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畅销小说作者(65)

2025-09-29 评论

  作者答道:“我不想活了。”

  编辑便说:“先把稿子写完,对了,这又是一百多封读者寄给你的信。”

  作者:“都拿去烧了吧。稿子?稿子一个字都没写,我以后都不写小说了,后面的连载谁爱写谁写吧,稿费我也不要了。”

  许少庭又不笨,联想到信件问题,很窘的提出自己的推测:“是因为读者来信骂他的太多,所以不愿意写下去了吗?”

  贺主编沉痛的一点头:“可不正是如此,那篇小说要是好好连载完毕,再出版成书,我估计他的稿费都能在沪市买幢小公馆了。”

  小公馆?那不就是幢小别墅了吗?

  少庭听到这句话才来了精神,再想到这里是上海,不管放在百年后还是现在,房价都高出全国均价数十倍不止,顿时两眼放光的问:“出书能赚多少钱?”

  贺主编很有点无语:“您怎么关心的是这个?出成书的话,作者能拿到多少稿费当然是要看能卖出多少册。”

  “如果您的小说能一直保持现在的水准,根据以往我们几位大火小说的销量,我想出书的话估摸着能拿到两万到四万的稿费。”

  在许少庭的脑子里,自动把这两到四万换算成了百年后两百万到四百万的购买力。

  贺主编便见这位住在三层公馆,有着间朝阳双人床大卧室,一看便是家中宠着的孩子千风明月先生,堪称是两眼放光的看着他,信誓旦旦的说出了这句话:“我也要出书。”

  “那是自然,连载到十万字左右,就可以出第一本了。”贺主编笑道,“对了,上次来的太匆忙,还没问您这本小说总共打算写多少字?”

  字数是早就想过的问题,少庭很随意的答道:“一百万字到一百二十万字之间,要是后期反响不错,写到一百五十万也是可以的。”

  贺主编当即愣住:“您说多少字?”

  少庭只好重复一遍,贺主编眼珠子瞪成了两个小写的英文字母o,一副受到惊吓模样:“怎么能写这么多?”

  少庭也被这反应吓了一跳,他心想如果不是记着这是实体连载,他还能写到三百万字不止呢。

  那贺主编岂不是要吓得……蹦起来?

  “不能写这么长吗?”许少庭心痛的改口,“那我尽量……八十万字写完这个故事,不能再少了。”

  “不是这个意思。”贺主编赶紧摇头,但神色也略显尴尬。

  他显然也是不甚笃定,只是语气不确定的回答道:“当然是先生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只是我们报纸从未刊登过这么长的小说连载,最长一部小说也只是五十万字而已。”

  “而且一百万字,每天连载两章四千字,也就是要连载二百五十天。”贺主编语气愈加委婉,“但若是小说连载过程中,口碑越来越差,报纸出于对读者负责,也是不会再继续连载大家不喜欢的小说了。”

  许少庭听得却是十分明白了:无非就是小说人气不行,管你有没有写完,就是直接腰斩的意思呗。

  不过他也能理解,后世网文很多作者不管能不能赚到钱,有没有人气,都有写到几百万字的人。

  而同样的事情,放在现在的时代和以后的时代,只要是走实体连载的路子,因为只要刊登了,作者就能百分百拿到对应的稿费,这导致长篇连载作者其实是处于被动地位。

  你如果成绩好,杂志报纸自然捧着你,如果成绩不好,自然也不愿意为此继续支付稿酬。

  所以事实上,网络的普及也间接的给创作者们提供了发表小说的平台。

  人们在视频和智能机逐渐普及的初期,便有作者担忧道:大家看视频看综艺节目更加方便,谁还会愿意去看小说呢?

