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孟五爷算是正眼打量了眼前的男子了,只见他五官清俊端正,长眉浓密、双眼明亮,额头宽阔,果然是个聪明人的样子。
“你倒是有几把刷子。”孟五爷叹道,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儿子请的也是名医,如果是其他的名医,也能这样精确的诊出自己的脉相。这个人,就怕去了华北给儿子看病,也会叫他失望。
公孙曜看孟五爷眼底的疑虑,就知道他肯定有顾虑,微微笑道:“孟五爷要是心里有事,不妨说出来,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总好过一个人猜度。”
孟五爷听他这样说,觉得也没有必要隐瞒,眼前这个人的医术已经够得上名医,倘若他真的曾经治愈了瘟疫,或许他比那些所谓的名医还要高明的多也说不定。
他将儿子的病状跟公孙曜说了,其实他的儿子是得了一种鼻疾,时常会喘不上气。平时看着跟正常人一样,但是只要病人一紧张,鼻疾就会发作,甚至昏阙倒地不省人事。这么个病,不至于要命,但是也是个不小的困扰。请了许多名医,吃了许多药,都治标不治本。
公孙曜听了他的描述,倒有些意外,道:“这病,自然是能治的,不过要动刀子。如果五爷舍得儿子动刀子,没有不治愈的道理。”
孟五爷听了一呆,“你讲真的?”他之前听那些名医,从来没有提到要动刀子的事情,不过是开药,开了药吃了以后一段时间好一点,过了一段时间又是老样子。
他是个有胆识的人,问:“如果动刀子,我儿子会不会有危险?”
公孙曜摇头:“用麻沸散,动刀时毫无知觉,醒后并无危险。只不过很多人一听在脸上动刀子,胆子都吓破了。不瞒五爷说,这样的病人我曾经治愈过一个,现在与常人无异。”
孟五爷一听他这样说大喜:“你讲真的?”
“绝对没有假话。我公孙曜从不说大话。”
孟五爷盯着他,思忖了几分钟,终于拍板决定:“好!那我就请你去帮我儿子看病。我知道你今天来绝对不是自荐医术这么简单,说吧,你有什么目的?是不是想我买你的药?”
“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希望孟五爷赏脸花上一炷香的时间,看看我们的药材。”
“这么简单?”孟五爷疑惑的望着他。
“就这么简单。我的药材都带来了。”他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布袋子,袋子里装满了药材,每种一点点,带了总共有七八样药材过来。
他把药材搁在了孟五爷的桌上。
“行,看在你有诚意,我就看看你的药材。”这话,他说的并不勉强,既然他还指望着公孙曜可以给他儿子去看病,自然要满足他的要求。
孟五爷是内行中的内行,拿了药材放在鼻子前一闻,就知道品质怎么样。
他拿起了一根人参,嗅了嗅,“嗯?怎么会是这样的?”
他很惊诧。
他又闻了闻,还用牙咬了咬,尝了尝味道。
“真奇怪。”
随从好奇的问:“五爷,这药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我瞧着跟普通的药材没什么两样啊?”
“不一样,真不一样。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看过这么多药材,老的新的,南的,北的,还没见过这种。”
随从挠着头,不解的看着他,乖乖的等着他解释,“那老爷就说说呗,让咱们也涨涨见识。”
孟五爷看了公孙曜一眼,只见他笑而不语。
“这药材,看着跟普通的差不多,不过气味一闻就不同。你闻着试试。”他把人参给了随从一根。
随从跟着他走南闯北的做药材生意,自然也是内行的。
他闻了闻,开始没察觉,过了一会才闻出不一样来,道:“有一股子不同于一般药材的清冽香气。”
“对!就是这个香气!”这种香气之所以是公孙曜的仁生堂独有,就是因为这些药材都是灵泉灌溉出来的,自然就多了一种清冽的香气。其他所有的药材都没有。
“这是哪里种出来的?”他好奇的问。
“安县的漱玉山庄。”公孙曜回答。
“什么药堂出的?”
“仁生堂。”
这三个字说出来,孟五爷眼里露出了诧异之色和恍然大悟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