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49)

2025-09-28 评论

  这唠嗑间,就被姜衡给听到了。

  姜衡也不拘身份,从几人背后冒出来,接嘴道:“天灾虽然过去了,但乡亲们还没有回家呢,我会在山东境内再待一个月,让诸位乡亲,能尽量早早归家,回归正常生活。”

  这可吓了人一跳,赶紧跪地行礼,连姜衡说了什么,都没太听清,生怕背后讨论太子被怪罪。

  姜衡当然不至于生气,还有些尴尬,顺势将挨着自己最近的老人给扶了起来。

  老人看着自己满是褶皱还有些脏污的手,再看姜衡养尊处优指甲内都干干净净的手,本能就想将手抽回来,姜衡放了老人家一只手,却双手握住了老人了另一只手,安抚道:“老人家莫怕,我今天是来宣布好消息的。”

  周边的百姓早就注意到了这儿的状况,纷纷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点消息。

  只见姜衡扬声道:“乡亲们,天灾已经过去,但朝廷不会就此扔下诸位不管,孤已经奏请陛下,这次黄泛区域,减税三年,免除徭役一年,具体政令,待朝廷下达,均会一一告知诸位。”

  百姓们瞬间关注到重点,减税减多少,他们还不清楚,反正天灾后的常规措施了,倒是后一项,“太子殿下,真的免除徭役一年吗?”

  是啊,只一年。

  “自然,若有官府来征调,你们就说,是太子亲口说的,免一年徭役。”

  “殿下大德!多谢殿下,多谢殿下啊!”

  “谢谢殿下,谢谢殿下,您大恩大德,您是大大的好人呐……”

  “这都是朝廷应该的,乡亲们放心,天灾都过去了,没什么是不能过去的,我知晓故土难离,所以这段时间,官府会和王家,孟家等积善之家一起,帮大家将被摧毁的村庄给建起来……”

  姜衡再一次融入群众之中,孟孙丁三家远远站在一边,有些不太明白今儿个太子叫他们来干什么。

  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官府的人慌慌张张地跑来。

  “不好了,不好了!”

  昆石挡在太子身前,不怒自威,呵斥道:“殿下面前,浑说些什么,雨过天晴乃大吉,岂由尔等乱说!”

  衙役却仍旧一脸慌乱,半跪在地抱拳道:“殿下,小人没有胡说,黄河——黄河水中浮现了一具血色泪痕的石头人像,背后还有字!”

  众人瞬间大惊,太子更是神色凛然,急促问道,“都有何人看见了?那上面写的什么?”

  孙平一把拉住想上前的两个世兄,脸上的骇然已经变为平静,对他们摇了摇头。

  他们冷静下来,方才发现,若不想闹大,太子就不该当面问。

  “当时我们正在清理河道,周围的人都看到,石像上面写着:‘德不配位天垂泪,偷天换日圣人悲,痛兮,哀兮,文脉遭窃兮’。”

  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孟孙丁三人手都有些抖了起来,孙平更是难以置信,他猜到了太子要对孔家出手,可太子这出手,是不是,太果决了一些?

  “报——”

  好巧不巧,又有人赶来,“报——启禀太子殿下,孔庙孔圣人像垂血泪——”

  孟怀书身形一晃,就在孙丁二人生怕他摔着了要扶着他的时候,孟怀书却站得稳稳的,声音已经听不出来是害怕还是激动:“儒家圣人后裔,不容有失,儒学道统,不容玷污,我身为孟氏子孙,责无旁贷!”

  说罢,大踏步向前,太子殿下,我孟怀书来助你!

  孙丁二人面面相觑,孙平神情却有些复杂,“是吗……”石像上可是文脉,你儒家就能代表天下文脉了?

  “我兵家,也不是不能掺一脚。”遂亦上前。

  丁俊咬牙,“我丁家,岂能不分一杯羹!”

  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混战,这学术界,想来也是要精彩起来了。

 

 

第32章 过渡章节

  安王盯着手里的传信看了半天,脑子宕机了至少一炷香,才缓缓抬头,眼神飘忽,这就是小九不选择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吗?

