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还有我!”看着三姐的风光,杨文雨怎么可能不眼热。她爱玩了些,比起文海就少了些自觉性。不过文娟会抓着她的心里,用她喜欢的新衣服新头花……她喜欢好打扮的东西在前面引着,慢慢培养了她的上进心。参考书重点儿也是和杨文海一样的对待,还特别嘱咐杨文海多辅导她的功课,把她拖后腿的成绩提了上去,同时也让杨文海学以致用,更加巩固功课。
她的条件比杨文海还要好,懂得多了,那些习题卷子,老师讲的,不在像是听天书,看不懂,成绩也就一步步有了起色,虽然比不上杨文海的拔尖,不过在学校里也不差,可以排在班里的重点,比起前两年退学在家,只知道疯玩攀比,可是进步了不知多少!
“嗯,只要你们肯下功夫,肯定都能考进京都来的,现在天冷,年前就只能带你们去看看天安门,在附近转转。等天暖和了,到时候咱们爬长城,出去泡温泉,京都附近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够你们玩一年呢!”
说道两孩子的事情,文娟不由考虑更多,家里的教学水平也就那样,之前压下那想法,是不能揠苗助长。现在这俩孩子眼看起来了,文娟不想让他们耽搁了,稍作考虑,她不由和爹娘商量着:“阿爹,阿娘,咱们家县里的教学水平你们肯定也知道,也就能把小海和小雨走到这里,我想着干脆你们别回去了,我找人想想办法,让小雨和小海在京都入学,有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老师教导,刚好我也能就近辅导着,明年小海参考,也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文海这孩子成绩着实不错,又是个好学上进的,在家里已经有些局限了,文娟不想耽搁孩子。若是她没条件也就算了,现在她已经在京都立足,想想办法,还是能把这两个孩子都送进个好学校里,现在京都对于户口卡的还是太严,这事办成并不是太难。
“这……!”杨厚朴和杨母很是心动,看到文娟多读书的成就,对于两个小的,杨厚朴和杨母也就更添期待,文娟这样的提议,真得是让他们喜出望外,只是他们又同时担心,“这事难不难做,要是为难咱就先缓缓!”毕竟,三闺女也就才进京都一年,也不知道扎稳脚跟没有。而且,这进京了,家里可就没人管了,他们也没有户口关系,以后一家四口可都要吃三闺女一个人,给三闺女的压力,也就太大了。
所以,三闺女的提议是好得不能再好,但是实际办起来,他们觉得很不容易。
“不是太难为人的事,我这两天去打听打听,家里也宽敞,你们愿意,到时候,你们就住家里面,要是您们觉得和我们一起住着不方便,我再看看附近有没有卖房子或者租房子的,也能就近照顾您们!”这个主意,文娟早就有了念头,只是一时半会儿手头不是太松快,再加上之前也没那条件,就暂时搁浅,现在条件成熟了,文娟也就刻不容缓的提了出来。
不过,文娟想想,家里的地方,的确不够大,也就现在家里都是上学的,住着方便。她倒是可以提前考虑考虑,下一步的定居,趁着有机会就提前准备着,也算是投资。不然等以后京都放假飞涨,限购了,她就欲哭无泪也没辙了。
“哪能啊,能让这两个小的入学,就足够了,我和你爹还是要回去的,家里没人上工,可没人给咱们分粮食呢,到时候,你看顾着小海小雨就已经够麻烦的了!”他们两老又不是老得不能动弹了,哪能一直让出嫁的闺女养,两老连连摆手,他们可不能被人戳脊梁骨。
“阿爹,阿娘,你们就听我的就成了,要是你们闺女没那本事条件养你们,我就不揽这活计!“文娟笑着保证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留京
”就您们老两口和小海小雨,还把我吃不跨的。现在国家风气改变,我和飞扬投资了一款酒水生意,叫古德酒,您们回头打听打听,就知道有多受欢迎。
我自己投了些钱又以技术入股,占了三层的分子,回头忙过这一段后,飞扬把分红送过来,少没说也是万字起步,您们就放心,养您们还是没问题的!”为了让两老能够安心留下,文娟也就稍微夸了夸自己的成就,让两老知道,她是真的有能力供养他们。而且,是她自己凭本事供养,而不是挖沈家的墙角贴补。两老慢慢上了年纪,她哪里还能看着他们忙里忙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受苦受累。
“这也……!”不行,两老一致摇头,闺女有本事是闺女的事情,让出嫁的闺女帮忙照看小闺女小儿子已经是占了老大的便宜,他们两个老的那还能在这里白吃白喝,不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