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也只不过是姑妈给提了提,赵良玖出来相看了一下,并没有谈婚论嫁,更没有放定,还有的是机会,她急什么啊。
脸红了红,她故作娇羞地往穆采萍身上靠:“姐姐把人家说得太不堪了,妹妹我是这样的人吗?”
是不是这样的人可不是我说了算的。穆采萍淡淡地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两个人见外头的车都预备妥当了,就扶了丫头的手出了厢房,朝门外走去。
赵良玖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见两个人出来,忙赶上前问好,又道:“两位妹妹怎么不多逛一会儿?这就走么?等家去婶娘又该埋怨我不会办事儿了。”
穆采萍已经定亲的人,自然不跟他兜搭,只笑着客气了几句。
而穆采菱正满心的钻营,听了这话,忙笑着接道:“赵家表哥也太客气的了,我们姐妹又不是外人,姑妈有什么好埋怨的。我们还得谢谢表哥今儿抽空陪我们呢。”
见赵良玖一边听着话,一边往里探头看,又满含酸意地笑道:“别看了,人家早走了。”
赵良玖顿觉讪讪,笑道:“怎么也没告诉一声就走了?”
穆采菱不怀好意地笑答:“你以为你是谁啊?人家用得着告诉你吗?”
“也是啊。”赵良玖对着穆采菱飞了一眼,就送她们姐妹来到了车边儿上。
临上车时,穆采菱甩着手里的帕子故意往赵良玖脸上蹭去,招来赵良玖闷声一笑,顺势抓住了她的帕子凑到鼻端闻香。
“妹妹熏得什么香,这么好闻?”赵良玖面对穆采菱chūn水般的眉眼,哪里还能耐得住,只觉得浑身痒痒的难受。
穆采萍看到这一幕,鼻子冷哼了一声,这个妹妹,倒是有些手段啊。
只是大庭广众之下,当着丫头婆子、尼姑的面儿,就算是在安国公府的香火水月庵里,也不能太肆意了。
她忙咳嗽了一声,催促道:“天儿不早了,母亲还等着呢,还是早些回去吧。”
穆采菱这才不紧不慢地扬了扬帕子,赵良玖伸手就要抓,却被她一甩给躲过了。
空气里,只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伴着马蹄得得声远去了。
赵良玖愣愣地站在水月庵门口的树影子里,半天才回过神来,甩了甩头笑了:这个小丫头,倒有些意思!什么时候要是能享享齐人之福就好了。
看天儿不早了,他踩着小厮的肩头翻身上马,扬着鞭子打道回府了。
第33章
自打那日回来,一切都风平làng静的,似乎从未发生过什么异样。穆采薇有时候都会怀疑,那天在水月庵救了那个男人好像是幻觉一样。
也不知道那个男人这几日好了没有,那么重的伤,他能不能躲得过长兴侯府的搜捕?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让长兴侯府对一个庶子下这样的毒手?
她也不知道怎么了,一想起那个男人,竟然为他担惊受怕,提心吊胆起来了。
就好像他是她的什么人一样。
只可惜前世里知道的太少,她无从判断。
就这么云淡风轻地过了几日,贾氏忽然就接到穆氏的一个帖儿,说是四日后,安国公府的老太君过七十大寿,让她带着女儿采薇过去。
当然这事儿也少不了盛氏母女,只不过这次,穆氏是单独给了贾氏一个帖儿的。
贾氏自然高兴万分,这说明什么?她的大姑姐是如此重视她和女儿采薇,那么,这门亲事怕是铁板上钉钉了。
接了这个帖儿之后,贾氏开始忙活起来,亲自找来裁衣给采薇量身材做新衣裳,又到银楼去打首饰。
这次她可是下足了血本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花,只求让女儿那天在一众女眷里能出人头地,让赵家的老太君能满意。
她的女儿论相貌那可是一等一的人,甚至比大伯子家的两个闺女都要美,只不过来自乡下,没什么好行头打扮而已。
看着贾氏忙里忙外的,穆采薇只觉得浑身疲倦,哎,这个娘,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过了两天,一大早起来,穆采薇吃过早饭,正歪在chuáng上盘算着怎么说服贾氏出城去买些地去,就听院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伴随着唧唧喳喳的说笑声。
有人来了吗?
长久都没有人来过的小院,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还真有些不适应。
她坐起身子来,从窗户里往外看,果然,就见贾氏一脸兴奋地甩手招呼着身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