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的首饰还有好些没戴过,为何又买新的?”
白馨儿兴趣缺缺。
她不喜欢打扮,觉得浪费功夫。白晓儿给她的一匣子首饰,她除了年节或是见客,一般都不戴。
“小姑娘家太素净不好。”
白晓儿盯着她脖子上的七宝璎珞项圈,吩咐老板:“项圈我要了,还有方才试过的,都包起来。麻烦再给我打一套红蓝宝石的头面,按照方才那个样式,要最好的工匠,价钱不是问题。”
老板是京都商会的人,与白晓儿曾有一面之缘,因此很是热情。
“白老板放心,保管您满意。”
离开银楼,暮色降至,不觉已过了两个时辰。
白晓儿送白馨儿和芙姐儿回府,安夫人看到一堆东西,笑道:“你也太孝顺了,当心有人说你不会过日子。”
白晓儿道:“我的银子,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他们只能看着。”
朱氏回了相府,府中再无人惦记白晓儿的东西。
上次林家同宗的一位族老上门,想入股和白晓儿一起做生意,被老夫人一口回绝,而且老夫人发话,林家绝不会惦记儿媳妇的嫁妆银子,再有下回,直接不见。
老夫人态度强硬,其他人自不敢违拗,他们还得指着威远侯过日子。
至于心里怎么想,白晓儿根本不在乎。
夜里,白晓儿沐浴后,披散着青绸般的长发,靠在床头算账,直至一更过了,林致远才回。
深秋寒凉,他穿着单薄的丝袍,墨色鬓发沾染了水雾,如点点星光。
许是成亲的缘故,他沉稳了许多,再不见少年时的锋芒,只是面对她时,还是会露出孩子气的笑。
“吃饭了没?”她下意识,随口一问。
林致远笑着走来,捧住她的脸亲了一下:“我只想吃你。”
“别闹。”白晓儿推开他:“我给你去做吃的。”
很快,她从小厨房回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虾肉馄饨。
馄饨皮用鸭蛋和面,金黄透亮,淡粉色的虾肉包裹其中。汤是鱼羊鲜汤,上面氤氲着牛乳般的雾气,夹杂着碧绿的葱花,瞧着极有食欲。
“怎么想起来这个?”
这馄饨做起来极费事,吃过一次后,他便叮嘱她不要做这些麻烦的吃食。
“祖母嘴里没味,说想吃些鲜的,我就想起这个。果然,老人家一顿吃了七八个呢。”
林致远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一吻:“辛苦你了。”
“不辛苦,祖母很疼我,这是应尽的孝心。”
白晓儿舀起一只馄饨,送到他嘴边:“张嘴。”
林致远吃了,接过她手里的碗:“我来吧,小心烫手。”
馄饨吃光,他擦了擦嘴角,端着碗去小厨房,顺便去沐浴。
片刻后他回来,白晓儿还在看账本。
“别看了,我们睡觉。”
灯熄了,乌云遮住月亮,内室陷入短暂的黑暗,有些许窒息感。
片刻,流动的光影和风才从窗外涌入。
白晓儿微微松了口气。
冰凉的指尖触到林致远的面颊,她的声线带着娇嫩的颤音:“你看,我的手是凉的,你抱抱我。”
林致远失笑,长臂一伸,将她紧紧抱在怀里:“晓晓,这是你第一次对我撒娇。”
白晓儿的眼睛在黑暗中熠熠生辉:“林致远,你是不是有心事?”
“嗯?”他含糊其辞。
她支起身子,几缕头发落在他耳畔,柔软又冰凉,像湖里的水藻。
“是不是宁王又找了你?”
“不是。我已经和他说清楚,我不回蜀国。”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她锲而不舍。
“你从哪里看出我不开心?”
修长的手指挑开她的寝衣,敷上盈盈一握的娇软,白晓儿还想再问,他欺身吻上来。
吻炽热又缠绵,带着清冽的气息,白晓儿很快迷失其中。
翌日天光大亮,她才睁开眼睛。
林致远何时起身她都不知。
想到昨日居然又被他糊弄过去,白晓儿心里闷闷的。
打开箱子,挑了件郁金色的立领珍珠扣上裳穿上,将脖子遮得严严实实。
又用一只玉簪将如云的乌发盘起。
待收拾完,她让人叫来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