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85)

2025-09-23 评论

  长叙考中秀才后,有几个媒婆上门给他说亲,有两三户人家听着挺不错的,他还是拒绝了。

  比起嫁人,他更想跟澄哥儿相依为命,不忍让儿子去受委屈。

  爹娘也就随了他的愿,帮着把媒婆拒了。

  在齐山村的日子也不错,村里的闲话少了,他跟许知辞的关系亲近,两个人有说不尽的话题,有爹娘好友在,他又有傍身的手艺,日子当真快活。

  齐山村其他的人就没有宋家的日子这样好过。他们只有种地的手艺,吃喝都系在地上,宋家出了一个秀才不用交税,把他们看的眼红的不行。

  本来大家都是一样结果偏偏出了一家不同,心里就不舒坦了。

  要说去怪谁?又能去怪谁,他们家送了儿子去读书,若是他们家,可不愿买那么多钱送孩子去读书,早早干活才是要紧事。

  宋家是不用交税了,两口子还是勤快。该做就做,没有半点含糊。

  宋业睡了午觉就去下地,梁素先去后山打猪草。宋业干活到天快黑了,扛着锄头回去撞上方大娘,还有许孙正。

  “亲家。”宋业喊道。

  许孙正应了一声,面色带着笑。两家结亲后,关系亲厚,两个孩子去了县城,在齐山村里他们都要互相帮忙。

  方大娘:“你们这回撞上了,那我就不打搅了。”

  等方大娘走后,许孙正问道:“长叙有没有写信回来?”

  “这倒没有,我们也不曾写信过去,都是大老粗,也不认字。他们在县城过好日子,我们也不好写信去打搅。”

  儿子都成家了,俗话说成家立业,现在正是立业的时候,他们做父母的关心关心是应该的,但他跟梁素什么都不知道就不去给儿子添乱了。

  儿子是秀才,他懂的东西比他们多了。要是再端着长辈的架子去说话,那就惹人厌了。

  宋业也是经历过儿子这个阶段,自然有感触。

  “我们把日子过好,照顾好自己就是不给孩子们添乱。”宋业说。

  许孙正说 :“亲家的话有道理。”

  两个人闲聊一阵就回去。方大娘找许孙正是有事商量。她家方灵年纪到了,正是相看的时候,这一来一去方大娘看上了许媛家的儿子,也就是他外甥。

  他那妹妹心高气傲的,嫁到水波镇上去了,跟妹夫经营的铺子也还不错,哪想找个儿媳妇从乡下找。

  方大娘的算盘怕是不行,但乡里乡亲的,他还是要去带句话。

  方灵看着是一个好姑娘,村里有许多年轻汉子也还不错,找个好人家还是容易。

  许孙正心想,不过最好的汉子已经被他们家挑走了。

  晚上许孙正把方大娘的事告知曹琴。

  曹琴:“这事不好办,你就去给妹子传个话,别的话不要说。”

  许孙正点头:“我知道分寸,要我说村里的年轻汉子也不错。”

  曹琴放下针线活:“女子跟哥儿都想找个门楣高的相公,我能理解。当初我们跟知辞跟知昼相看的时候,还不是觉得该找个顶好的夫婿。”

  “谁想自家女儿,哥儿嫁过去过苦日子。”

  曹琴这话许孙正也认同。虽说知辞还没有跟谢淮川成亲,但他是知道的,谢淮川在隔壁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儿郎,如今听知辞说在军营里有了官身,这孩子去军营时才十六岁,一个毫无身份背景的人做成官了,一定吃了不少苦头。

  “我反正就去带个话,其他的事就跟我没关系。”

  他们是不必担心儿子的婚事了,两个儿婿许孙正都喜欢,要是谢淮川能早点回来,他心里就更欢喜了。

  男儿是要重事业,但也要成家啊,何苦让哥儿一直在村里等着。

  他们又说点闲话就睡了。

  齐山村的人村民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上说闲话的人就多问几句,之前宋长叙跟许知昼刚去县城时,村里的人还要谈论呢,每回端着碗出来就是边吃边说,时间久了,他们就不说了。

