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11)

2025-09-28 评论

  但即使这样,这些人依旧是朝堂中的新人,以至于鹤仙登基后在日记中写道想要废除丞相制度。】

  什么?元泰帝被废除丞相的想法弄得一个激灵,儿孙太废后面的含义都不得不暂时放下思考,那可是丞相啊!

  好在只是想要,而不是真的废除了,我的儿啊,丞相你不喜欢,你自己想办法换个喜欢的嘛,废除丞相制度,哪儿还有丞相给皇帝背锅,维系君臣之间的纽带啊?而且你忙得过来吗?你就你那懒散的性子?朕还不清楚你?

  【在太宗日记出土前,不少史学专家推测,弘德朝第一次大规模主动对外出兵,鹤仙密令灭国屠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群臣一个下马威,方便推行新政,不然无法解释为何一生仁德的弘德大帝会如此行事。】

  “屠什么?”

  “什么国?”

  灭国屠岛,若是所料不错,不就是屠了一个岛国?

  武将还好,反正有军功就行,文臣一个个的,哪怕是老尚书们,都一个个摇摇欲坠的,尤其是两位丞相,看起来快要碎了。

  “不是圣天子吗?”

  “开疆拓土的圣天子,不应该是对外施以王化吗?”他们文臣,其实很懂变通的,也不是反对扩张领土,只要天子有能力,国库能承担。但是吧,屠国又是另一个性质了啊,我们是礼仪之邦啊殿下!你想要收权,咱们慢慢拉扯啊,谁不是这样来的?您损伤自己和我朝的名声算什么回事儿啊!

  【别说屠国,屠城都是令人诟病的,偏偏鹤仙如此做了,可见当时他的环境有多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鹤仙哪里来的人,能让鹤仙如此信任,直接交予屠国的密令呢?要知道一旦提前被其他人知晓,能不能发兵,都还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这一期,我们从几个代表人物,来分析鹤仙前期是如何挖掘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与心腹的,而这期的代表人物,均与黄河一案有关。(特别提示:昆将军与林相等人不在此列,他们属于提前批)】

 

 

第8章 武定侯(1)

  昆将军?是小九口中的昆石?

  林相?目前他的两个丞相和前丞相,可都没有姓林的,小九手下姓林的,难不成是那个林朗?

  【既然都讲到武定侯了,那我们就从武定侯说起。】

  满朝公卿不由自主点头,没错,就该这样,讲清楚点,怎么就到了要屠国这种地步。

  【武定侯许本,原为被逼上梁山的山匪。】

  【“百姓对朝廷信任,故能有血书进京告御状,被逼反走入歧途的山匪,同样对朝廷抱有期望,故而愿意护送二柱,但他们的信任却正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他们需要朝廷的态度。”宁王对元泰帝如此说道。

  作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又有护送王二柱之功,许本被招安,封正六品昭信校尉,二当家方舒安,任正七品房县知县。】

  众人思索着这两个职位的用意,对朝廷而言,出兵镇压不难,的确不用封太高的官职,但官职向来不会随意乱封,一般虚职就行,这两个职位……

  【招安任务是鲁王去往山东,大多都是一个山头的打散,互相分开,给个虚职或者低阶编制,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么许本与方舒安特殊在哪儿呢?方舒安,被安排在了房县做父母官,房县是哪儿,在湖北郧阳府,郧阳府知府是谁?林朗。】

  【林朗,举人出身,灵霞观与鹤仙初遇,相谈甚欢,林朗举官郧县知县,如今已升任郧阳府知府,更是在弘德一朝,丞相汪洪倒台后,便连任二十四年左丞相,在任期间无一疏漏。】

  多少年?

  官员惊呆了,老天爷,你不是说宁王殿下登基后讨厌丞相讨厌得要死吗?合着只是讨厌丞相不是自己安排的?

  可你这24年是不是太久了?弘德一朝好像一共才四十七年吧,他一个丞相占了一半?凭什么啊!

