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196)

2025-09-23 评论

  谢府的侍从应了一声就把自家少爷交给宋长叙。

  宋长叙扶着谢风去客房休息。

  把他彻底搬到床上已过了一刻钟。

  早上,谢风醒过来后就恢复了原样,他们一块用了早食。

  谢风拱手,“多谢宋兄留我一晚,我先回去了。”

  宋长叙笑道,“谢兄要是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我只希望谢兄过的快活。”

  谢风神色怔然应了一声,“宋兄,我记住你的话了。”

  许知昼见谢风走后,他开始站起身,“好了,谢大人走了,我也该走了。”

  宋长叙懵了:“你去哪儿?”

  许知昼:“当然是护国寺,我要去爬山,我要锻炼,重新把六块腹肌练回来。你自己就找好友们玩玩吧,我已经约了其他的人,你在不方便。”

  宋长叙心下一哽。

  作者有话说:

  小许:这就是自由的感觉[哈哈大笑]

  小宋:……

 

 

第106章 书写史书

  许知昼高兴的离开了,他还让冉星文给他准备好了腌制好的烤肉和佐料,到了护国寺晌午吃了斋饭,他们下午还能去山里玩,到时候吃点烤肉正好。

  宋长叙:“……”

  “夫郎大了不由相公,我还是去看看儿子。”宋长叙看完儿子,儿子乐呵呵的冲着他笑。

  宋长叙刮了刮儿子的小鼻子,“你这小淘气,长大后我就带你读书写字,做一个翩翩君子。”

  陪着儿子玩了一阵拨浪鼓,宋长叙起身去书铺想买几本书,借机他也去找程茂学。

  程茂学见他来了,热情的邀他一块去花园走一走。

  “宋兄,稀客啊。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想起来找我了?”程茂学调侃道。

  宋长叙:“程兄很少回京一直都在县里,我想找也找不到。”

  程茂学给双方倒了一杯茶,“宋兄放心,等我再攒一年的政绩就调回京城,我对回京势在必得。”

  宋长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我是知道程兄的本事,程兄这么笃定我还未见过。”

  “多亏了大哥,我夫郎的大哥跟户部的关系好,等我在县城任期满了,政绩过关可以先去户部试一试。”

  程茂学颇有几分感激。

  宋长叙点头,“这是一件好事,那我提前恭喜程兄。”

  两个人说一阵话就要到晌午了,程茂学说道:“宋兄留下来吃饭吧,我一个人在家里也没甚意思。”

  “你夫郎呢?”

  “他说要去护国寺上香,我本想跟着一块去,他说约了人一块,我就只好留下来了。”

  宋长叙:“……”

  宋长叙这顿饭就跟程茂学一块吃,吃完后,程茂学带他去认识几个人。

  他从来就很混的开,他回到京城都会参加文会,带宋长叙去文会上,很多人得知他的身份,对他热情起来。

  翰林学士虽是五品,但管着翰林院,跟陛下的关系亲近,有时三四品的官员都很少跟陛下单独交谈,翰林学士却可以。

  “宋大人今天怎么有兴致来文会,我们文会上有许多青年才俊,他们都有几分文采,这位是……”

  有的年轻书生看见宋长叙仰慕的很,他是状元同样坐到了高位,还是没有靠背景的寒门子弟。

  宋长叙冲着书生笑了笑,书生像是受到鼓励一般上前向宋长叙讨教问题。

  “宋大人,我有问题想请教。”

  宋长叙的心脏突突的跳,他对于问题请教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你说。”

  书生问道:“宁兴朝的农业发展如何才能得当?”

