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德海摇头,脸上笑眯眯的,“是太后老人家要见你。”
“见我?”海棠和绫罗面面相觑。
“见我有什么事?”她想问德海,德海只是摇头。
海棠没奈何只得进屋换了一身新衣服,打扮好了便随着德海进宫。德海已经带来了宫轿,直接便将她抬进了宫门。
宫廷海棠从来没有来过,她坐在宫轿里悄悄的从轿帘子的缝隙往外看,只见到处都是绿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高大宫墙,汉白玉的走廊和拱桥,各色娇艳的鲜花在御渠边摇曳生姿。
绫罗是跟着海棠的宫轿一路走进来的。但是太后只要见海棠一个,所以绫罗只能在慈安宫最外围的一个小门等候。
一路进了慈安宫,到了宫门前,德海让两个宫女将海棠扶了下来。
踏进了汉白玉的高大门槛,海棠心里惴惴不安,也不知道太后要见自己做什么,那是高高在上的太后,万一一个不高兴,自己会不会脑袋落地?
入了内堂,只见一个金玉交辉的宝座上坐着一个华服的女人,五十多岁,头发略有斑白,穿着明丽的绣金鸾凤牡丹宫袍,高高的发髻上插满珠翠,斜插的一只镶嵌着南珠累金丝飞凤步摇尤其璀璨夺目。
太后脸容圆润、身材宽胖,看到海棠时嘴角微扬,看着倒是挺慈善。
她见海棠肚子那么大,便道:“不必跪了,赐座!”
海棠谢过,宫女扶着她坐在了下面。
太后上下打量着她,这女子的模样倒是安静沉稳,她挺喜欢,问:“你可知道哀家为何叫你来?”
海棠忙道:“草民不知。”
太后一笑,看了德海一眼:“都是德海告诉哀家,说之前哀家吃的那药膳,还有天下一品糕,都是出自你家的。哀家就吃惊了,一个女子怎么有那么大的能耐,居然出来做东家,还做的这么好。没想到一见你,居然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
海棠吃了一惊,药膳她是知道的,但是一品糕,太后又是什么时候去买的?
听到太后说她是小姑娘,海棠轻轻一笑:“海棠不算是小姑娘了,二十多岁了。很快,又是一个孩子的娘了。”
太后哈哈一笑,瞧着她的肚子,问:“几个月了?”
“八个月了。”她规规矩矩的回答。
“好!那这孩子应该是年底出生了,冬天出生的孩子好啊,聪明!”太后高兴的说。
“太后谬赞了。”
太后瞧着她这荣宠不惊的样子,果然跟公孙曜还有些相像,怪不得是一家人。
“还有个问题,哀家很好奇。你一个女子,到底是怎么把生意做的这么好的?听闻那一品糕,这天底下还真是只有你这里独一份。每日生意可谓是日进斗金,你倒是给哀家说说诀窍?你放心,哀家又不做生意,不会抢你的饭碗。”太后玩笑的说。
海棠笑笑,道:“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是讲求一个‘新’‘变’罢了。”
“新和变?”太后好奇,“怎么讲?”
“其实做生意,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并没有差别。如果女子敢做,就可以去做。关键是,做生意不能墨守成规,别人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那可没有什么竞争力。即便大家都是做小吃,你做的必须比别人的新,跟别人的不一样。”
太后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但是你那些新点子怎么来的?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新点子。”
海棠一笑:“努力的想,总是有的。想出来的便去做,总是能做出来的。”
太后听了这番话,沉默了。这些话说出来简单,作为一个女子,那得费多大的力气,需要多大的胆量。这女人嫁给公孙曜,其实大可以坐在家里享清福,她的相公能干又不是养不起她。她这么努力的做生意,从本质上来讲,就不是个普通女子。
太后点头:“你果然是个好样的。看来公孙曜没有选错人。”
海棠听太后说起公孙曜,心里纳闷,不知道相公现在在哪儿呢。
这时,听到太后高声说:“公孙曜,你出来吧!你娘子的秘诀都说完了,看看你有什么评论!”
话音落下,公孙曜竟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海棠张大了嘴巴,吃了一惊。他躲在后面做什么?