  还在郧县的林朗同样震惊了,随即感动得落泪,殿下待他,当真至诚至信,他何其有幸,能得殿下关照。

  姜衡则是立马做出决定,林朗得回京了,地方基础的经验林朗已经不缺了,现在缺的是与众多官员势力周旋的经验。

  【林朗是鹤仙一手提拔的实干型心腹,将方舒安放在房县,何尝不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是用是教是抛,主动权全然在鹤仙手中。】

  还没有逼上梁山的秀才方舒安,彻底松了口气,稳啦!都混到编制了,他肯定会好好干的!他是断然不可能乱来被抛弃的,去皇城,现在就去皇城!他要去找他的陛下了!

  “娘!我们快收拾细软,投奔宁王殿下去!”不要小瞧一个山东人对编制的渴望啊!

  【那许本呢?许本进了京,却没有被安排任何差事,许本被放置了。】

  其他官员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在他们看来这很正常,毕竟山匪出身,总得观察观察,杀一杀锐气。

  唯有姜衡,脸色陡然怪异了起来,不是这阿婆主是演都不演了吗?不正经,一点也不正经!

  【带他到皇城的鲁王就像是完成了任务,扔给他一个住处便全然不管后续,许本茫然后,先是通过家丁了解了情况,而后来到宁王府拜谢宁王,又询问了一番王二柱的消息,得知王二柱因家中无人,宁王感慨王二柱忠勇,如今在宁王府鉴正堂学习。】

  不少官员摸着胡须点了点头,还有点脑子,知道拜码头,也没有拜错。

  【这鉴正堂是何处?黄河一案后,鹤仙在日记中感慨,为何前秦以前,能有都江堰,灵渠等传承千年的水利设施,到现在,怎么治河治水的人才越来越少了呢?

  于是,鹤仙决定自己培养人才,全方面授课,根据学生天资,再挑选方向进行专业培养。元泰廿二年,在宁王府原本供戏班子识文断字的基础上,又增设鉴正堂,由宁王亲自整理或撰写教材,左长史胡少卿做先生,教授天文,历法,地理,农政,兵法,算学等各科内容。先通学,后根据各人天资进行专精,相较于国子监而言,学习范围更广,但招新更单薄,也更低调。】

  “天文历法?”

  “地理农政?”

  “兵法算学?”

  “殿下亲自编写教材?”官员齐齐看向袁老尚书。

  袁老尚书已经不是以前的袁尚书了,老尚书仍旧一派风轻云淡,半点没有当初仰卧起坐的惊慌,“看老夫干嘛?殿下课业都是表达了思乡之情,老夫怎么能知晓殿下的进度?”

  谁知道殿下偷偷学了什么?不过殿下爱修道,了解天文历法地理,合情合理,就算不懂,殿下也还有钦天监可以薅。

  钦天监,众人面面相觑,“我们……没有给殿下讲过家学吧?”

  “怎么可能,哪怕是殿下,也不能插手我们钦天监,殿下根本没来找过我们好吧?”

  【许本得到消息了,然后……走了,对,就是走了,还是跑走的,据后来武定侯自己回忆过去,说:平生最怕读书了,宁王府简直可怕得很。当然,这也是他最后悔的一次。】

  啊?

  这一出反转,差点折了大臣们的老腰。

  “武夫!武夫!”

  就连武将都差点没忍住想骂人,他们武将只是莽,不是真的文盲,也不是真的傻,这武定侯,年轻时就这样?

  【还是宁王的鹤仙是怎么做的呢?让人带着许本在皇城吃喝玩乐潇洒了一个月,纯玩儿。直到许本自己再次来到宁王府,向宁王请教,自己怎么还没有任职。】

  【鹤仙不答,只反问,“任职?你是以什么身份,来询问本王呢?”许本迟疑片刻,不确定道:“臣,昭信校尉……”

  “哦?你既要以朝廷命官的身份来询问,那许校尉,请问,你这一个月,在做什么呢?”】

  先被殿下派去人带着吃喝玩乐,再被腐蚀,然后被罪魁祸首问责。一众老狐狸眯了眯眼,已经看到了结局。

  【“本王看中你,故而请旨将尔等招安,但你忘本得很快呐,许当家。”】

  “这绳子一松一弛,殿下这是在把许本当狗训呢。”李延爻和其他两兄弟碰了碰酒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织鹊 宫廷侯爵 爽文 直播 朝堂 剧透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