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筳纪事_作者:奚图南(129)

2018-01-02 奚图南

  次日,太师沈棠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吏科都给事中陈九道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大理寺卿穆雁归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朝中诸位大臣嗅到了风向,纷纷附议。

  端王气得咬牙,只恨当年没有直接杀了程百思这大头。

  偏偏便在这时,京城的大街小巷,又流传起一首民谣来。

  “天皇皇,地皇皇。

  留此王,百姓慌。

  往西去,不着忙。”

  民谣简单上口,很快就传遍了街坊。路边踢毽子的娃娃们也能随口哼出来两句。

  民谣出现的时机如此的巧,已经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

  随着朝上风向的转变,殷季感觉到了其中的危机。

  他立刻召了华永廷等几位幕僚和藩王三卫指挥使,在王府书房通宵秘密商议。

  四周通明的烛光里,各人的眼睛因为熬夜变得通红。

  ”诸位,千日准备,成败在此一举。”华永廷坐在轮椅上,环顾左右,缓缓道,“若殿下此去河南就藩,我等半生努力,毁于一旦。前往关外的信使已经启程,在得到回信之前,殿下务必撑住朝野的压力。”

  王府新任三位护卫司指挥使孙继言,是殷季的侧妃孙氏之弟,对这位姐夫死心踏地。自从上次韩铮夜入王府,杀了两位护卫司指挥使,端王便提拔了他上来。

  孙继言道,“殿下放心,若是朝上有谁对殿下不敬,属下做些准备,假借江湖大盗的名义,暗中杀了就是。”

  殷季摇头,“若是留下痕迹,反而夹缠不清。左右不超过一个月,关外就会有消息传来。本王撑得住。“

  在座的另一名幕僚有些担心,”鞑靼自年前一战,元气大伤。就算寻到了他们的新王,只怕他们带着残兵在大漠里苟延残喘,不敢进关。“

  华永廷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谁说北上的信使去寻鞑靼了?“

  在座各人齐齐一惊。

  华永廷却是早就知道内情的,用手指蘸着茶水,随手在书桌上画出北部边境的地形来。

  “这里是参合口,北出参合口,即进入鞑靼境内。鞑靼再往西北,就是瓦刺国。” 他指在瓦刺国的王都处,轻轻点了点,“不知这瓦刺国起兵,需要多久时日。”

  殷季道,“听说都是轻骑兵,日行八百里,行军快得很,半个月就可以越过鞑靼国境。对了,继言,王府仪卫司指挥使的人选,可定下了?”

  孙继言恭谨道,”回殿下,已经定下了。此人姓尉迟,单名廉,武艺卓越,为人骁勇,在江湖上也是有名的。此人已经在路上,数日之后便可以面见殿下。“

  殷季点点头,”“武艺卓越,自然是好的。不知为人如何?”

  孙继言笑道,“尉迟廉此人骁勇善战,但是有个毛病,最是贪财好色,所以在江湖上名声不好。殿下多多的送他金银美人,此人便能死心塌地。”

  殷季笑道,“不怕他贪财好色。就怕他不沾财色。此人找得不错。”想了想又道,“此人的武艺,和沈池身边的韩铮相比如何?”

  孙继言想了想,“这两人早几年似乎交过手,在伯仲之间。这几年韩铮藏身在京城,倒是不知道近况如何。”

  “能在伯仲之间,已经好极了。”殷季极满意的起身,“今夜就议到这里。”

  华永廷提醒道,“殿下,除了京城的孙指挥使和河南的崔指挥使,尚有第三位护卫司指挥使的人选还未找定。忠义侯前些日子荐了王虎和秦大祐两位将军过来,王爷可要从中挑选?”

  殷季听了就是一皱眉,“李岁明越过越糊涂了!王虎的出身倒还过得去,秦大祐可是方响家的女婿。这种牵扯不清的背景,怎么能荐来王府护卫司!”

  在座众人却纷纷笑起来。一名幕僚笑道,“王爷有所不知。秦将军最近出了一件事,把方小国舅得罪狠了。不跟着王爷,在朝上已经无处容身。忠义侯荐他过来,大有深意。”

  这种小道消息,殷季倒是没听过的,奇道,“此话怎讲?”

  那幕僚道,“前阵子乾清宫那位大婚,秦大祐将军不是跟着方夫人回京观礼?方夫人那时已经怀了五个月的身孕,肚子都挺起来了,方小国舅整日见人就说他未来的外孙。却不料秦将军某日喝多了酒,酩酊大醉,方夫人拦着不让再喝,秦将军酒后失态,竟将方夫人拳打脚踢,肚子里的孩儿当场落了胎。方小国舅隔天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把秦将军绑去了国舅府,打得半死不活。还是忠义侯得了消息,硬闯了国舅府,把人捞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