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想象了一下那鸡飞狗跳的画面,没忍住笑出声,连忙抬手捂嘴。他拉了拉宋青禹的袖子,小声分享了这则“今日乐闻”。
宋青禹闻言也笑了起来,摇了摇头:“周先生……确实不易。”
……
山脚,检票口。
赵支书与孙飞沉早已等候在此,迎接市电视台的采访团队。
队伍约七八人,除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主记者潘玉衡、两名沉默专注的摄影师和一名埋头记录的实习生小刘外,还有两家本地网络媒体的记者,以及镇上宣传办负责对接的李副主任。
寒暄介绍过后,孙飞沉言简意赅,迅速掌握了主导权:“采访地点安排在村会议室,诸位请随我来。”
“好的,麻烦孙助理了。”潘玉衡笑着应道,心下却暗自惊讶。这助理的气场和气质,还有这控场能力,绝非寻常人物。而更让潘玉衡心惊的,随后的沿途见闻。
生态停车场内数量不少的豪车,来来往往虽然低调却气质不俗的游客,以及那一群明显接受了专业培训的本地村民……作为深知兰家村过往窘迫的市台记者,潘玉衡看得内心无比震动。从前市里开会常被点名的落后村,何时有了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规划、这细节、这氛围,背后定然有着极高的运营水准和强大资源。
一旁的实习生小刘一边记录着“日均限流2000人”、“门票200”、“住宿最低5000起”的价格牌,一边在内心疯狂吐槽:“卧槽?这价格抢钱啊?这穷乡僻壤的……真有人来?”他完全无法理解那些看似非富即贵的游客,只觉得这年头真是人傻钱多。
一行人各怀心思,很快来到了临时布置好的采访间。
兰叶与宋青禹已等在屋内。两人皆是一身洁白挺括的实验服,口罩遮掩了大半面容,只余两双沉静的眼。一个温和平淡,一个温雅清贵,即便未见全貌,那份卓然气度也已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
为表礼貌,兰叶和宋青禹短暂摘了下口罩示意。在场的摄影师们已经提前得到孙飞沉的提醒,皆默契地移开了镜头,没敢拍脸。
赵支书笑着介绍:“几位久等了。这位就是我们‘山野兰居’的创始人,兰叶兰先生。这位是特聘的生物学专家,宋青禹宋先生。”
兰叶微微颔首,声音清润:“各位好,辛苦。”
宋青禹亦略一颔首,姿态疏离却并不失礼。
小刘看着两人过分出色的外貌,内心的偏见更深:靠!果然是靠脸和噱头炒作的吧?
简单落座,镜头灯亮起。
潘玉衡尚在斟酌如何开场,小刘已迫不及待地拿出录音笔,按着来时接受的“叮嘱”,抛出了那个预设了答案的问题:“兰先生,恭喜‘山野兰居’度假村开业。我们了解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县里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政策审批和初期规划上的关键指导。您能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感受吗?领导是如何为您排忧解难的?”
意图过于露骨,几乎是将“摘桃子”三个字写在了脸上。
空气瞬间凝滞。摄像机的红灯还亮着,却仿佛录进了一片真空。
兰叶未置一词,只是指尖在白大褂袖口上轻轻摩挲了一下,端起水杯,嘴角噙着一丝极淡的、仿佛看穿了什么的玩味笑意,目光平静地转向潘玉衡。
宋青禹更是连眼风都未扫过去,只微微抬眼,淡漠的视线落在潘玉衡身上。
他这一眼扫过来,明明没什么情绪,潘玉衡却觉得后颈皮一紧,仿佛被什么极有分量的东西无声碾压下来。潘玉衡脑子飞速运转起来,宋青禹……这名字他绝对听过,到底是谁!
老村长脸上的笑容僵住,县里什么时候支持过?!一些嫌弃兰家村拖后腿,连每年发贫困补贴都要一拖再拖!