  底下有人听见这个问题窃窃私语。

  “我没记错的话,这个问题是今年乡试的策论。我中举了,我写的答案是重视水利工程,还有选良种,改善工具。”

  “我也写了水利工程,农业跟工部总是息息相关的,我还写了屯田……”

  底下的人说出自己的计策,他们看着宋长叙,想听听他是如何想的。

  宋长叙沉吟,没有立刻作答。

  程茂学用肩膀拐了一下组织文会的好友,“你们说想见见宋兄,怎么一来就给他下猛药,当众问他问题。”

  他有些头疼,他自己想来想去也没有新奇的想法,若是宋兄跟旁人所想的差不多,总之还是会让人看低,因为他顶了一个状元的名头,现在又是科考的日子,众人都很关注策论。

  刘忘生是被自家子侄拉过来喝茶的,他对子侄辈的人温和重用。在朝中他一般重用自己的门生故吏,在生活中对亲人重视,难得休沐他就到楼里喝茶,听听下面小辈的高谈阔论,没想到能看见这出。

  “你不是很看重他么,听听他有什么想法?”

  简息给刘忘生倒酒,“宋大人作为一个下属让我很放心的,他做事进退有度,不会过分圆滑也不会过分正直,在官场上这样的性子很难得。”

  刘忘生笑而不语。

  底下的宋长叙说道:“因地制宜,农业发展离不开工具的改良,在工具改良的同时还要从地方入手,比如在边疆就不适合种植水稻更适合小麦,在沙漠不适合种植橘树。每个地方都要找到带来经济价值和供百姓吃食的作物,处在什么样的地方种什么样的菜。”

  “另外在粮食和蔬菜的价格要做出限制,价格必须围绕着需求进行上下波动,让百姓种植粮食,蔬菜能得到报酬供他们生活。价格到了,种植粮食的人就会变多,土地上的兼并要进行抑制……”

  刘忘生听见宋长叙的话,眼中的情绪复杂,他借着喝茶的空隙掩饰自己。

  “我总算知道宋大人为何会被陛下点为状元了?”

  若是先帝的话,他一定不会点宋长叙做状元。

  简息:“老师我也很好奇。”

  简息的成就不低,他是探花,拜刘忘生为师,年纪轻轻就是吏部侍郎,除了简息自己的资历和能力外,背后还有刘忘生这个好老师为他出力。

  刘忘生:“我们的这位陛下剑走偏锋,他就喜欢胆子大的臣子,还有一针见血的臣子。”

  简息笑了笑,似有所悟。

  “老师从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陛下认识了,您的眼光不会有差错。”

  刘忘生不置可否,他们这位陛下只要臣子跟不上他的步伐,他就会把人无情的抛弃。

  因地制宜,换而言之,身在其位谋其职。刘忘生见底下的书生围绕着宋长叙,想着明年又有新的状元,一茬一茬的年轻人,前仆后继。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如今年岁渐长,往后还要靠家中的子辈才能安度晚年,重振家族。

  他收下的几个徒弟倒是人中龙凤,他的儿子也在朝中做官,心思深沉是个好苗子,可惜不是很得陛下的心。

  得不到陛下的心,那以后总要讨大皇子欢心。

  刘忘生起身离开,他一走,简息当然要跟着一块离开。

  宋长叙没有注意到他们。他继续跟书生们说了几句话,看见程茂学在一旁看戏,他走过去,“程兄,我现在可说不出什么话了。”

  程茂学笑了笑,“我知道了。”

  他带着宋长叙去一旁的包厢喝茶。

  宋长叙到了地方看见有一张软榻,他想躺上去跟程茂学说话,但现在还有外人,他便打消了心思。

  “宋大人见识不凡……”

  宋长叙应付几句,程茂学看出他有些漫不经心便把身边的友人打发走了。

  宋长叙见状立马躺在软榻上,“程兄,说是带我来文会看看,分明是带我来交友了。五日休一日,这一日只想轻轻松松,不想再去交际。”

  程茂学瞧见他懒散的样子,“是我强人所难了,宋兄就先躺着休息,我要找人来弹琵琶给你助助兴。”

  宋长叙一个激灵,“我不敢叫什么人给我弹琵琶,我躺在软榻上姿态不雅。”

  程茂学哂笑,“如此就让我来补偿宋兄,给你弹琴助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