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灵光一闪,“为了海贸?”
“对,不过还不止。”姜衡给两位兄长上茶,虽然老七一脉出了个废帝,但这辈子显然不可能了,自家兄弟,该用还是得用,“户部拿钱是难,但郑侍郎好歹尽职尽责,让两位兄长进户部,一个是为了之后的海贸,还有一个,便是农业方面。”
两兄弟对视一眼,有些不可置信,“太子是想从户部挖两面墙?”户部不得气哭啊,这可是被接连分权。
姜衡坦荡得让赵周二王觉得,他们果真还是脸皮薄了,“二位兄长此言差矣,海贸是给国库创收,户部只有高兴的,有了收益,分割一部分权力出来,成立农部,这是利益置换,很公平的。”
天幕既然说了他给农业大才周均大司农之职,大司农,总不能屈居尚书之下吧?
作为一直上朝听政,但没什么实质性差事的两位亲王,猛然得到了一份太过沉重的差事,咬咬牙,干了!
赵王:子孙是蠢的,还得老子我亲自上阵打好关系!
周王:上面有七哥顶着,七哥上面还有太子,太子上面还有父皇,干就完了!
“有经济方面拿不准的,可以和苏斌商量。”苏斌,世代从商,从小就对商业方面耳濡目染,再半系统性学习一番,自己就进化了,如今正好跟着七哥八哥一起打包去户部实践。
鲁王也没有闲着,被姜衡扔进了工部,不用说,为了造船相关,“有不懂的,去问工部右侍郎吴庆,别闲着。”
这还不止,“再趁机瞧瞧工部的武器,我有些想法。”
鲁王眼珠子一转,小声提醒,“哥你跟父皇报备了吗?”
“收起你的想法,现在没那么多钱多线并行,只是让你有个数,注意一下这方面的人才。”
鲁王这才放心,九哥还是有数的,各方面,嗯!直到看到小十一都被安排进了都察院。
“十一还没满十二岁,你这……”饶是元泰帝都被太子压榨童工给惊呆了,咱们真不至于这么缺人!
“过年了,满十二了,东汉十二岁的皇帝都算年长的了,只是去都察院学习,不碍事!”他都忙起来了,兄弟们怎么能休息呢?
元泰帝想了想,觉得太子还是太严厉了些,自己得做个慈父,“去翰林院学习!”
去翰林院那就真成学习了,不过十一的性子本就君子端方,去翰林院也一样,不用考虑太多移了性情,“那也成。”
至于十二瑞王,和一众年岁相差无几的皇孙,以及赵阳,则一起在正式开课的鉴正堂读书,都别闲着!
当然啦,天家父子也不是周扒皮,没有忘了一直加班的朝臣们,“年终奖”还是多发了不少的。
现在,是属于卷王的时代!
便是今年的恩科,也比历年竞争都更激烈,二甲的前十名,放在之前任何一年,都是可以进一甲的。
“你们也是好运,如今朝廷任务重,正是缺人之际,你们这才能一来就跟着实践,一个个的,可别想着偷懒,后面有的是人等着进步。”
缺人是缺人,老大人们历年以来嫌弃的态度也是一样不改的,再有才,刚进朝堂,都是新兵蛋子,要学的地方多了去了,进士,朝堂最不缺的就是进士。
官场的小年轻们哪儿知道这些套路,纷纷埋头苦干,自愿加班,争取早日入上司的眼,早日进步。
老大人们终于能轻松了一点了,“还是年轻人精力好啊。”
“是啊,我这把老骨头,这段时间可遭罪了。”
“这样,咱们也多年好友了,我受受苦,帮你分担一些。”
“滚犊子,真帮我分担,你分几个人给我用。”
“那还是算了吧。”
上上下下这一卷,就卷到了四月,天幕才终于又有了动静,距离上次天幕,已经整整五个月了!