赵支书更是气得肝疼——他都明确拒绝八百遍了,那傻逼居然还能买通记者来硬贴?!靠!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潘玉衡思忖的视线无意瞥到孙飞沉,蓦地一顿,终于想起了宋青禹是谁!他心里顿时一阵天雷滚滚,直把那个乱打招呼的县领导和这个没眼力见的实习生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妈的!
张副主任那个蠢货!摘桃子摘到阎王爷头上来了?!
刚才他就觉得孙飞沉这名字耳熟,气场也不像普通助理……此刻电光石火间猛然对上号——这哪是什么孙助理,这分明是宋青禹的左膀右臂,宋氏生物的实权副总,孙飞沉!业内号称“执行官之下第一人”的那位全能特助!
而能让孙特助恭敬陪同、还穿着同款白大褂的生物学专家……除了那位神秘的宋博士本人,还能有谁?!县里那个傻逼居然想弱化宋青禹师弟的功劳?还想揽功?这特么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吗?!
这他妈都不用宋青禹动动手指头,只需要说一声,别说他一个县领导,就是省里……
潘玉衡背后瞬间冒出一层白毛汗,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厉声打断小刘:“小刘!闭嘴!”
他不由分说地拿回主动权,转向兰叶和宋青禹时,语气变得真诚而专业:“兰先生,实在抱歉,实习生经验不足,让您见笑了。我们更想聆听您作为创始人,这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比如,最初回村创业的契机?遇到的最大困难?又是如何培育出‘雪影春眠’,并一步步克服技术难题,最终带动全村发展的?”
潘玉衡这问题精准、深入,完全将话语权交还给了兰叶本人。
小刘被当面训斥,脸涨得通红,羞愤地低下头,再不敢多发一言。
兰叶与宋青禹对视一眼,心下明了——这才是真正来做事的。
接下来的采访顺畅无比。兰叶的回答条理清晰,语气平和,从筹资修路、村民动员,到生态理念、未来规划,逻辑缜密,格局开阔。宋青禹只在旁安静陪伴,偶尔在兰叶对某些本世界细节略有疏漏时,才自然地出言补充一二。
潘玉衡听得连连点头,不时追问细节,眼中光彩愈盛。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远超预期的、极具深度和正能量的绝佳题材。
等再品尝了“山野兰居”的农副产品,又去兰场等地拍摄,采访几位游客感受后,潘玉衡心中更是不住摇头感叹。有些人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就“山野兰居”这前景,那人只要老老实实混满任期,履历就能添上一大笔,非要自作聪明想独揽功劳,也不担心把自己给撑死了!
小刘也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七彩小番茄,清甜爆汁的滋味在口中炸开,与他先入为主的想象截然不同。他猛地一愣,随即把头埋得更低,心头那点不甘被彻底冲散,只剩下不安的预感——他好像……真的闯祸了。
“兰先生,宋先生,今天真是太感谢二位的配合了!”直到下午四点,采访才全部结束,潘玉衡起身,态度比来时更多了几分敬重,“如果一切顺利,电视新闻预计会在下周五晚八点的《本市新闻》栏目播出。至于市里最终的评选和颁奖仪式,时间上我暂时没法给您准信儿。但请您放心,一有消息,我必定第一时间联系您,届时还望您务必抽空,我们再做一个更深入的专题报道。”
说完,他又看向旁边两位本地网络媒体的记者,语气随和却带着提醒的意味:“至于新媒体这边的报道进度……”
那两家记者立刻识趣地接话:“我们这边很快,稿件和视频粗剪预计明天就能完成。刚才我们已经和孙助理交换了联系方式,成稿后会第一时间发来请贵方审阅。”
做记者的,最重要的就是眼力见。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潘大记者那番急转直下的态度,足以让他们明白眼前这两位及其代表的“山野兰居”,绝非凡俗。称呼也不知不觉从“你们”变成了恭敬的“贵方”。
兰叶等人对此表示感谢。老村长和赵支书还特意给每位记者都准备了一份精致的山货礼盒作为纪念品,既是对他们辛苦工作的感谢,也蕴含着希望他们能公正报道的期待。“山野兰居”如今虽不缺热度,但能有官方媒体的正面背书和支持,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