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拜月宴上出现行刺的刺客,儿臣反倒觉得这怪不得任何人,要怪就只能怪我们自己,是我们长期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导致的。大黎身为诸国中的强国,往往会将外邦别国,视为一群入不了眼的蝼蚁鼠辈,而作为皇族高们中的人,又时常认为那些出身低贱卑微的人,都是些没有反抗资格与能力的下等人。可殊不知狗急也会跳墙,兔子急了也还会咬人这两句歇后语,并非是民间的逗趣话,着都是真实存在的道理。”
黎乾的这段话或许在别人听来是有些危言耸听的,但他作为大黎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即使年纪还尚轻,可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也不得不让众人对其产生了一种心悦诚服的敬畏。
这些话若换做别人恐怕是不敢拿出来说的,而黎乾却在这等场合上挺直腰杆子,字正腔圆的叫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一字不差的听个清楚。
由此可见,黎乾完全继承了黎皇那副耿直刚正,不偏不阿的好品行。
黎皇沉默不语的凝视着黎乾,就在众人都以为黎皇会因此发怒斥责黎乾的时候,黎皇反而龙颜一展,倍感欣慰的大笑几声。
“哈哈哈……说的好!太子此言甚得朕心,众位卿家觉得太子说的如何?”
大殿两旁的一众皇族高门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随意说话,而退回原位的楚天铎,则是与这些畏首畏尾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楚天铎跨步上前,对黎乾的言论开口附和道:“臣也觉得太子所言甚是,这拜月宴应当照常举办。”
黎倾琰也在一边吭声帮腔,“臣也赞同太子的说法,历朝历代举办拜月宴的本意,便是让大家敬拜月神,祈福佑护我大黎国泰民安,方才发生了如此恶事,搅拜月宴的好意头,我们就更应该用心虔拜以求弥补,并引以为戒。”
有了言官之首的当朝中堂,以及当下炙手可热的红人恒王的赞同,其他官员们自是顺着这个话茬,七七八八的又说了一通奉承的好话。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一章 谁是幕后指使?
黎皇不禁百感交集的叹了口气,“今天能有幸参加拜月宴的都是我大黎朝中的肱骨之臣,但刚才连朕都未能想的透彻那番自省说辞,却是从朕的儿子,我大黎年岁尚小的储君口中说出,难不成这满朝的文武百官,还不如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帝王的责备令群臣皆是下跪,连连请罪道:“臣等有罪,请皇上息怒!”
黎皇自龙椅上起身,越过几节铺着华丽绣毯的台阶,行至一处残留了刺客血迹的地方,“太子说的没有错,一切都是因着我们携带的缘故,所谓大智者居安思危,而我大黎自以为比周边列国国立鼎盛,便以为这普天之下,没有谁是我们对付不了的。你们看到这滩血迹了吧,这就是一记打响我们骄傲的耳光!这记耳光不光打在了朕的脸上,也打在了你们的脸上,你们是朝廷不可缺少的人才,朝廷也全然不会对政绩卓越的人吝啬,可当你们享受着高官厚禄的日子时,也不要忘记你们身上的责任,你们肩负着的是整个大黎的百姓的信任与敬仰!”
一时间,众人被黎皇这顿突如其来的训责,说的各个都是哑口无言,殿内的气氛也立即变得凝重压抑起来。
黎皇抬眸注视着面前的所有人,忽然话风一转失声笑道:“看朕,当真是上年纪了,竟把前朝议事的态度带到了这里,拜月宴自然是要继续下去,而且还要热热闹闹的。这殿里此刻乌烟瘴气的,诸位不妨随朕一同前去御花园赏月,等下人们将傲月殿从新手势一番,再回来畅饮美酒,品味美食。”
黎皇话已至此,当然没人敢去不从,虽说参宴的宾客里有不少人都想尽快离开宫中,安安稳稳的回到自家府邸。
可没有黎皇的下令,又有谁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违抗圣命故意离宴?
黎皇携着杨妃的手,率先踏出傲月殿的大门,而站在殿里的一群人也生怕晚出去一会便沾染上霉运似的,急急忙忙的跑向殿外。
黎倾琰环抱住楚琉光的身子,再三确定里楚琉光毫发无伤后,方有些后怕道:“还好光儿没事。”
楚琉光粉唇微扬,带起一抹柔柔的笑意,“傻瓜,有你在一直保护着我,我能有什么事?”
话虽如此,但黎倾琰仍是心有余悸,连望着楚琉光的神情目光,也瞬间布上了一层冰冷,“不管对方是谁,这回我都要让他身堕无尽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