第27章 第五期视频
此时的京城,外表看不出什么,内里已经大变样了。
自京兆府尹换成了林朗,天幕又透露出了“宁王”对百官的纠察,林朗便逐渐放开了手脚,御史们胆子也大了起来,就连京城中的百姓,也在有人开了头告状后,自发行使起了“监督”之权,可谓一片欣欣向荣。
至于谁开的头告状,别问,这不重要。
不仅如此,年后,姜衡对邸报进行了更新,将朝报,条报,杂报等合成为“大梁周报”,周这个概念此时还没有普及,但没关系,按照一周一次的频率售卖,慢慢就习惯了。
大梁周报,将朝廷官方性文件,皇城当周热点商业活动,民间小料,广告,招租位等集齐在了一起,由万斐进行负责。
据说当时杨春强烈反对,“殿下,交给他负责,周报怕不是要变成造谣的地方了!”
可惜,姜衡就看中了万斐,但杨从茂所言,也不无道理,于是给万斐增添了几个审核进行监督。
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如今皇城中,购买大梁周报的风气已然形成,民间也有不少私报效仿,但质量是万万比不上的,更没有官方防伪标识。
为区分正版与盗版,姜衡决定,在正版大梁周报上,印有天幕出品的“元泰帝”Q版形象,此举得到了姜家众人的大力支持。
元泰帝象征性的反对了一下,反对无效,也就随儿女们去了,虽然不太庄重,但没准这形象能流传千年不是?虽然不威严,但也是流传下去了啊!
在这样的氛围中,皇城中向外做周报生意的商家是最希望天幕再次更新的,哪一期天幕,不是满满的素材啊。
终于,在春衫薄的四月,天幕久违的发出了响声。
北地,随着天幕再度发声。
“儿郎们!天命在我大梁!我大梁,必胜!”
“必胜!必胜!”
伐北之战,气势如虹,他们的目标,已经不只是收复土默特,土鲁番,袄儿都司,而是恢复大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
秦国公作为主帅,信国公世子龙虎将军彭瑞,晋王姜衎,杞国公主姜瑜,郑国公主姜珊随军出征,五十万大军伐北,此战,不仅要胜,还要大胜!
【家人们新年快乐,阖家团圆,新的一年发大财呀!】
“新年快乐?这都四月了,这阿婆主记错时间了?”
“天界的时间不一样?”
“什么天界不天界的,不都说了是后世吗?之前前几期感觉时间也对得上啊,这咋了?”
民间如此,钦明殿外的君臣也纳闷呢,这后世阿婆主,睡懵了不成?
姜衡也不解,就算是存货,也不至于不改一下开场白吧?
“先记下来,之后再对比看看。”
也只能先这样了。
【是不是没想到过年还有更新?没办法,好不容易放假,一出门走亲戚就被催婚,阿婆主干脆就以加班为名,在家给宝子们剪视频了,看见阿婆主这么辛苦了,大家是不是该有一键三连安慰安慰?】
“催婚?”郑无疾十分诧异,“婚还需要催的?”不都是早早家里就给相看,年龄一到,就成婚的吗?怎么还需要催?还要躲催婚,家里长辈在干什么?孩子都管不住的吗?
然而郑无疾话音刚一落地,就迎来了四面八方的视线,尤其是元泰帝的死亡视线,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在家说一不二,你倒是把太子给说服啊!
郑无疾瞬间清醒了过来,尴尬得不行,年纪大了,忘了太子就是一个例子了……
同样被注视的太子本人没有半点不自在,甚至颇为骄傲地抬了抬头,这阿婆主还要躲,没他有本事!
至于一键三连,那是什么东西?下次一定!
【说真的,那些催婚的话术,背都会背了,该不该结婚了,我一个当事人,我还不知道吗?】
“这婚姻,父母之言,媒妁之约,小孩子家家的能懂什么?我还以为这天幕后的那阿婆主是个大本事的,合着还是个和家里闹腾的小孩儿啊。”
“还是年轻了,咱们做父母的,吃的盐比他们走过的路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