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娇有福_作者:寂寞的清泉(18)

2018-01-01 寂寞的清泉

  她又想起小正太说的大伯娘母女不待见自己的第二个原因。说道,“陈家早就分家了,怎么可能——因为咱们两个——就没有男人肯娶阿菊?定是她——自己不怎么样,没男人要,却把气——撒在咱们身上。”

  陈大宝低声说,“儿子也这么认为,阿菊小姨脾气不好,还又懒又馋。若是我长大了,也不会娶这样的败家娘们。”

  这话跟小正太的可爱形像可不相符。

  陈阿福皱眉道,“儿子,你怎么——能骂人呢?”

  小正太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嘿嘿笑道,“我听太姥就是这么骂大姥姥的。”

  “骂人——不好,大宝是个——好孩子,以后——不许骂人。”陈阿福说道。

  “好,儿子以后不骂人了。”小正太赶紧保证。

  第二天,小正太帮陈阿福梳顺了头发。陈阿福又把小正太的脑袋当试验田,忙碌半天。不止她鼻尖上冒了汗,小正太的脸上也出了汗,才终于把冲天炮扎好了。

  望着那棵松松跨跨的小树,陈阿福颇有成就感,情况总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嘛。

  小正太呼扇着崇拜的大眼睛表扬着娘亲,“娘好棒哦,都会帮儿子梳头了。”

  陈阿福又画着大饼,“以后,娘不止——要给儿子梳头,还要给儿子——做新衣裳,还要赚钱——让儿子,你小舅舅去——念书,还给小舅舅和姥爷——治病。”

  “好啊。”陈大宝高兴地跳了一下,他对自己娘的信任度是超强的。

  王氏还要给陈大宝重新梳头,小正太摇头道,“不要,娘梳的头很好看。”

  几人出了东屋,陈大宝又不停地跟陈阿禄显摆自己娘亲会给他梳头了,样子臭屁得不行。还说,“娘说她病好以后,就要挣钱给咱们两个读书,还要给小舅舅治腿。”

  陈阿禄对这话明显不相信,但还是笑眯眯地说,“让大宝一个人去读书。小舅舅长大了,以后去府城跟三叔学做生意,供大宝读书。”

  陈阿宝看看这个清瘦的小兄弟,真是不错的孩子,跟陈名老爹一样良善。

  陈阿福努力地锻炼身体,忙忙碌碌中,到了三月十七日。下晌,陈名领着一家人去大房家。出门前,陈大宝又在灶台底下摸了一把,把陈阿福的脸抹花了。

  边抹还边皱眉说道“长得太俊俏就要小心些。”

  对于陈大宝这个举动,那几个人都见惯不惊,陈阿福也默认。听了他的话,便捏了捏他的脸,笑道,“大宝比娘——还俊俏。”

  陈大宝嘟嘴说道,“那咋能一样,大宝是男人。”

  他们走在小路上,举头四望,这个村子不算小,大概有一百多户人家。

  村子绿树环绕,溪水潺潺,远处大片良田,还有连绵的群山,真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山村。

  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也不错,当然前提是不缺吃少衣,不被人欺负。

  响锣村的位置很好,离三青县城和定州府城都不远。

  三青县城是南方人进京的要道,定州府更是战略要地兼交通枢纽,都非常繁华。再加上这里是大片平原,庄稼长势好,算得上鱼米之乡。所以,只要人勤快些,在这里是都能过得下去的。若人的头脑再灵活些,日子就更好过了。

  陈名、王氏、陈阿禄都是内向性子,见人顶多笑笑。陈阿福就更不用说了,连话都说不清楚,也不会随意开口。这一家子,话多热情的就是陈大宝。

  他笑容可掬地招呼着每一个人,绝大多数农人还是质朴的,也抱以微笑,跟他打着招呼,再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可还是有几个人,似乎觉得跟陈大宝说话就是掉了自己的身价,皱着眉用鼻子“嗯”一声。

  大宝也不以为意,又继续跟下一个人说着话。

  但陈阿福还是注意到了,他的眼神暗了暗,只是转瞬即失。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吧?

  第12章 大伯家

  沿着小路往南走了一百多米,又往西走了几十米,便到了一处大院子门口。院子围墙大概有一人高,土砖砌成。进了结实的木门,上房三间带两间耳房,还有东厢房和西厢房,青砖黛瓦,气派极了。这个院子,在整个村里都当得上几大豪宅之一。

  院子也挺大,里面有一颗枣树,一颗柳树,一张石桌四个石凳,拴在树上的一条大土狗冲他们狂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