  结果根据各大每年销售金榜的数据对比,读者是越来越多,十年前没有人敢全职做网络作者,十年后,网文作者也能称得上是个职业了。

  许少庭到是仅仅觉得,即使是作为“娱乐”,看小说得到体验也总是和其他娱乐方式有所不同。

  大概就像是很多人说烂的一句话:文字是有力量的。

  “那便走一步是一步吧。”少年温和的对贺主编笑道,他这房间成片阳光透过落地窗洋洋洒洒的倾斜满室,笼着少年这笑容,贺主编倒是品出了点宠辱不惊的意味。

  “好,说的也对。”贺主编便也爽朗笑出声,“车到山前必有路,未来的事情尚且没有发生,先定下好坏也只是白白担忧。”

  “也不愧是如此年龄,就能写出这样浩荡大气小说的作者。”贺主编不要钱似的抒发起自己感想,“心境能这般宽阔,反而是我该向您学习。”

  这再说下去他都成了个圣人了,许少庭连忙转移话题:“那还有作者呢?不是两个作者吗?”

  “哦,是的,还有一个。”贺主编脸色一遍,唉声叹气的可惜道,“先前那位是个新作者,我们也能理解,这一位却是个老作者了。”

  “谁知突然有一天看完读者来信,当天下午就闹起了脾气,等我们去劝他不要放在心上,人家已经去意已决,果真从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写过小说了。”

  许少庭:“也不能怪他们心灵脆弱。”

  毕竟以他接触过的大多数人来说,心态始终稳定,内心坚毅不为外物所动的人才是少数。

  贺主编苦笑:“但对我们来说,却是销量减少,还被读者找上报社扔臭鸡蛋,明明是作者不负责,结果我们也要一同承担这后果呢。”

 

 

第57章 

  “因为这两件事情,所以再收到读者来信,便要拆开先替作者把把关?”许少庭着实觉得好笑,“没关系的,我是什么样的评价都不害怕。”

  之前以知行的笔名发表《春风的故事》,他看完那些负/面/评/价,睡一觉起来也就什么都忘了。

  其实世上的道理大家都懂,给你带来负面情绪的言论,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去看,人类就是这样的生灵,我不知,于我的世界里便是不存在。

  就像是那句话,网上糟心的事情的再多,可只要网线一拔,就是恩怨再无。

  不看,不听,不知道,对我就是不存在。

  某种境况里这是愚昧闭塞,某种时候未尝不是一种处事修行之道。

  “不过总共五百多封读者来信,两百多封都是骂我的?”许少庭也忍不住发出疑惑,“这个比例也太大了点吧?”

  还有这些人吃饱了撑的吗,觉得不好看就不看,还专门写信骂作者也是闲的了。

  贺主编便道:“我们编辑部也很惊奇,不过想一想,这也并不奇怪,我倒是觉得这说明您这篇小说不是普同意义上的大火。”

  “绝对是超出我们预料的受欢迎。”贺主编很认真的解释,“一篇好的的小说只有夸奖才是有猫腻,夸的多与骂的多,有争议,才是证明这小说的人气绝非虚假,正是再真实不过了。”

  “所以更不能让您只因为些来信因为看读者来信这样的事情,本末倒置的失去写下去的信心。”

  少庭承认贺主编说的有道理,但是这做法确实不可取,很有点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但是如果站在报社角度,有了这前车之鉴,肯定是不愿意作者没写完连载就太监了。

  套用一句老话:屁股决定立场。

  这件事谁对谁错,就看你是站在谁的立场了。

  只是贺主编倒也慢吞吞的又掏出十来封信。

  “怎么又变出来这几封?”少庭接过递来的信件。

  “这几封还能看看,算是您口中所说的言之有物。”贺主编答道。

  然后便宽慰这位太过年轻的作者:“至于其他报纸杂志上的评价,也不必放在心上。”

  许少庭低头把这几封拆开看了,确实如贺主编说的那样,评价是不好的,但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是确实仔细看了小说,结合着其中剧情,指出了他小说中的病句与剧情不合理之处。

  还有一封则提到:

  千风先生,您的小说初读确是爽快,但当我读了第二遍,却又觉得这爽快只是浮于表面。主角您塑造的确实很好,但配角却过于肤浅,一个个剧情也太过巧合,我看到目前的连载章节,只想说这篇小说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真不明白这样的一篇小说中怎么就突然间大街小巷的都在看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秋疯 豪门世家 天作之合 民国旧影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