  这一招,拿来造反都是适用的,小九还真是学得杂,惯会灵活运用的。

  看看上面传来的进展,到现在已经传成了:

  这次暴雨和黄河之灾,都是因为前朝末年战乱中,孔圣人后裔被人李代桃僵,窃居圣人嫡系,德不配位,故而几十年间,孔家抛去风骨,忘却圣人教诲,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以至民不聊生,圣人蒙羞。

  好在未来的圣君亲临,故圣人泣泪以相告,太子殿下自当为圣人清理门户,还圣人清誉,还百姓冤屈。

  “小九在曲阜,在孔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抄了孔家,还临时召集山东世家子弟,搞了一个以儒家经典为主题的清谈,结果孔家后人醉生梦死成习性,学问实则一塌糊涂,或许是为了孔圣人之名,所有世家,都认同了现在这群孔系,乃是窃贼。”

  至于有没有兵马的原因在,这个不重要,反正有孟子后人愿意填补一二。

  孔家家主只得换人,但,孔家也就这样了,还得谢谢太子明察秋毫,替他们赶走冒牌货呢。

  元泰帝看似平静的叙述,实则心里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德不配位天垂泪,偷天换日圣人悲,痛兮,哀兮,文脉遭窃兮。直接将这次暴雨和黄河之患安在了孔家头上,你们不是将圣人吹上了天,每次拿出圣人之名,便无往不利吗?那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呢?釜底抽薪,直接否认了他们圣人子孙的正统性。

  还是在水患之后,太子民心正浓,世家正蠢蠢欲动,天命加身于己的时候,快,准,狠,孔家遇上他,算是倒大霉了。

  可现在问题是:

  “朝臣知道了吗?”安王有些死了地问道。

  “先给你看了。”

  “……”安王深呼吸,“小九才是太子,我一个废太子,不合适。”

  “但是朕头疼,以我对小九的了解,他后面肯定还有招,毕竟现在还不算天翻地覆。”所以不适合第一时间给朝臣们看。

  “您就随他折腾呗,说得您拦得住一样,朝臣不就是拿来用的吗?”自从不当太子,他也是不用替朝臣考虑了。

  元泰帝一拍脑袋,“也是,被小九给弄晕头了,行了,你回去吧,朕忙去了。”

  安王:……

  继去年的招贤令后,天下文人学子再一次沸腾了。

  曲阜的清谈内容和结果已经被大肆传扬了出去,孔氏后人无一战之力已成事实,在此情况下,又有“圣”名在身的太子出面,学子们自然是相信那是假的孔氏后人。

  而现在,太子殿下痛惜连儒学之首的孔家都如此作态,难怪圣人悲夫文脉。

  故而,要在京城举办百家文会,不拘百家,不拘流派,有才者,皆入经业书院,弘扬经典,传授学说,以全文脉。

  至于这经业书院,效仿的便是稷下学宫,以孔家抄家抄出来的一半钱财,来进行修筑,也算是给孔家赎罪,令圣人安心。

  至于另一半,当然是要还给百姓。

  不出任何意料,首先响应的,便是孟家,以及兵家出身的孙家,儒家以外,有了一个孙家打头,加之书院都要修建了,再回顾前几期中圣天子的态度,太子之心还不明了?那自然会有人立马跟上,大好的时机,他们才不会错过呢!

  “你这也闹得太大了。”

  待姜衡回京,已经是九月,姜衡甚至没能赶在生辰前回京,不过好在也平安无事回了宫,只此一点,就足够让元泰帝松气。

  “那爹你就说满不满意吧?”闹大?他还生怕闹不大呢。

  元泰帝当然说不出不满意来,只能来一句,“你就作吧,昆石和延爻都快被你吓死了。”

  “我都补偿他们了,还用你说,”日常顶嘴,就没有让话头落地的道理,不过为了自己的安全,姜衡拿出一枚白玉泰山云松扳指,“这次可是我亲自爬的泰山,照着雕的。”

  “这么快?你哪儿来的那么多时间?”不是去办公的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织鹊 宫廷侯爵 爽文 直播 朝堂 剧透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