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沈太师说,沈先生卸了御前经筳之责,才议亲事?这样岂不是耽误了沈先生的婚姻大事。”
沈池正在尝小盅的清炖狮子头,鲜美得差点把舌头吞下去。没有旁人,也不甚在乎“食不言”的圣人教诲,含糊应道,“无妨。臣不着急。等陛下亲政了再说。”
重阳夹了一筷子水晶肘子,笑道,“不知沈先生看中了朕的哪个妹妹,朕替你留意着。“
话音未落,沈池噗的一声喷了满桌子,慌忙站起来,“臣失仪!”
重阳笑着摆摆手,“小事,恕卿无罪。细说起来,朕的大妹妹今年十一,小妹妹年方十岁。年纪相似,生得都不错,大妹妹稳重,小妹妹活泼些。沈先生有什么想法直说便是。“
沈池站在桌前,看两旁宫人悄无声息的替换碗筷,重新布菜。
前几日端王的话和今日重阳说的话联系起来想一想,她渐渐明白了七八分,无奈道,“陛下真的误会了。臣对两位公主并无想法。臣的父亲所说之言,字字出自真心。 ”
重阳笑道,“这么说来,沈太师是个忠心耿耿的。“
他把整盘水晶肘子吃完了,见沈池还站着,筷子指指座椅,示意她坐下,又亲自夹了块沈池喜欢的炖元蹄给她碗里。“朕的两位妹妹,年纪确实过于小了些。”
沈池赶紧顺着话音道,“正是如此。臣绝对无心于两位小公主。”
重阳笑道,”若真是这样,朕听说,京城众多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们,十成中倒有三成去太师府议过亲,为何沈太师一律推了?”
沈池想起温泽的那番说辞,便照样抄过来回禀,“不敢有瞒陛下,臣在京城没有中意的人。凡是相貌合意的,说话寡淡无味。说话有趣的,眉眼又寡淡无味。臣不愿意,父亲也是无可奈何。”
重阳抚掌大笑,“沈先生真是个挑嘴的。” 旁边伺奉的宫人们也是个个憋笑。
见皇帝笑得开怀,沈池觉得这事情糊弄过去了,便专心致志的啃起了元蹄。
重阳吃罢,慢条斯理洗了手,宫人端了茶盏来,供万岁爷漱了口。重阳拿过干净帕子抹了抹嘴,笑道,“既然沈先生找遍京城都没有中意的人,索性做朕的皇后罢。”
话音未落,沈池噗的一声又喷了满桌子。
重阳哈哈大笑,“朕说了句笑话,看把沈先生吓的。”
连着被吓了两回,就是山珍海味也吃不下了,沈池把筷子放下,无奈道,“陛下金口玉言,臣当真吓到了。”
这熊孩子,十二岁的时候说的话能当笑话,现在都十六了,个头比她还高出一截,说的话还能当笑话听么。
吃罢晚膳,沈池便要告退,重阳硬留她下来,在乾清宫伴驾,说有些话想要讲给沈先生。
看了会儿内阁已经朱批过的奏章,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重阳便道,“母后那边给朕相看的人选,已经选到了最后一轮,就快定下了。”
沈池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人选?”
重阳道,“皇后的人选。”
说起这事,沈池在朝上也有些耳闻,不过听重阳此刻提起,还是有些意外,不由感叹, “这么早。”
重阳道,“不算早了。定的九月大婚,如今已是四月,定下皇后人选之后,礼部那边还要再准备几个月。现在还在斟酌人选,已经有些迟了。”
沈池心里感慨万千。
十六岁,在现代还是高中生呢。古代这些孩子实在早熟。
便问道,“最后一轮的,都是什么人选?”
重阳道,“都是母后喜欢的那种,贤良淑德的端庄闺秀。方家大舅家的表姐也在里面。母后还没拿定主意,要不要亲上加亲。”
沈池想了半天,想起辅国公方栋家的方云舒。“辅国公家的千金,相貌尚可,性子也温柔,不过年纪似乎大了些。”
重阳淡淡道,“比朕大四岁,那又如何。婚姻自古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后看谁合意,谁就是朕的皇后。”
沈池又问,“那,陛下心中可有合意的人选?”
重阳道,“朕有没有合意的人选,又有什么打紧。“
两人一时无言,重阳便几步走过去,大开了窗户,抬头看满天繁星。
看了一会儿,重阳道,“沈先生以前说的,先帝的紫微星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