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55)

2025-09-28 评论

  “儒家弘仁教民,兵家以战止戈,法家推行公正,自当皆有圣人。”

  “那也不需要从儒家抢吧!”哪儿有连吃带拿的?荀子又不是只有法家弟子!

  这一吵,就停不下来了,逐渐变成多方混战,热闹得堪称过年。

  元泰帝看向了鬼点子不少的太子,示意他拿出个主意来,兵家也还是混战进去了。

  兵家不是有圣人了吗?不用管,反正不管哪一个皇帝上位,都不可能不用兵家。

  只是荀子到底要不要“被”跳槽,姜衡表示,百家文会可以再来一个热闹的课题了,吵吧吵吧,谁有你们会吵啊。

  “哎,殿下偏心啊。”

  下了朝,儒家的老大人们聚在一起,哀声连连。

  儒家享受了纯利千年之久,压得其他学说起不来,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看儒家的笑话,他们还能偏帮儒家不成?

  儒家少一个圣人,他们怕是巴不得呢。

  “不,无论殿下是何目的,但天幕中追封孟子成圣人是真,提议孟子与荀子为圣人也是真,也就是,若朝臣不反对,殿下真会封。”

  只不过换一种玩儿法罢了。

  “殿下对先贤,并无什么不满,不满的是当下享受先贤遗泽的‘愚人’。”

  “袁公的意思是?”

  “荀子我们保不住了,但也不能白白损失一位圣人。”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圣人之争后,荀子成为法家圣人,荀氏一族随着荀子庙进行迁族,族内的良才入了东宫。

  但在儒家的让步之中,重新拟定颜回曾子与子思的爵位封号,颜子复圣公,曾子宗圣公,子思述圣公,虽然还是公,可现在却是“圣公”,没有立马成圣,可态度也很明显了,表现好一点,“公”可能就去掉了。

  颜家曾家的后人虽然有些遗憾孟子占了时机越过他们先祖,先行一步追封成圣,但如今这样已经是极好了,谁让孔家那群人太嚣张了呢?

  家风,是得再严一些才好,否则,以这位殿下的脾性,定然是让他们实际体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

  自然,这些日子以来,这些人的实力,朝廷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只等经业书院修建完成,名师便可上任。

  当然,这期间,太子也不介意名师们去东宫带带鉴正堂的学生。

  没选上老师传道受业的,也不用着急,朝廷正是缺人手的时候,都不白来。

  这一晃,就又到了七月,天幕也再次亮了。

  【哈哈,有没有想我啊,这一期算是加更了哈,所以这一期也不会太长。】

  【我们这一期,主要是说因为变法,鹤仙前后执政风格的变化。】

  来了,重点来了,变法。

  虽然他们已经猜到了有些内容,毕竟陛下太子已经在让清丈土地了,还让他们拿出合并丁银田赋的章程来。

  简单来说,逐步废除人头税,改为土地征税模式,简化税制,减轻少地农民丁银负担,增加世家和地主等的税款,主要是后面这部分,这才是大头。

  这哪里是一两年就能施行的……

  这简直是个长期性的大工程。

  【弘德十二年,彼时鹤仙早已掌控朝堂,军队也握在手中,对外王化战略也稳步进行,又是三十六岁,在皇帝中,也算是年轻有为的阶段。】

  “所以你飘了。”元泰帝断言。

  姜衡不敢发言,因为这种句式,下面大概率就是转折的部分了,先扬后抑。

  【所以,在某一天的朝堂上,林朗突然提出,如今的税法有不妥之处,比如有的百姓已经没有田地,却仍要按照人丁交税,负担太重,又比如底下的官员,会私自巧立名目,多收税银……总之一句话,要变税法。】

  元泰帝眉头狂跳,“你让林朗主持变法?”

  姜衡心虚。

  “满朝文武那么多,你让辅助型丞相给你变法?还敢一来就动命脉?你就找不到一个敢变法的臣子了?”

