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娇有福_作者:寂寞的清泉(53)

2018-01-01 寂寞的清泉

  女孩没有别的话,依然是那句,“鸟鸟——飞了……”

  马车咕噜噜地走了。

  陈阿福叹道,“富贵人家,还是有可怜人。”她觉得那孩子不像痴呆儿,倒像是前世说的自闭症。

  大宝看着远去的马车道,“娘亲,那个妹妹好可怜啊,她那么喜欢金宝,咱们就把金宝送给她吧。”

  陈阿福问道,“金宝来咱们家,离开咱们家,咱们管得了吗?”

  大宝嘟嘴道,“哦,管不了,它不听咱们的话。”

  金燕子又飞下来贴在陈阿福的衣襟上,还不高兴地说道,“熊孩子穷大方,还想把我送人。不过,刚才那个妹妹的确好看得紧。”

  之前那两个跟踪他们的男人看见小娃“认识”那些骑大马的人,早就吓跑了。陈阿福牵着大宝来到灵隐寺前。这里的人依然那么多,只不过卖东西的摊子上人少了,而卖吃食的摊子上热闹非凡。

  王氏和阿禄已经很着急了,看见他们来了,阿禄高声地招呼着。他们面前还有一个针线筐没卖出去。

  大宝兴奋地跑过去,把王氏和阿禄都拉得蹲下,趴在他们耳边悄声说,“我娘亲好能干哦,针线包都卖出去了,挣了大钱。”

  第37章 分钱

  王氏和阿禄都惊喜地望着陈阿福,陈阿福冲他们点点头,笑道,“走,咱们先去吃馄饨,饿了。”

  他们来到馄饨摊,要了四碗馄饨,十二文一碗,王氏也没舍不得。馄饨皮薄肉多,香得两个孩子顾不得烫,不停地往嘴里送。若不是怕他们的小肚皮受不了,陈阿福都想再给他们要一碗。

  吃馄饨的时候,最后一个针线筐也被一位姑娘买走了。

  阿禄还说道,“真香,可惜不能给爹带一碗回去。”

  陈阿福指指对面一个卤肉摊说,“馄饨不好带,那里有卖卤肉的,咱们给爹买些卤肉带回去。”

  王氏说道,“那家摊子是明水镇徐记卤味,听说特别香。”

  陈大宝吸了吸鼻子说,“嗯,是香,咱们这里都闻到了。”

  王氏道,“买卤肉后一步。咱们先进寺里给菩萨磕头,谢谢菩萨保佑阿福病好,还要再多添些香油钱。”又道,“若是能碰上那个给阿福算命的大师就好了,一定要谢谢他,承他吉言了。”

  几人进了寺庙,去给菩萨磕了头上了香,陈阿福大方地添了一两银子香油钱。走了几个大殿,也没能遇到那个算命的和尚,又不知道他的法号叫什么,王氏失望不已。

  陈阿福倒有些窍喜,她可不愿意遇到高僧什么的。

  几个人出了寺,又去买了一斤卤肉,陈阿福还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一根糖葫芦。

  盛夏的午后异常炎热。出了红林山,觉得更热了。陈阿福看到路边的牛车驴车,也不敢打“出租”,王氏肯定接受不了。

  还好走了不远,遇到邻村古桥村的牛车,几个人坐了上去,车上还有两个响锣村的妇人。

  一个妇人说道,“陈二嫂子,听说你家的针线筐一个要卖九十文大钱,今儿肯定挣了好几贯钱吧?”

  王氏慌道,“哪里挣了那么多,卖贵了人家不肯买,许多都是贱卖的。”

  另一个妇人说,“喊那么高的价,再贱能贱到哪儿去?一大车的筐,四、五贯钱肯定能挣到。哎哟,你家半天就挣了我们全家大半年的钱,真能耐。”

  说得车上的人羡慕不已。

  王阿禄和大宝也赶紧否认,“没有那么多。”

  那个妇人撇嘴道,“慌什么,你们挣再多也没人抢。”

  陈阿福没有否认,这么小的数目都不认,将来咋修大房子。

  回到村里已是申时末,离老远就看到陈名坐在房檐下焦急地眺望远方。见他们回来了,赶紧起身来到篱笆门前。

  他见除了王氏背了个背篓,所有人都两手空空,笑问道,“东西都卖出去了?”

  大宝把食指竖在嘴边,夸张地嘘了声,“姥爷,小声些,进屋说。”

  几人关上篱笆门,又关上房门,进了西屋,还让大宝在窗前看外面有没有人进院子。一得到这个光荣的任务,陈大宝就蹲在炕上把着窗框警惕地注视着外面。

  王氏把背篓里的大钱放上炕桌,一大堆,还夹杂着几个小银角子。当陈名几人看陈阿福把几个银锭子放上炕桌的时候,眼睛都直了,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