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小娇媳_作者:一瑟(25)

2018-01-01 一瑟

  白晓儿又气定神闲地拿过滴着水的萝卜,利落地切成滚刀,又切了一碗细细的香菜沫儿。

  因她很少用土灶,有点掌握不好火候,白蕊儿便帮着生火。

  等油一热,姜片入锅煸香,碗大的鱼头倒入锅中,待鱼头微黄,白晓儿倒入半锅井水,水滚后加入萝卜块和葱段,盖上锅盖,只等水开就好。

  趁空档,白晓儿又收拾起小鱼来。让她惊喜的是这贫穷的村子里居然还有花椒粒这样的东西,加在粗盐里腌鱼再好也不过了。

  不多时,鱼汤特有的鲜香沿着锅盖氤氲开来。

  小妹白馨儿隔着窗子闻到香味,哒哒哒地跑出来,小辫儿一晃一晃。

  “二姐你做了啥,咋这香啊。”

  “二姐做了鱼头汤,一会儿就好了,馨儿想吃吗?”

  “想吃。”

  白馨儿咽着口水:“馨儿上次吃鱼还是前年,在姥姥家,就吃了这么一点。”

  她用细细的小指头比划了一下,白晓儿眼底寒芒乍现。

  庄户人家虽穷,却靠水,鱼算不得什么金贵东西。

  柳氏好歹是家里的主劳力,白馨儿却吃不好穿不暖的。

  白家这些人实在太可恶了。

  白晓儿愤愤地想着,汤又滚了,乳白色的雾气扑面而来,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眼疾手快撒了把香菜沫儿上去,加了盐巴,鱼汤便端上了小桌子。

  三房几口人从未见过这样乳白醇香的鱼汤,都盯着碗,舍不得动口。

  白晓儿催促:“凉了就该腥了,你们都尝尝我的手艺。”

  “哎,娘先尝。”柳氏不忍拂了闺女的意,忙捧起碗喝了一口。

  白蕊儿和白馨儿也跟着喝起来。

  “咋样?”白晓儿问。

  “二姐,好好喝呢。”白馨儿咂着嘴。

  柳氏也一脸惊叹:“晓儿手艺啥时候变这么好了,简直比王厨子做的宴席还好。”

  “好吃就多吃些。明儿个我给你们做鱼丸子,那个才叫鲜呢。”

  这顿饭,娘四个把一大锅鱼汤和一钵杂粮饭吃了个底朝天。

  特别是白馨儿,平时亏得很了,一连喝了三碗汤,直到肚子实在撑不下了才停。

  “娘,这鱼还有多的,我想给黄婶儿送点过去。”

  吃完饭,白晓儿突然想起那位送豆沙酥饼的漂亮小寡妇来。

  柳氏忙道:“啊,是该去的。你黄婶儿平日老是帮衬咱,你赶紧挑两条大的给人家,和你姐一块儿去。”

  “哎,我省得。”

  白晓儿应了,柳氏又支吾道:“还有,也给上房那边送点,你奶和姑……也爱吃鱼哩。”

  其实柳氏吃饭的时候就一直惦记着公婆,想送点鱼汤去上房。可瞧闺女们吃得香,她张了几次嘴,硬是没提。

  白晓儿心中叹气。

  善良孝顺固然好,可在白家这样的人家是行不通的。

  吃一堑长一智这个理儿,柳氏活了三十多年都愣是没弄明白,怪不得会处处吃亏了。

  “娘,不是我不想给那边送,鱼就这么点儿,给了爷奶,大伯母又得不高兴。都给了他们,黄婶儿那边就没有。况且要让奶奶知道我们送鱼给黄婶儿,说不定又会闹一场。”

  “唉,也对。”

  见闺女的话有理,柳氏叹气,却不再坚持。

  白晓儿便在剩下的几条鱼里挑出两条大的,想了想,又拿起准备明天做鱼丸子的青鱼身子,一同搁竹篮子里。

  送人也得也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才成。

  鱼没了,再去抓就是了。

  黄婶儿对她家有恩,她必须好好感谢人家。

  到了隔壁,黄寡妇家刚吃完饭,母子俩正在收拾屋子。

  见到白晓儿姐妹来了,黄寡妇很是高兴,放下抹布,赶紧让儿子阿牛倒水。

  “婶儿,我们刚吃了饭不喝水,快别让阿牛弟弟忙活了。”白蕊儿说道。

  白晓儿趁机打量黄寡妇。

  她今天穿了身浅碧色棉布衣裙,乌油油的头发挽成个篡儿,袖口束起,露出一小段洁白的藕臂,指甲亦修得整齐。

  再观屋内处处规整,干净明亮:床上挂了天蓝色碎花布帘,桌子上摆着只粗瓷瓶,插一束嫩黄的迎春花。

  这黄寡妇是个既会过日子,又有生活情趣的女人。

  白晓儿不由越发佩服起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