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的这番话,在下领教了。”蔺风重新施礼。
抬起身子的时候,眼睛里忽然有了一些戏谑,“在下欠姑娘的恩qíng,他日若是有机会,定当厚报!”
“谈不上,多保重吧,不管在哪儿,自己最重要。”穆采薇望着他,微微地笑着。
蔺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点头,领着人转身大踏步走了。
官道上,扬起一片尘土!
第42章
第二日,贾氏一大早就收拾好了头面,又让采薇洗漱一番,叫李月娴给她梳了京中时新的发辫,又把前几天打的首饰戴上,做的新衣裳穿上。
她前后左右地打量了一番,连连感叹了一阵子:“这女人还是得打扮才成啊。瞧瞧,薇儿这个样子可像极了天女下凡啊。”
李月娴在贾氏面前,从来不提自己的本名,只说自己在家就叫“娴儿”。
她听了贾氏这话,忙凑趣道:“娴儿也觉得姑娘就像是仙女儿一样,这一出去,还不知道迷倒了多少权贵家的公子呢。”
本来大家伙儿都高兴,贾氏也不在意她的话,听了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
只是穆采薇怎么听怎么觉得不舒服,李月娴可是个小丫头啊,小丫头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何况她还未出阁,当着一个姑娘的面儿,这么说,可是万万不该的啊。
贾氏不懂这些规矩,她前世里可是在安国公府过了四年的,这男女大防可是比天还大。那些富贵人家虽然蝇营狗苟的事儿多了去了,但偏是大面儿上一点儿都不能出错,不然,可是要惹人笑话的。
李月娴说出这个话,她当然不能就这么罢了。
她正对着镜子照自己头上新戴的首饰,听了这话就把脸一沉,转过身子盯着李月娴的脸,绷着唇说道:“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些什么?我这般打扮出去是想迷倒那些贵公子的吗?你把我看成什么了?是烟花女子吗?”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可是透着一股凌厉,连贾氏也听得呆呆的。
李月娴本就是个心思灵透的人,仗着贾氏乡下来的,不大知道这些东西,说话自然就胆子大了些。没想到这太太是个不大通世路的,这姑娘倒是个百jīng百灵的。
穆采薇的一席话说得她面红耳赤,她赶忙在采薇面前跪了,磕头求饶:“姑娘,是奴婢一时大意,说了不该说的话,还请姑娘绕过奴婢这一次!”
她堂堂一个官家的小姐,以前过的也是玉粒金波的日子,眼前也是丫头婆子一大堆服侍着,连喝口水都有人倒,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当时,她就委屈地直落泪,只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只跪在那儿颤巍巍地磕头。那种娇弱不胜的样子,连贾氏看了都觉不忍心。
她忙劝着采薇:“别生气了,娴儿也不是故意的,不过一时高兴了就说出这样的话,你这又生的哪门子气啊?”
穆采薇见贾氏向着李月娴说话,心里不由更加生气,这才几天,李月娴就把她娘的心给收服了吗?她费了那么多的心思都没有说动她打消和赵家定亲的盼头,李月娴竟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她的欢心!
看来,李月娴的心思可不是一般的玲珑剔透啊。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子,她自然不好驳了贾氏的面子,只是淡淡地笑道:“娘这话说的是,她不过是个丫头,我可是和她置得什么气啊?娘还是闲了好好教导她吧,省得日后在人面前再说出什么不合宜的话!”
见她还跪在那儿,她就说了句“起来吧。”转身就走了出去。
李月娴这才满腹委屈地站起来,贾氏忙安慰了她几句,就跟在采薇身后也出去了。
外头,二门外,盛氏早就吩咐人备好了驮轿,此时,几个粗壮婆子早就候在那儿了。
盛氏带头先上了一辆驮轿,几个婆子抬着出去了。后头穆采萍和穆采菱姐妹两个也坐了一乘,贾氏和采薇上了最后面那一乘,穆府的女眷坐着驮轿都来到了大门口。
早有小厮备好了马,正拢着马头等在那儿呢。
套上马,一行人就浩浩dàngdàng地朝安国公府而去。
今儿是安国公府老太君的七十大寿,府里定是来了好多的人。
穆采薇不大喜欢这些热闹,可是不去又不行,贾氏哪肯同意?
她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一路上,贾氏在驮轿里和她嘀嘀咕咕地说了很多话,无非都是些怎么讨好赵家的老太君,怎么讨好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