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名的花大满脚下一个趔趄,差点跌地上,“不不不不可!万万不可啊沈大人!”他急得舌头都哆嗦了,“这儿是什么地方,堂堂文华殿啊我的各位爷!怎么、怎么能让畜生进来!”
沈池不甚在乎这些虚名头,“ 文华殿,将军苑,又有什么分别。有心向学,此地便是讲堂。花公公回头跟太后说一声,就说本官拿了只鸡给陛下授课,讲述格物之道。”
花大满脸上的表情快哭了,“沈大人,奴婢没得罪过你啊。奴婢跑去跟太后娘娘说一声,娘娘,今儿斗鸡进了文华殿!太后娘娘凤眼一瞪,奴婢脖子上的脑袋就、就要搬家了哇!”
重阳撇了撇嘴,这沈先生不说话的时候安安静静挺正常的,张嘴说起话来,比他这个皇帝还疯魔。孙庆儿已经死了,他可不想花大满也这么死了。
”算了算了,朕说说而已。“重阳挥挥手,“别去抱大将军了,继续讲课罢。 “
沈池又带着小皇帝做了几个实验,讲了几个乡野故事,撑过了两个时辰,圆满结束授课。小皇帝收获颇多,看到根竹叶就想揪下来看看,碰到个石头就要拿起来研究。沈池这个做老师的甚是满意。
待皇帝御鸾起驾了,沈池婉谢了小太监的殷勤带路,辨了方位,缓步往宫门外走去。
此时已经过了午正,一轮烈日挂在头顶,走了不多时,满身大汗淋漓。那裹胸细带勒得她呼吸不畅,走上一段路,便要歇一歇。还好头上有树荫遮蔽,旁边有水流淙淙,听了便觉得清凉。
这流水是从芍药园的湖水流出,湖泊逐渐由宽变细,流到文华殿附近,只剩几丈宽的小河,水清如碧,玉带子般环绕着大片竹林,一座石桥横跨小河,甚是风雅。
沈池忙活了整个早晨,只吃了几瓣橘子,又累又饿,坐在石桥墩子上便起不来了。
正拿袖子扇着风,忽然有个高大人影站在面前,完全挡住了头顶竹林散下的细碎阳光。
沈池抬头看去,顿时觉得嘴里一阵发苦。想跳起来跑路,又哪里跑得动。
端王殿下身为顾命大臣,不是应该挺忙的么,怎么有这个闲功夫整天盯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第二更在这里了:)
故事里讲的悬疑事儿是历史发生过的真事
第16章 艺多不压身
端王把沈池逼到了石桥墩子的边缘,避无可避了,慢条斯理地把两边袖子又捋起来,活动了下筋骨,手指关节啪啪作响。
沈池大喊,“殿下!有话好好讲!动武乃是匹夫之勇!”
“哼,沈学士动动嘴皮子,就算计走了本王的宅子和几万两银子。本王怎么敢再和沈学士动嘴皮子。思来想去,不能动口,就只剩动手了。本王在拳脚上和沈大人讨教讨教。”
沈池觉得挺委屈,“臣只是出了个主意,自认还算公允。亏了银子的事殿下应该去找辅国公才是。”
端王冷笑,“若非你前面出了这馊主意,又怎么会引出后面的事来。”
眼看那两只拳头离脸越来越近,沈池无奈举起双手,“臣不精拳脚功夫,认输还不行么。”
端王沉沉的道,“别想着拖延时间了。我那皇帝侄儿忙着去斗鸡,没空管你。太后的慈庆宫离这儿远着呢。就算有人听了消息赶去报信,等太后过来,本王这儿已经讨教尽兴了。沈学士,是个爷们儿就站起来。明儿你还要早朝,本王不打你的脸。”
沈池左看右看,这竹林里实在清静,除了端王带过来的两个壮硕太监,再也没有旁人。万般无奈,只得慢腾腾的站起身。
端王一拳就对着肚子打过来。
这一拳快如闪电,显然是练过的。沈池往旁边躲了一下,躲开了胸腹,躲不过腰,被这拳狠狠打在肋骨下面,哎唷一声就倒地上了,半天爬不起来。
端王殷季愣了愣,他这拳只是试探,用了不到三成力气。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不经打。
他心想,沈家小子心计颇深,莫不是故意装的。
端王俯下身去,盯着沈池的脸上看。只见少年光洁的额头渗出一层薄薄的冷汗来,脸色发白,眼睛低垂着,长长的睫毛一颤一颤,嘴唇哆嗦着,看起来倒像是真疼。
阳光从头顶竹林的缝隙洒下来,细细碎碎地洒在少年乌黑的长发和雪白的脸上,肌肤细腻得连毛孔都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