  姜衡垂头。

  林朗见状,只能赶紧出列,“陛下,是殿下信任微臣,微臣辜负了殿下……”

  “你别替他说话!让他自己说!”元泰帝难得疾言厉色,是真正的生气了。

  元泰帝在这儿训子,官员眼观鼻鼻观心,看似认真听着天幕分析变法内容,实则除了负责变法那部分重要臣子,其余的都在分心听太子挨训。

  “可能我想着,潜之变法,与我变法无异吧……”

  说白了,要主持这个变法,相当于站在了所有士绅豪强世家的对立面,甚至是官僚集团的对立面,他怎么敢轻易交付给他人?

  以及,应该是他想着,兵权在手,怎么着,也算实权皇帝,不至于推行不下去。

  “呵,与你无异,那你成了吗?”

  “……”

  “我错了。”

  见太子认错,左相便立马给这对父子台阶,“陛下,太子殿下还小,天幕中又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才稍显经验不足,即使这样,殿下依旧是千古圣君。如今殿下得陛下教导,黄河后的赈灾也办得并无遗漏,可见殿下成长之快,陛下又何必苛责如今的殿下。”

  随着左相开口,其他官员也跟着夸赞陛下和太子,元泰帝也没打算真在众人面前教一些不好公开的,听了一通好话,也就顺坡下了。

  【林相能力并不差,也没有太多的势力牵扯,又有圣心,若是动的不是“人+地”,或者不一起动,或许还能成功,但一起,饶是林相也有些难以支撑。】

  【官员暗戳戳的找麻烦都还是小事,林相不会将这些带到鹤仙面前,官员也不会太过分,毕竟都是在朝堂混的,但是朝堂外就不一样了。】

  【弘德十三年,江南考生集体罢考。】

  江南考生脸色一白,如今的太子,不会对他们江南区域有意见吧?这可是得了天命的太子……

  【鹤仙表示,科举照常进行,江南不考,其他地方的考生多招便是。】

  其余各区的考生则面色一喜,这是喜事啊!

  元泰帝眉头皱得更紧了。

  【眼见鹤仙态度如此坚决,随之而来的,是江南的商税收不起来。

  既得利益者是一张网,严丝合缝,利益共同,他们可以抛出无数个不怕死的商人。

  抵制改税,抵制变法。改税法,就是为了把该收的钱收回国库,可当商人集体拒缴,朝廷能杀多少?就算杀了,这样的商人,他们随时可以再堆出来新的。】

  “你还不停下来?”

  “父皇,要是真就这样停下来,岂不是向他们低头?逼迫得了一次,难道不会有第二次?”太子还没回答,晋王倒是没忍住开了口,“要我看九弟还是脾气太好了,就该都杀咯!”

  朝臣心肝儿一颤,还好晋王不是储君,虽然弘德帝还没停下来,挺犟的,但好歹知道不能莽着杀,照晋王这样来,得把江南给逼反呐!

  “他们越这样,说明他们越怕,我做得越对。”姜衡虽然站在局势外,知道该各退一步了,但他大概能猜出未来的自己咋想的。

  都到这个地步了,天幕中,自己究竟是淌了个怎样的大雷,才能逼迫自己停下来呢?

  天幕告诉了他答案,可这代价,有些太大了。

  【朝廷要对外用兵,部分区域的军粮需要用到漕运。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要命的一耽搁,损失的士兵,可绝非杀多少人就能弥补回来的,耽误了战场,更是损失甚大。】

  【弘德十四年,建威将军李长逍带兵出征,因粮草告急,军队被困捕鱼儿海,最后虽突围成功,但损失巨大,骑兵有损三千余人,步兵一万余人,皆是军中精锐,自亲政后顺风顺水的鹤仙,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

  “呵,军粮运输,要到捕鱼儿海,漕运,驿站,甚至朝堂中央,军队内部,一个都少不了吧?”晋王杀心四起,大梁的好儿郎,竟因这些人的一己之私,白白葬送了性命!

  捕鱼儿海啊,多冷啊,能打到那儿的,都是大梁的好将士,精英中的精英,这些该死的没有国家观念的蠹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织鹊 宫廷侯爵 爽文 直播 朝堂 剧透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