋长叙知道他一定躲在里屋烤火。一推开门果真看见许知昼躺在软榻上,正拿着账本对账。

  “相公回来了,星文刚做了果茶,我觉得味道不错,可以引用到钵钵鸡铺子里。”

  宋长叙把糕点搁在桌上。

  许知昼拆开油纸包吃了一点糕点,铺子里的糕点吃的更爽利。院里还有一片空地,有地方已是种了花花草草,许知昼夏日喜欢吃寒瓜,他还是想春天去买点良种,种点寒瓜在家里头,想吃摘一个瓜就吃。

  自家院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招待客人总不会引到主院里来。

  许知昼说道:“大哥做了面铺也不错,我今早去铺子看着有声有色的,不少人吃面。”

  宋长叙:“不是说做茶馆,怎么成面铺了?”

  “听大哥说是吴先生提的建议,哥夫挺听那人的话,还把人带到京城来了。想来也是,茶馆京城够多了,到了冬日喝茶的人多,面馆一年四季都有生意。”

  宋长叙知道吴义,他说道:“大哥跟哥夫心里有成算就好。”

  他喝了一口果茶果真是有些滋味。

  许知昼这回做了老板,日子变得悠闲起来,把屋子的一些装饰买了许多,把东厢房跟西厢房也布置好了,走廊的地板换了新的。

  他留着心在主院一旁留了一个小房间,以后有了孩子就可以住在身旁。

  “搬了新家,财运也来了不成,两处铺子一个月有两三百银子的进账,得亏有陛下赏赐的金条,不然等我们住上新房又不知道要多少年。虽说现在的积蓄没有东西,但生活安逸了,我还是要攒钱。”

  宋长叙抬头:“我还以为你要享受了,怎地还想起要攒钱?”

  许知昼把账本放下,“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以后还有孩子要养,有费钱的时候。”

  扯到孩子身上,宋长叙总是没话。

  “后日要去程家参加婚宴。”

  程茂学跟越白的婚宴,许知昼早就去挑好了礼物,不求贵重但求一个巧字。

  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不然留相公一个人在京城也不好。

  晚上吃了晚食,两个人去逛夜市买了衣服,买了打算寄到齐山村,许知昼挑了好几件衣服,让宋长叙做参考。

  宋长叙光是用眼睛看,只说:“瞧着都好看。”

  许知昼:“要你说,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你就拿着衣服得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