  家家户户都忙起来了,没有那么多闲心了。

  还是家里的田地最重要。

  方大娘从许孙正那处得了信,她心里失落一阵,方灵却是松了一口气,“娘,我们就在村里找个可靠的人家就好了,不必去攀高枝。”

  谁知道攀完高枝以后是过什么日子,方灵以前心里还有傲气,现在觉得找个可靠的汉子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成了。

  方大娘:“我的儿,你长相秀美,贤惠能干,怎么就不能配个好人家了。”

  方灵摇头:“娘,我这样的女子多的是,更何况他们镇上的人就想娶个镇上的人,我找个村里的也好。”

  方大娘:“早知道为娘就该早几年跟宋家定亲了。以前梁素还问过我,但我想着以后还有更好的选择,再加上宋家还有一个和离的哥儿便没有答应,现在反倒便宜了许家。”

  方灵不知道跟宋家还有这样的渊源,想到此处她心中一黯。

  她勉强笑了笑,“是我自己没有福分,强求不得。”

  方大娘又说了什么,她已经听不清了。原是羡慕许知昼,现在得知这件事,心中情绪更加复杂。

  她长这么大未曾去过金河县,如今哪怕嫁人后也能去看上一眼。

  应该是这样的,方灵表面上跟寻常一样,夜里回到屋里蒙着被褥,狠狠的哭了一场。

  .

  夏天转瞬即逝,宋长叙早起读书看见叶子黄了,县学放假,他在屋里读书。

  许知昼推着推车走了,宋长叙还是会抄书,许知昼一个月赚的钱可观。有了罗双对衙役说的话,小摊也没面对什么地痞流氓了。

  宋长叙推开窗户,看见树叶飘落,他转过目光手持书卷。

  读书的日子枯燥无聊,偶尔有些心思漫上心头,他就提笔写文章。

  下午谢风约他们去游船。昨夜就跟许知昼说了一声,到时辰宋长叙就走了。

  谢风包了整个船,宋长叙走进船舱,有人弹着琵琶,有人跳舞,葡萄,美酒,美人,还有美貌侍从在身后扇风。

  一副纸醉金迷的场景。

  程茂学就着舞姬的手喝了一杯酒,除了喝酒外他没有动手动脚,只是一种雅趣。

  罗双不喜欢有人在一旁打扰自己,他的位置跟谢风挨着的,看见谢风被人劝着喝了不少酒,就私下用手敲了敲他的腿提醒他不要失态。

  作为东道主率先就吃醉酒了,这像什么话。

  谢风收敛几分。

  宋长叙寻了一个空位坐下,有舞姬送上美酒想要喂他。

  “不必,我自己喝就好。”宋长叙客气拒绝。

  舞姬不作强求,谢公子时常叫她们来跳舞弹奏琵琶,坐席上的书生都是正人君子极少会当面露出不雅的姿态,就算是真有心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上,他也不敢乱来。

  在金河县黄家和罗家有重要的地位,但陈郡谢氏在天下都是闻名的世家大族。

  跟谢风攀上关系有的是好处。

  谢风一看几个好友都在,人来齐了。他拍拍手,舞姬和弹琵琶的女子行礼退下,一个娉婷的哥儿拿着一把琴走进来。

  他只卖艺不卖身,一曲难求。他坐下低头抚琴。

  一派的奢靡缠绵立马化作了青山流水,古琴铮铮。

  书生们摇着扇子欣赏起来。

  宋长叙听着也好听,他边听边吃桌上的小吃。

  谢风说道:“这次邀各位来游船就是品品好风好水,再品一品这琴。”

  有公子调侃道:“谢兄忘记了最重要的,我们来此还品了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莲哥儿起身冲着那公子福身表示感激,又坐回去继续弹琴。

  宋长叙默默吃东西:“……”

  原来他们学《诗经》还能这么用。不是,县学教《诗经》就是让你们这么用的。

  谢风:“这样的好山好景,诸位何不赋诗一首?”

  “谢兄此举甚好。”

  宋长叙:“……”

  宋长叙放下手里的点心,我就知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