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一,这个是二,这个是加号,意思是加上。”
今天她花半个时辰教了她们一到十,本以为白蕊儿会最先学会,没想到最先学会的却是六岁的白馨儿。
“咱馨儿可真聪明,这么一会子就会写了,婶儿到现在还没认全哩。”黄湘玉说道。
白蕊儿也说道:“我也只会认,不会写。”
白馨儿果然高兴得很,脆声道:“婶儿,大姐,我来教你们吧,很容易的。”
她小小的手用力握住炭笔,认真地在纸上画着。
“你们瞧,这个一就像一根木棍子,二像桂花嫂子家里养的小鸭,三像挂肉的钩子,四像渔船上的帆……”
“哟,经咱馨儿这么一说,还真差不离哩……”黄湘玉惊讶极了。
白晓儿也很意外,自己这个小妹,倒有些无师自通,如此看来却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自己须得早些给她启蒙,省得耽误了她。
很快天黑了,白晓儿炒了两道小菜,黄湘玉去买了半斤烧腊和几个馒头,几人美美地吃了顿饭。
白蕊儿收拾碗筷的时候,林致远背着药篓出现在门口,淡淡的月光映着他精致的眉眼,像罩了层薄霜。
“林小哥吃饭了没?”白蕊儿忙问。
“还没有,今天有事晚了些。”林致远说道。
“我们刚吃完,你早来一脚就能赶上了。”
白蕊儿惋惜道,把他让进店里,问白晓儿拿吃的,黄湘玉悄悄别过脸,表情有点不自在。
白晓儿端来一碗热乎乎的豆花,搁上满满的虾仁和豆苗,还拿了一碟子刚腌好的洋姜。
“林小哥,你昨天告诉我在羊奶里搁点芸豆,我回去就试了,吃了的都说好呢。”
“是么,那就好。”林致远嘴角微微扬起,似乎心情不错。
“是啊,这次又欠你一个人情。等明儿得了空,一定请你吃饭。”白晓儿笑得露出两只小梨涡。
“不必客气,吃豆花就行了。”
林致远像昨天一样,吃了整整两碗豆花才起身,走前在桌上放了一角银子。
白晓儿她们先前没注意,等他走了才瞧见。
“晓儿,林小哥采点药不容易,这银子咱不能要。”白蕊儿说道。
白晓儿拿起银子:“姐你们等我会儿,我这就拿去还他。”
☆、第三十一章 白晓儿救人
白晓儿快步跑出去,黄湘玉本想叫住她,白晓儿都跑得不见影儿了。
“晓儿这孩子,也真是的。”她忍不住埋怨。
白蕊儿因问道:“婶儿咋了?”
“蕊儿,你有没有觉着……晓儿和林致远如今走得太近了些?”黄湘玉犹豫片刻,还是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白蕊儿愣住:“婶儿,你难道是说……”
黄湘玉点头道:“哎,我就是这么个意思。”
白蕊儿忍不住笑了:“婶儿别多想,这是不可能的事儿。婶儿不晓得,有回在山上,要不是林小哥帮忙,晓儿的腿只怕早落下病根了……”
她便把林致远救白晓儿的那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黄湘玉:“……林小哥是好人,送咱一瓶药,钱都没收呢,我这心里怪过意不去的。”
黄湘玉听了,良久没吭声,没想晓儿和林致远竟有这种缘分。
尽管白蕊儿说得笃定,但她还是觉得林致远对晓儿有点不寻常。
她是过来人,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况那林致远生得俊,晓儿心里怎么想,她真不晓得。
话说白晓儿方才追出门去,一连转过几条街都没见着林致远的影子,觉得奇怪极了。
“明明才走了一会儿呀,怎么就不见了呢。”
白晓儿嘀咕着,又去了林致远常去的药铺一条街,见那些药铺都关门了,才死心往回走。
她路过一家酒楼,几个穿着学子服的少年带着酒气打里头出来,其中一个少年被人架着,面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显然是喝了不少酒。
白晓儿见了,忙闪到一边让出路来。
为首的学生打了那少年一耳光,嘴里骂道:“乡巴佬你可真行啊,夫子昨天为着你训我一顿,不光打了戒尺,还罚我抄书,这事儿你说怎么办?”
这学生赫然就是肖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